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電視臺春晚之后,議論很多。劉謙的魔術表演也是議論焦點之一,其中,又以韓寒對劉謙魔術表演的評價最有特色。韓寒在其博客中發了一篇文章《把魔術演成話劇》,文章里寫道“當我慢慢知道了真相以后,我覺得劉謙帶給我的是巨大的遺憾,不是震撼。一個頂級的魔術師不應該這樣表演魔術……董卿、不洗手男和劉謙身后坐的所有人,每一個都是托,甚至連電視臺的導播、攝影師都是托,他們在適當的時候切換鏡頭、轉變機位,這是不符合職業道德的。劉謙帶了一個詐騙團伙來,演了一出話劇。”很快,劉謙也在博客上寫了一篇文章《非專業批評請走開》,文章不長,主要是說韓寒的言論很不專業,文章最后說,“未來,如果我有幸跟你成為朋友,或許我們可以討論更多的深入問題;但是您得先將杯子里的水倒掉才行,謝謝!”當然,看完劉謙的文章,讀者未必清楚劉謙所指的專業和非專業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是魔術專業人士,但多少知道一點這個專業,寫點文字湊個熱鬧。
劉謙在中央電視臺表演魔術,與傳統魔術表演有一個巨大的不同,就是表演場地與觀看是分開的,觀眾是在自己家里的電視框子里看魔術表演,而不是在現場。這種魔術表演方式,并不是劉謙的首創。這一方式的首創者應該是世界著名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1974年,大衛首先在一個音樂劇中表演魔術,1977年,大衛開始在電視上表演魔術。當然,那時候在電視上表演魔術并非只有大衛一人。但是,那時候絕大多數在電視上表演的魔術師,還是堅持傳統的魔術表演觀念:不能露出破綻和機關。大衛·科波菲爾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著名魔術大師,有一個原因就在于,他打破了傳統的魔術表演觀念,充分利用了電視的特性,創造了很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新魔術。
舉一個例子,1983年,大衛·科波菲爾把紐約自由女神像“變沒了”,該大型魔術表演為現場直播,據說,觀看這一表演直播的電視觀眾有5000萬。除了電視觀眾外,還有一部分現場觀眾和電視工作者。如果把它說穿了,現場少數人看到的,與5000萬電視觀眾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為了逼真,盡管可以要求說電視鏡頭不能切、不能跳,必須保持連續,等等。但是,大衛還是以“作弊”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現了他最精彩的魔術之一。本人在這里透露一下大衛的“作弊”方式,看看它像不像韓寒所說的,是一個“詐騙團伙,演了一出話劇”。
自由女神像的魔術表演,關鍵在于一個可旋轉的平臺。自由女神像出現在兩根柱子之間,這兩根柱子的作用,一是限制視覺范圍,二是降下帷幕,遮住自由女神像,等帷幕再去掉,自由女神像就沒了。當然,如果再重復一遍,自由女神像還可以再回來。表演現場是一個很大的可旋轉平臺,兩根柱子、現場觀眾、電視攝像機、大衛本人都在這個平臺上。表演開始時,自由女神像正好在兩根柱子之間,等帷幕放下,遮住女神像,平臺便很穩定地轉了一個角度,帷幕去掉,自由女神像已經不在兩根柱子之間。這是電視觀眾看到的。但是,現場的每一個人其實都看到,自由女神像只是在旁邊而已,只是在兩根柱子之外而已。由于平臺的轉動,電視鏡頭不用轉動,鏡頭里看到的一切,幾乎都沒有發生位移。只有一點點小麻煩:自由女神像遠方的背景。因此,我們發現,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選擇了一個夜晚,而且還特地選了一個角度,在這個角度上,自由女神像背后的遠景很平淡,沒什么特殊標志,因此,轉一個角度,遠方的背景在電視鏡頭里看起來還是一樣。
所以說,韓寒批評劉謙的現場表演是一個“詐騙團伙,演了一出話劇”,并不是韓寒的火眼金睛,而是大衛·科波菲爾首創的電視魔術表演新觀念:在現場不怕穿幫,不怕露出破綻和機關,只要電視效果達到就行了。1986年,大衛來到中國,表演了著名的“穿越長城”,從長城城墻的一側鉆進去,再從另一側鉆出來。說穿了也很簡單。鉆進去、鉆出來,電視觀眾看到的是在帷幕上的投影,而非大衛真人。在投影播放的時候,大衛已經跑到幾百米之外,那里搭了一個梯子,他靠梯子翻過了長城,再回到“鉆出來”的帷幕處,向電視觀眾表演了“穿越成功”。長城之上所有的觀眾,都是拿了辛苦費的參與者。既然收了錢,等于他們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大概也都可以算韓寒所說的“帶了一個詐騙團伙來,演了一出話劇”。
雖然我們不能說大衛的魔術表演都是靠這些技巧,但是,2000年,大衛·科波菲爾在美國被評為“世紀傳奇”,確實有相當一部分靠的是他利用了電視的特性,創造了在鏡頭里表演魔術的新方式。劉謙所說的專業、非專業,應該就是大衛首創的這種新觀念。大衛·科波菲爾當年帶來魔術表演觀念轉變時,世界上很多魔術師和評論家都討論過這種“創新”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對于中國的魔術表演者,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那可是西方所代表的先進觀念和先進技術手段啊,簡直讓中國魔術師的落后與保守無地自容。只是韓寒那時候還太小,不知道幾十年前大人們已經討論過這些問題。韓寒所說的職業道德,其實就是當年保守與落后的傳統魔術所一貫堅持的理念,它早已被大衛·科波菲爾等西方魔術師打破了。韓寒長大以后可能也沒好好了解這件陳年舊事,到了今天,他看了劉謙在電視里的魔術表演,聽說了一些“幕后”,以為發現了新大陸,結果被劉謙一句“非專業”給頂了回去。其實,韓寒那時候太小,不知道很正常。長大以后沒聽說過,也情有可原。只要謙虛一點,多學多問,就不會這么露怯。確實,劉謙說韓寒應該先把自己杯子里原先的水倒掉,才能再放點新東西,說得是有道理的。只不過劉謙作為一個魔術師,不能把“專業與非專業”說得太明白,免得砸了自己以后的飯碗。而我不想當魔術師,便湊熱鬧說點真相:在電視里把魔術當成話劇來演,那可是與韓寒的年齡同樣長短的歷史往事了。
編輯/任 涓woshirenj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