生完寶寶后,新媽媽如果“求瘦心切”,就容易陷入產后減肥的誤區中。
病例一:寶寶出生后不久,王月就著手她的產后減肥計劃。從醫院出來,王月就堅決不碰那些高脂、高熱量食物,這樣,小肚子一天天小了下去。好景不長,一周后。她的身體變得虛弱,還出現了貧血癥狀,乳汁分泌越來越少。
專家點評:產后強制節食,不僅會導致新媽媽身體恢復慢,嚴重的還有可能引發產后各種并發癥。無論孕期還是產后,平衡膳食是日常飲食的關鍵。既要保證小寶寶和新媽媽營養攝入充分,又要避免營養過剩。甜食、油炸食品、動物油、肥肉、動物內臟等都屬于高脂肪類食物,愛美的新媽媽要少吃。
病例二:安妮是一家公關公司的職員,讓她感到煩惱的就是生完寶寶后,肚子上的那30斤贅肉怎么辦?于是,安妮一咬牙開始服用減肥藥,喝減肥茶。
專家點評:減肥藥主要通過人體少吸收營養、增加排泄量來達到減肥目的,會影響人體正常代謝。哺乳期的新媽媽服用減肥藥,大部分藥物會從乳汁里排出。新生嬰兒的肝臟解毒功能差,大劑量藥物易引起寶寶肝功能降低,造成肝功能異常。
病例三:生下寶寶沒兩天,愛好運動的曉梅迫不及待地回到健身房開始鍛煉。一次劇烈運動后,曉梅感覺下身疼痛難忍,不多久會陰部傷口出血。曉梅被好心人送進了醫院,醫生告訴她,剛才那番劇烈運動致使她的會陰傷口又重新受損。
專家點評:產后立即劇烈運動減肥,很可能導致子宮康復速度放慢并引起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生產時手術斷面或外陰切口再次遭受損傷。一般來說,順產4~6周后新媽媽才可以開始做產后瘦身操,剖宮產則需要6~8周或更長的恢復期。剖宮產的新媽媽產后運動情況最好聽從醫生的建議。
不良飲食易使女性疲勞
楊朔生
王女士在丁作之余常常說:自己不少吃,不少喝,但總有疲勞感,去醫院檢查也沒啥大病,這讓她很納悶:
引起疲勞的因素多種多樣,如運動過度、刺激過大、貧血、便秘、激素不平衡和維生素B不足等。在日常生活中,有疲勞感的女性多于男性,這與女性的生理特點有關。
缺鐵引起的疲勞感
大多數女性的疲勞與缺鐵性貧血有關。人體每天新陳代謝需鐵2毫克,而鐵的補充僅靠飲食遠遠不夠,體內缺鐵引起的貧血造成體內供氧不足,從而使人感到疲勞。
研究發現,輕度的缺鐵性貧血表現為容易疲乏、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怕冷、抵抗力下降等。許多女性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或光滑皮膚,往往拒絕進食肉類,常以蔬菜、水果、瓜類等充饑,這樣的膳食無法供應足夠的鐵元素,很容易為身體帶來疲乏感。因此,對于一個體重正常的女性來說,每天吃100克牛肉、羊肉、瘦豬肉等紅肉是有必要的。瓜子、榛子等堅果類富含鐵元素,對健康也很有好處。
激素變化引起的疲勞感
體內各種激素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從而影響機體的代謝或情感。當因癌癥或囊腫而摘除卵巢,或因精神緊張、壓抑,影響了激素的分泌,就會引起情緒的變化,并感到疲勞。其次,在經期前有頭痛、煩躁、疲勞感,這是有些女性對黃體酮過敏所致,也可因月經前未充分攝取身體所必需的能量所致。此外,如果服用了某些含激素的避孕藥,也會因影響體內原有激素的平衡而引起疲勞。
腸毒素引起的疲勞感
女性中多見便秘,積存在腸內的糞便產生腸毒素,被腸壁吸收后會引起疲勞。腸道內有多種細菌,細菌間存在一種平衡。精神緊張,吃過涼的食物或吃肉過多時,腸道內細菌間的平衡被破壞,使腸內產生毒素而引起疲勞。
缺堿引起的疲勞
很多女性常無緣無故出現身體疲勞、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頭昏、失眠、便秘等癥狀,但又檢查不出什么毛病。其實,這是酸性體質在作怪。健康人的體液呈弱堿性,但是不良生活習慣會使體液逐漸轉變成酸性。改變酸性體質,首先要多運動,運動出汗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酸性物質,調節酸堿平衡;其次要多吃堿性食物,如海帶、白蘿卜、豆腐、紅豆、大豆、蘋果、洋蔥、番茄、菠菜:香蕉等。人們通常會認為酸的東西就是酸性食物,比如葡萄、草莓、檸檬等,其實這些是典型的堿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