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面對過的,不僅僅是中國激烈競爭市場里的銷售業績壓力,還包括一個跨國企業歷史性大轉型的營銷“落地”。他用六年時間交出成功答卷,并同諾基亞團隊一起創造著移動互聯的新未來。
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他能在二十余年中一直處于快速變幻的IT產業的“風口浪尖”,
并且成績為眾人稱道。
豐富的IT從業經驗,讓他參與和見證了中國IT通訊產業的發展歷史,并同諾基亞團隊一起創造著移動互聯的新未來。
自從他2004年5月加入諾基亞中國,負責該區域手機銷售、市場以來,諾基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迅速提升,并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領先者。另一個更為稱道的成績,是他從營銷實戰層面堅定落實諾基亞的互聯網轉型之路:一系列“跨界”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營銷,新市場考核標準等銷售結構的改革轉型,以“樂隨享”背后上百家唱片公司為例的新產業合作伙伴的拓展……2010年1月1日起,鄧元鋆升職成為諾基亞中國區副董事長。
成功源于機會。對鄧元鋆來說,成功源于簡單的人生觀和堅定的方法論。
轉型帶來的營銷挑戰
從2007年開始,在諾基亞年會、開發者大會等各種發布會以及私下的采訪中,鄧元鋆都在強調諾基亞的新使命——成為移動互聯網公司,并打造本地移動互聯服務產業鏈。
從手機到互聯網,改變成了諾基亞的關鍵詞。
“諾基亞從硬件制造商,變成一家服務、整合方案的提供者,中間的轉型是最大的挑戰。”鄧元鋆對《成功營銷》記者表示。從營銷層面,他不但必須繼續保證手機銷量的提升,還必須提升諾基亞“互聯網解決方案”層面的傳播影響和受眾數量。
從2008年開始,一系列創意十足的互聯網營銷項目讓諾基亞頻頻現身媒體,從“玩樂派對”、“互聯網百萬富翁”到今年的“互聯應用,中國創造”、“天下玩樂令”;而“軟產品”也愈加豐富:Ovi商店上線、免費導航、樂隨享……紛紛昭示著諾基亞從硬件訴求向軟件功能訴求轉變。
然而,一個企業的轉型,外在產品、營銷轉型只是一個表現和手段,部門架構模式的轉型、內部人員思維的改變才是基礎。在專訪中鄧元鋆舉例,原來很多同事的目標是擴展銷量、打開渠道、增強產品線等等,現在變成了推廣手機內部的解決方案來影響消費者購買,渠道商等合作伙伴也在改變。“內部的改變很重要,員工的目標、產品價值觀等都要改變,因此我們內部一直在進行各種培訓。”
這中間貫徹了大量細節。例如有業界人士表示,為把轉型的理念貫穿到中國區的龐大銷售鏈條中,比如對代理商,對諾基亞的專賣店,都嘗試把諾基亞手機售后所帶來的增值服務收入作為KPI考核的一項關鍵指標,以此來激勵一線的銷售人員向客戶樹立諾基亞的互聯網形象,并增加來自非硬件的增值收入。
轉型帶來的是新的模式、新的合作伙伴、新的市場……往往需要大量細致的耕耘工作。例如諾基亞中國剛剛推出的“樂隨享”,一個改變背后是大量“隱形”工作。要和上百家唱片公司談判,讓所有人認同這個商業模式,花費一年多才能最終開辟這個項目,并改變中國音樂產業。
面對大量的創新工作、細節執行和市場競爭,鄧元鋆表示,“沒有堅定的決心,這些是做不來的。”
性格決定命運
奠定決心的,是諾基亞的實力和鄧元鋆不怕改變的性格。
“諾基亞是最有條件打造移動互聯網這個生態系統的企業。”諾基亞在中國有2 億用戶,在全球有12 億用戶,“有了用戶,不怕對手”。而且在中國,無線互聯網用戶增長的速度遠遠高于傳統互聯網。這些都是鄧元鋆堅定的原因。
在形容自己的性格時,溫文爾雅的鄧元鋆用了“激情”這個詞——這也是許多營銷人的共同個性特征。熟悉他的朋友和員工并不覺得意外。“我做事情要有激情,如果沒有激情,那寧愿不做了。”而諾基亞的轉型與鄧元鋆對多媒體融合的判斷一致,帶給他“改變世界”的快樂,他也常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其他同事,讓每個人在辛苦奔波的時候能夠站得高一點看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辛苦而快樂地工作。
很多人知道鄧元鋆對音樂的喜好,一位諾基亞人對記者表示曾被公司年會上鄧元鋆專業水準的歌聲“震”到。而在2006年諾基亞杭州新品發布會上,鄧元鋆一身牛仔,懷抱著電吉他勁歌熱舞的一曲也廣為媒體“傳頌”。在專訪中,鄧元鋆笑談,如果不做這行,他或許會選擇音樂人,“創作、表演、聲學、演奏等我都想試一試”。
“是音樂給了我很多激情,很多事情都是在這種激情下完成的。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熱情,對這份工作,對你的目標,要有充分的信心,因為你感染你的員工,讓他們同樣對這個目標懷有熱情。”
做市場用“鄧氏方法論”
“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怎么去?”
這三個問題是鄧元鋆的“ 方法論”,是他從第一次工作轉型(從工程師到市場、銷售)時就開始使用的法寶。
“一個人要經常評估自己所在的位置、環境、職業發展階段,然后制定下一個目標。” 鄧元鋆的忠告是,清楚你在哪里、你要去哪里——例如一個新人要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那么先要評估,要對行業、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時鄧元鋆想從工程師轉型為市場人員,并有機會參與企業戰略制定的時候,他評估自己的“市場價值”:在美國英語不如當地人,對當地市場了解不深,沒有市場經驗。而他給出的“怎么去”答案就是邊工作邊讀書,經過幾年奮斗拿到了MBA 學位,并回到了個人“市場價值”更大的中國市場。這成了鄧元鋆職業成功的第一步。
在提升市場業績過程中,也可用這三個問題來“化繁為簡”。例如鄧元鋆剛剛管理諾基亞中國手機銷售部門時,會和團隊管理人員共同研究“我們在哪里?”“我們要去哪里?”“怎么去?”讓大家知道自身現在的狀況如何、未來的目標是什么,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做的是什么,然后分解到每一層級、每個人身上,“找到第一個增長點,然后是第二個……每個區都要找到自己的‘三步解決方案’……最終市場份額達到了我們制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