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膽囊結石等病,經過藥物保守治療無效或反復加重,不少人就不得不選擇手術切除。但有人以為膽囊切除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膽囊切除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尤其是在飲食方面。
膽囊切除手術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因切除膽囊及手術本身引起的不良癥狀,這種情況叫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臨床表現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1、上腹飽脹不適,食欲較差,噯氣,進食油脂食物后加重。這種情況很容易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相混淆,但若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治療,往往效果不好。
2、上腹或右上腹反復脹痛,常于夜間、飽餐、進食油脂或海鮮食物,以及過分勞累或惱怒后發生或加重,某些患者為此有懼食現象。這種情況容易和急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混淆,但若按照急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治療,效果亦不好。
3、有少部分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可因為膽管感染,或膽總管和肝內外膽管中再生結石而發病,出現上腹或右上腹劇痛,并伴黃疸、惡心嘔吐或發熱等癥狀。
4、還有少部分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可反復出現腹痛、腹瀉現象。
有些膽石癥患者雖然通過手術將結石去除,但沒有改變產生結石的脂質代謝紊亂,而這種代謝紊亂還容易產生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等。
為了預防及緩解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以及糾正脂質代謝紊亂,病人在術后的飲食上尤應加以注意。術后第2~3天,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果汁等,隨后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米糊以及面食類等。
在術后1個月內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不吃或盡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肴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這樣就能減少對膽道的不良刺激。
術后3~6個月內,每天以4餐為好。少吃多餐可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利于手術后恢復健康;醋能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可調節腸道內的酸堿度,以利于膽汁發揮作用,促進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烹調時可以多用;常飲茶、多吃蔬果,也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逐漸加強營養,膽囊切除1個月以后,每天應吃些瘦肉、水產品、豆類食品,如能飲1杯牛奶更好。不習慣食奶類或魚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類,以彌補動物蛋白的不足。多吃高纖維素與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對患者術后的恢復也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