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開幕之際,正值法國大革命爆發100周年,法國人一直想建造一個超過英國“水晶宮”的博覽會建筑,因此舉辦了世博會建筑的設計競賽,收到應征作品達700件,最后土木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300米高露空格結構鐵塔方案中選。
對于世博會的2500萬游客而言,高達300米的埃菲爾鐵塔成了最具吸引力的世界奇跡,體現了整個世紀的建筑技術成就,體現了最大膽、最進步的建筑工程藝術。4部可容納100人的電梯每天把數千名游客送到115米高空俯瞰巴黎,還可沿著1792級階梯走下來。鐵塔使巴黎世博會取得了極大商業成功。
但是,一個300米高的建筑將會拉低巴黎的天空,并且壓制城市的其他地標,例如圣母院、盧浮宮和凱旋門……當鐵塔開始破土動工的時候,超過300位知名的巴黎市民聯署一份請愿書,要求停止這一工程。他們聲稱埃菲爾設計的“大燭臺”會損害巴黎的名譽和形象。當時反對建造鐵塔的還包括很多名人,其中就有作家莫泊桑。關于莫泊桑還有一個小故事:莫泊桑討厭鐵塔,但在埃菲爾鐵塔建成以后卻時常在鐵塔內午餐,別人很奇怪,問他原因。莫泊桑說:“這是巴黎唯一讓我身處其中而無法看到它的地方。”的確,在巴黎,你必須永無休止地采取措施來“阻止”埃菲爾鐵塔出現在你的視線中。
不過埃菲爾和市政府并沒有理會這些人的抗議,建造工作絲毫未受影響地繼續進行。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于在1889年3月31日建成了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埃菲爾鐵塔是由很多零部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不過,這些零部件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屬的,而且有18038個,重達7000噸。由于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
直到上世紀30年代,埃菲爾鐵塔還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至今仍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地標和符號。埃菲爾鐵塔建成以來,世界各大城市競相建造高塔,鐵塔作為城市制高點和城市地標,一度演變為潮流,我們幾乎在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看到高聳入云的電視塔、觀光塔、旅游塔。正如那句著名的世博格言所說,“一切始于世博會”,在世博會上誕生的“水晶宮”和埃菲爾鐵塔開歷史之先河,所引領的現代建筑風潮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