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蹲步走醒來后,先仰面平躺,雙腿自然分開伸下懶腰,做幾下深呼吸,讓腹部做個“熱身”。起床后,先喝點水,然后做蹲狀,在屋里轉上幾個來回。蹲著走的時候,能對腹部起到按摩作用,再加上深呼吸動作,鍛煉腹部彈性的效果非常好。
活動髖關節坐在地上,腿伸直,雙腳并攏,然后用雙手抓住雙腳,盡力使身體貼近腿部。然后放開雙腳,吸氣,收縮肛門,再慢慢放松。反復做10次動作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腹部受到擠壓,再加上收縮肛門動作,不僅能使腹肌得到鍛煉,還能形成排便反射。
俯臥抬腿俯臥的時候,用雙臂輕輕墊在肚子下,輕抬下巴深吸氣,并抬高一條腿,另一條腿保持水平。保持此姿勢幾秒鐘,然后呼氣,放下腿。換條腿反復做一遍。這個姿勢可以促進坐骨神經的血液循環,對腹脹、消化不良、便秘都很有幫助。
除了常做這三個動作,生活中還應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切忌長時間坐在馬桶上。
摘自《健康時報》
巧用食物處理煳鍋底
山里紅將幾個山里紅放鍋里,加少許涼水燒開(不要燒干),鍋的煳底很快就會去掉。
西紅柿將做菜剩下的有傷西紅柿放在鍋里煮,煳鍋底自然就會掉了。
啤酒和白酒如鍋底有鍋巴,不易刷掉,可倒入少許白酒、啤酒與少量清水(比例為1:1:0.5),蓋上蓋放置5分鐘后鍋底就很容易刷洗干凈。
蘋果皮或梨皮在鍋里放入蘋果皮或梨皮,加點水煮,煳鍋底就很容易清理了。
醋鍋內放醋少許,加熱水燒一下,煳鍋底就好洗掉了。
摘自《養生保健指南》
植物油防菜板干裂
菜板很容易出現小裂紋。將1勺植物油放在1碗熱水中攪勻,然后用軟布蘸著擦拭菜板,使整個菜板都布滿油脂,放置4~6個小時后,擦去表面的油脂,即可保證菜板不開裂。
摘自《家庭百科報》
幸福十大要素
美國著名的健康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博士最近向外界公布了他對幸福的最新分析和看法。他認為幸福的十大要素是:
1 必須擁有健全的身體和健康的體魄,這是幸福的基石。飲食不挑剔,說話有條理,走路穩健。
2 切合實際的目標和期望,這是幸福的內在驅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追求,幸福的河水就會在懶散中干涸。
3 自尊,這是幸福的支架,也是幸福的賜予。
4 控制感情,這是幸福的規則。過分地壓抑或放縱自己的感情,會和幸福相悖。
5 樂觀,是幸福的源泉。保持樂觀,就能繁衍幸福。
6 豁達,是幸福的廣闊天地。
7 益友,是幸福的開心果。
8 合群,人緣好,幸福自會來。
9 挑戰性的工作和活動性的消遣,這樣的一張一弛,才會有幸福交替出現。
10 團隊意識,這是幸福的蓄水池。
摘自《當代健康報》
錢學森——四菜一湯就挺好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享年98歲。錢老長期在科學研究的尖端領域嘔心瀝血,卻能如此高壽,奧妙何在?
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說,父親從不抽煙,也不喝酒,這是他一生堅持的原則。
生活中,錢老每天除了看報紙,還喜歡聽聽廣播。但是從不看電視。錢永剛介紹說,這是父親早年在美國任教時養成的習慣,那里的教授們為了專心工作,多少年來從不看電視。在飲食方面,錢老沒什么講究。在書信集里,他說“四菜一湯就挺好”。聽音樂是錢老主要的休閑養生方式,他認為,音樂給了他慰藉,也引發了他幸福的聯想。
錢老喜歡彈鋼琴,他家的客廳約有20平方米,一架鋼琴占去四分之一的面積。
錢老常說:“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边@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才是他真正的“養生經”。
摘自《老年日報》
每天“強姿”三次肩不痛
美國費城科技大學副教授格瑞格·斯爾曼認為,肩部不適、慢性疼痛、走路不美觀、頸椎疾病等,都和姿勢不恰當有關。人們可以通過運動改善并養成健康的姿勢。斯爾曼介紹了適合每天做的三種“強姿”運動。
骨盆傾斜:挺直上身坐立,用力將骨盆向后推,保持3秒鐘,然后放松。這樣可以收縮、拉緊腹肌。改善駝背。
下巴后頂:挺直上身坐立,用手指將下巴用力向脖子處推,注意頭部不能傾斜、下俯。這一鍛煉能幫你活動脊柱,克服頭部前傾的壞毛病。
背部后仰:每天伏案工作的人,脊柱長時間處于彎曲狀態。時間久了,整個人會佝僂。要改變這一體姿,應該挺直站立,雙手置于背后,身體盡量向后傾斜,以“拉直”脊柱。
這三種運動每天至少重復3次。
摘自《生命時報》
洗口罩前先用開水燙5分鐘
為防甲流侵襲,不少人出門都會戴上口罩,但有心臟病、呼吸困難和皮膚敏感的人不宜戴口罩,以免出現頭暈等不適。同時注意清洗口罩時,最好先用開水燙5分鐘,再用手輕輕搓洗。
戴口罩后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其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要徹底清洗雙手??谡植淮鲿r,應將緊貼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放入清潔的信封內。
摘自《健康時報》
女性練握力有助長壽
據日本一項長達20年、對400多名老人的跟蹤研究證實,握力對女性健康的影響比男性更大。握力強的女人比握力小的壽命要長。
因為女性天生肌肉的數量與質量都遜于男性,使其心臟射血功能、動脈攜氧量和靜脈回心血量也都遜于男性。所以握力的訓練,對女性延長壽命和提高健康質量尤為重要。
訓練握力的器械,最常用的有握力器、握力圈、握力棒、啞鈴、拉力器等。其中握力器、握力圈的價格便宜,可隨身攜帶。
摘自《現代健康報》
咖喱能殺死食管癌細胞
愛爾蘭科學家發現,咖喱中含有一種能夠殺滅食管癌細胞的物質,這項成果可能開發出治療癌癥的新方法。
愛爾蘭科學家用姜黃素處理食管癌細胞,結果發現癌細胞在24小時開始被殺死。姜黃素是姜黃里的一種化學物質,能讓咖喱呈現出特別的黃色。研究人員在英國《癌癥》雜志上發表的報告還說,接觸了姜黃素的癌細胞開始自己消融掉。
愛爾蘭研究小組的負責人麥克納說,他們的發現說明,姜黃素可能作為治療食管癌的藥物。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
這些家庭用品應慎用
近日,美國《悅己》雜志列舉出一些家庭用品,建議人們能不用則不用。
空氣清新劑。大多空氣清新劑中含有苯酚。人體吸入后,會刺激呼吸道和眼睛,引起頭痛i惡心等癥狀。有的接觸皮膚后,還可能導致脫皮,起小疹子。建議:用自然方法清新空氣,比如養盆綠色植物,每天開窗通風,擺放柚子皮等。
漂白劑。大部分漂白劑都含有一種名為次氯酸鈉的化學物質,它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會釋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過度接觸可能對肺部和頭發造成損傷。漂白劑和氨水產品(比如潔廁靈)同時使用更危險,因為兩者會發生化學反應,釋放有毒氣體——氯氣。建議:對于難以洗凈的污點,可以用檸檬反復擦拭。
人造地毯。人造地毯中含有不穩定的有機化合物,長期接觸可能會導致過敏性疾病。建議使用天然纖維,如羊毛、棉花制成的地毯。
消毒液。許多消毒液會刺激皮膚。建議用白醋兌上熱水清潔。
塑料玩具。塑料玩具中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對健康不利。建議:用木質玩具來代替。
去屑洗發水。大多去屑洗發水含抗真菌成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吡啶硫銅鋅,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建議:用橄欖油按摩頭發10分鐘,可以起到很好的去屑作用。
摘自《生命時報》
多吃垃圾食品易抑郁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垃圾食品不僅會導致肥胖等身體疾病,還會誘發精神疾病,讓人更易抑郁。
研究發現,平時多食用高脂肪、加工類食品和甜品的人比果蔬、魚類產品愛好者患抑郁癥的概率高58%。
研究人員讓3486名55周歲左右的英國公務人員填寫一份飲食習慣的調查問卷。5年后,再讓這些人填寫抑郁自測問卷。分析顯示,食用垃圾食品多的人5年后患抑郁癥的比例明顯高得多。
研究人員說,這是首項針對飲食習慣與精神健康關系的研究,而不是僅涉及食品影響的研究。
摘自《北京晨報》
快樂的人不易感冒
保持快樂的心情可能是預防疾病的最佳良方。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邀請了193名成年人參加測試。并將容易快樂、性格隨和的人定義為“積極情緒者”,將經常不開心、不友好的人定義為“消極情緒者”。研究人員將帶有感冒病毒或某種流感病毒的滴鼻液滴進這些實驗對象的鼻中。在接下來的6天里,實驗對象要每天報告自己是否出現頭痛、打噴嚏或鼻塞等癥狀,研究人員則收集實驗對象的“日鼻涕量”等觀察數據,根據所收集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性格開朗、容易快樂的人不易感冒。
摘自《家庭醫藥》
雞蛋煮八分鐘營養最佳
煮雞蛋時間短了,蛋黃沒有凝固,恐怕吃了不衛生;時間長了,雞蛋煮“老”了,口感又不太好。很多人可能都有這個困惑,雞蛋煮多長時間最合適?衛生部北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李長平的經驗是,雞蛋煮8分鐘剛剛好。
李長平說,煮雞蛋要冷水下鍋,水開后,掐著表,再煮8分鐘關火。這時候煮出來的雞蛋,蛋黃剛剛凝固,口感和營養都是最佳的狀態。雞蛋的大小也會影響到煮熟時間,如果是較小一點的柴雞蛋,可能煮六七分鐘就夠了。此外,煮蛋時要注意,水一定要完全沒過雞蛋,這樣才能將雞蛋充分煮熟。
摘自《老年生活報》
飲紅茶有助預防帕金森病
新加坡研究人員調查了6.3萬名45~74歲的新加坡居民,發現每個月至少喝23杯紅茶的受調查者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比普通人低71%。
研究人員認為,紅茶中的酶有助預防帕金森病,而咖啡因無此功效。研究人員希望今后能從紅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制成預防帕金森病的藥物。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癥狀為患者靜止時手、頭或嘴不由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姿勢平衡障礙等。
摘自《科技日報》
洗衣機應裝七成滿
中國家電研究院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驗部主任魯建國說,要想洗衣機省水省電,首先要對衣物分類。把外套等厚重的衣服和T恤、襯衣等較輕的衣服分開洗,分別使用“標準洗滌”和“快速洗滌”,這樣既能保護衣物少受磨損,又延長了洗衣機的壽命。
其次,洗衣量不要超過其額定容量,以七八成滿為宜,水量不要太低或太高。同時選擇低泡沫的洗衣粉、洗衣液;如果是滾筒洗衣機,可加熱洗滌。洗高檔衣料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洗棉制衣物以60攝氏度為宜。
摘自《現代健康報》
科學家查明家庭灰塵來源
打開吸塵器,你會看到什么?布頭、頭發、面包渣,還有就是灰塵。這些灰塵布滿你的書架、計算機鍵盤,并且在地板上隨處可見。但是它們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計算機模型,用來追蹤單獨顆粒的來源。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家庭灰塵(超過60%)都是由吹進或是從戶外帶人的空氣及土壤微粒構成的。由于來自于戶外,因此灰塵會包含一些有毒物質,如砷和鉛,這對那些接觸過灰塵,并將其放入嘴中的兒童是有害的。因此科學家建議,要盡量保持屋子的整潔。
摘自《科學時報》
裝假牙后多吃水果
很多人裝上假牙后,在最初的使用時期常會覺得口內非常不舒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齦疼痛。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補充維生素C是關鍵。
實驗表明,成人每天攝入60—70毫克的維生素c才能保證正常代謝,所以裝假牙后常感不適的人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摘自《健康之友》
太黃太亮的酸菜不要買
酸菜是一種常見菜肴。在生產過程中,有的廠家為了延長保質期、增加脆度、改善色澤,會在產品中加入焦亞硫酸鈉。這一添加劑屬釀造工業防腐劑,極易氧化變質,并不斷釋放出二氧化硫。據知情人士說,如果不放焦亞硫酸鈉,要做成生脆黃亮的酸菜“幾乎不可能”。
通過抽測發現,合格的酸菜顏色較黑、脆感稍遜,不合格的酸菜顏色黃亮。工商人員提醒說,長期攝入二氧化硫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引發腹瀉、頭痛甚至損害肝臟,因此,在選擇產品時注意不要購買色澤特別黃亮、口感生脆的酸菜。
摘自《衛生與生活》
買姜別選光亮的
姜是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調味品,但怎樣挑選,卻不是人人知曉的。許多人愿意挑選顏色淺看上去干凈的,吃的時候卻發現總有怪味。行家建議:買姜不能光看外表,顏色鮮黃、表皮光滑的大部分是用硫黃熏制過的。好姜表皮看得清紋理,比較粗糙,顏色淡黃,有一些綠頭并不要緊。
摘自《營養師》
老人散步平衡為先
人到老年,無論大腦的反應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撐能力,都會有所下降,一旦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發生意外。為此,在這里提醒老年朋友散步時最好別背著手,而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挺胸、抬頭、擺臂,有利于全身運動和身體協調。當然,體弱的老人在散步時可拄個拐杖,這有助于保持平衡。拐杖的高度要與手的位置相符,拐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
超過70歲每周也要動一次
美國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對7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每周鍛煉一次足以保持肌肉的力量,避免老齡化造成的傷害。
研究人員對參加為期3個月的漸進式健康計劃的10個人進行一周3天的跟蹤測試后發現,在3個月內每周堅持一次抵抗力訓練的5個人能保持其肌肉的力量,而未定期訓練的5個人的肌肉力量明顯下降。
研究人員說,保持肌肉的力量對獨立生活和保持生活質量的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
摘自《福建衛生報》
老年夫妻常牽手
老年夫妻牽手,無需什么成本,但卻能創造出許多價值。牽手雖然是極為平常的事,但卻能帶來老年夫妻的和睦和健康。
老年夫妻牽手,不僅是簡單的肌膚相親、互相攙扶、相互關照,更重要的是,牽手可以拉近夫妻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可以說,老年夫妻牽手是最佳的健康保險,更是實現健康長壽的保障。老年夫妻牽手,對精神疲勞的老兩口是休息,對情緒悲傷的老兩口是陽光,對思想煩惱的老兩口又是一種最好的解藥。
摘自《陜西老年報》
預防糖尿病減肥勝用藥
美國一項持續十余年的研究發現,通過鍛煉和飲食控制預防糖尿病的效果要遠勝于服藥。研究人員選擇3234名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的糖尿病高危人士,把他們隨意分成三組。其中一組人每周至少鍛煉150分鐘,并要減少熱量攝入以減輕體重;第二組服用降血糖藥甲福明二甲雙胍控制血糖;第三組則服用安慰劑。
十年后,研究人員調查2766名仍健在的人士后發現,藥物組發展為糖尿病的比率比安慰劑組少18%,而減肥組發展為糖尿病的比率則更少,比安慰劑組少34%。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和腎病研究所諾勒博士認為,對糖尿病高危人群來說,減肥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之一。
摘自《新民晚報》
聽著音樂跑步可增強耐力
近年來,歐美流行一種聽著音樂去跑步的運動時尚。據報道。音樂與運動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聽著音樂運動,不但能提高運動效率,而且還能調節你在運動時的心情。
英國研究人員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歌曲的4個方面決定它對運動的影響力:節奏、音感、文化內涵及文化交流。前兩個是內在因素,取決于音樂每分鐘的節拍數和音調的悅耳程度。后兩個是外部因素,它們和運動者的音樂知識、個人喜好的風格有關。研究人員認為,每分鐘的節拍數在120~140的音樂是運動的首選,因為這樣的節奏不僅與人的心跳速率吻合,還可以讓鍛煉者產生“美的感受”。
在滿足后兩個外在因素的前提下,選擇這樣的音樂有助提高鍛煉效率。
另外,運動節奏與音樂旋律同步可以讓運動者需氧量減少7%;激勵感強的音樂具有瓦解疲勞的功能,它能將運動者的耐力提高15%。
摘自《生命時報》
喝藕粉可增黑頭發
藕粉的主要作用是補益氣血,還具有健脾止瀉、增加食欲、促進消化的功效,而藕粉和麥片一起煮,還可以固精氣,烏須發,潤膚養顏。做法是,藕粉25克,麥片25克(大米亦可),白糖適量。先照常法煮米,將熟的米飯放入藕粉中調勻,加糖適量后服用。此外,藕粉很適合體弱者吃,是易于消化的理想滋補食品,但藕粉含淀粉量很高,糖尿病患者不建議多吃。
摘自《健康時報》
看電視打瞌睡容易腦缺氧
有些中老年人常常出現看電視時打瞌睡的現象。其實,這除了身體過度疲勞的原因外,也可能是大腦缺氧所致。尤其是一些體型偏胖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中老年人,本身大腦耗氧量就多,鼻咽部脂肪堆積,如果看電視時長時間不活動,更容易出現腦供氧不足。
此外,在電視機不關閉情況下入睡,大腦無法進入深度睡眠,血壓和心跳不平穩,如果遇到突然聲響而驚醒,更容易出現頭暈、耳鳴等。
摘自《晚霞報》
大白菜應豎著切
白菜要成為佳肴,在烹調時有一些講究:1 先洗后切。2 要豎著切。有研究表明這樣切對保存水分更好,菜內的水分損失減少,水溶性營養素丟失也會減少。其次,這樣切白菜容易熟,維生素的損失減少。最后,大白菜順絲切能夠保留更多粗纖維,更有利于刺激腸蠕動。
另外,大白菜性偏寒涼,胃寒腹痛的人不能多吃。
摘自《科學發現報》
豆漿煮米飯營養好
豆漿米飯最大的好處在于大米和黃豆(豆漿1搭配后可以發揮蛋白質互補作用(例如黃豆中豐富的賴氨酸剛好是大米所最缺少的),營養價值明顯提高。
豆漿米飯的做法是,在做米飯時,用家庭自制的豆漿(不要加糖)代替自來水加入洗好的大米中,豆漿的用量與自來水相當或略多一點。用豆漿煮出的米飯,香氣更重一些,如果希望口感軟一些就多加一些豆漿。
摘自《晚晴報》
選醬油別強求一級品
若是仔細看醬油瓶上的標簽,會發現上面標著不同的醬油等級,從一級到三級不等。但這個不一定代表醬油的實際品質。
因為等級不是強制的標志,是企業自愿在產品上標明的,由企業自己設定。
不同企業的同一等級沒有可比性:有可能一個品牌的一級醬油沒有另一個品牌的二級醬油的口味好,消費者只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就可以了。
若是真想買到鮮美的醬油,那還不如看醬油的另一項重要指標:氨基酸態氮,國家標準規定每100毫升醬油中其含量不得低于0.4克。這個才是醬油鮮美的來源。當然醬油也不是越鮮越好,自然口味的才是真正的優良品。
同時,醬油中可以稱為“營養性醬油”的只有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鐵強化醬油”,除此以外的所謂營養醬油,可以說都是一種營銷噱頭而已。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