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是美食天堂,因為世界各地的美味差不多都集中在這里,各種異域特色餐廳星羅棋布,比比皆是。二十余年間,我吃遍了洛杉磯的各國餐飲,唯獨對日本料理情有獨鐘。日本料理口味清淡,我自幼很少吃厚味肥甘,更不能接受辛辣重咸。而日本料理卻比較精致,是那些食量小、口味精的老餮們之最佳選擇。
洛杉磯的日式餐廳很多,尤其在華人集中居住的“小臺北”一帶,僅蒙特利公園、圣蓋博、阿罕布拉市就有十家之多,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些餐廳大多是臺灣人開的。這是因為,歷史上臺灣曾被日本人占據(jù)了半個世紀(jì),年紀(jì)大一些的都曾受過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有的人日文比中文還要好,而且生活習(xí)慣、尤其是飲食習(xí)慣竟完全是日本式的。所以他們平日的食物,除一些風(fēng)味特殊的臺灣小吃之外,主餐就離不開日本料理了。然而我發(fā)現(xiàn),臺灣老板經(jīng)營的日式餐廳總是不很地道,難以和正宗的日本餐相比,于是為了一飽口福,便常常開車到“小東京(俗稱‘日本城’)”去就餐。
一到“小東京”就如同來到日本一般,到處是日式的建筑,遍布著各種布置得琳瑯滿目的商店。一些日本工藝品,如各式偶人,有武士,有和服仕女……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這里的餐廳絕對是正宗的,特別是我常去的那家很有特色,中間是幾位身著和式服裝的廚師制作壽司的料理臺,而食客們就圍坐在圓型料理臺外面的吧椅上。在吧臺上有一個不斷轉(zhuǎn)動的傳送帶,廚師們忙碌著把新做好的料理盤子不停地放在傳送帶上,而這些美食慢慢地隨著傳送帶經(jīng)過每個人的面前。食客們可以自己選擇,把自己中意的美食拿下來,以快朵頤。因為所有的料理都是現(xiàn)做現(xiàn)吃,所以極為新鮮潔凈,而且能直觀地感受料理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不已。這種極富特色的日式餐廳令人耳目一新,也省去了點餐的麻煩。吃完之后,自有侍者走過來,以空盤計算價格,當(dāng)場付費,很是方便。然而也有不足之處,這就是“小東京”地處繁華鬧市,停車非常困難。而這里的付費停車場收費昂貴且極不合理。如停車兩三個小時,費用幾乎與吃飯的價格相差無幾,很讓人望而卻步。
后來有一位臺灣籍的美食家給我介紹了一家純正的日式餐廳“嘉代”。地處“小臺北”的大西洋大道上,交通便利,味道正宗,是我多年來最推崇的地方。
“嘉代”從來不做廣告,但每天都是賓客如云,車水馬龍。這里從老板到服務(wù)生全是地道的日本人,食客也絕大多數(shù)是日本的僑民。餐廳里裝潢全是日式風(fēng)格,廚師和服務(wù)生穿著短式和服,耳邊聽的都是日語腔調(diào)。我們不會日語,只能用英語點餐,不過菜單上的漢字卻和中文極為相近,如豚肉就是豬肉,而鳥肉就是雞肉。
一般先送上味噌湯,日語讀音為“米蘇”。這是一種把黃豆經(jīng)過獨特方法發(fā)酵制成的醬料溶在水中,加上切成小方塊的嫩豆腐和綠色生蔥煮成。據(jù)說“米蘇”分很多種,且口味不同。日本人幾乎每天必食此湯,據(jù)說日本人長壽的原因也和經(jīng)常食用此物有關(guān)。
這里的壽司(日語稱“蘇西”)很新鮮,品種也多。有飯團外包紫菜的、沾芝麻的,有上面蓋有三文魚的,也有鮮蝦的、大紅魚籽的、小粒魚子的,還有卷蔬菜如黃瓜、胡蘿卜和黃油果的……所謂黃油果,名為阿巴卡多,是生長在美洲的一種樹結(jié)的果實,個頭有小芒果大小,皮是深綠色的,熟透的果肉呈淺黃色,口味如同黃油一般滑膩香甜,很是可口。吃的時候要用綠色的芥末加上特制的醬油,才能吃出壽司獨特的美味。有時還要包上新鮮的紫蘇葉,據(jù)中醫(yī)本草書上記載,紫蘇葉有解魚蟹毒的功能,可見日本人的這種吃法還是蠻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
日本餐廳的炸蝦很美味,一般是用新鮮的大蝦去頭剝殼,只留尾部一小截硬殼,裹雞蛋面糊炸成金黃色。油炸食品中還有一種“天婦羅”,臺灣人稱為“甜不辣”,是用各種蔬菜如紅薯、南瓜、茄子、豆角及西蘭花襄面糊炸制。隨餐送有小菜,如漬蘿卜、腌小黃瓜、納豆等等,放在兩寸大小、且形狀各異的小盤當(dāng)中。另外就是豬、牛、雞排,烹制方法多為燒烤,但都用甜味醬料制成,極其精細可口。不像美式西餐的牛排那樣,又大又厚,望之令人生畏。
說日本料理不能不提“鰻魚飯”,這是極其味美且營養(yǎng)豐富的一道名菜。我雖生為天津人,但不習(xí)慣魚的腥味,尤其是難以忍受不太新鮮的魚腥。但我對日式鰻魚飯卻百吃不厭,我特別喜歡那鮮嫩少刺的魚肉,那香甜淳厚濃郁的口味,再配上幾樣清爽可口的小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日本料理中的“烏冬面”也不錯,“烏冬”實際就是面條。只不過形狀圓而粗,并制成湯面狀而已。“烏冬面”特點是清清淡淡,很少有大油大膩,也不會重咸辛辣,所以極其適合我的口味。
日本料理的精致,是一大特點,雖然每種食品量都很少,有時盛小菜的各式小碟擺了一桌子,有近二十盤之多,但每碟只有很少的量,正所謂“食不厭精”。其實,恰到好處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我平素對咖啡和茶都很敏感,中午喝了晚上也會影響睡眠。唯獨日式餐廳的粟米茶或大麥茶都沒有任何刺激性,既有茶香,又有麥香,是很好的健康飲品,能使我盡情飲用。
總之,味美可口,清淡雅致,營養(yǎng)而富于健康,是我喜好日本料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