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英國參加2010上海世博會的重要項目之一,《未來總動員:英國文化協會當代藝術珍藏展》近日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辦。展覽由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和上海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
英國文化協會的收藏,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可以說比在英國國內還要高。其收藏包括8500余件繪畫,雕塑,素描、水彩、版畫、攝影、裝置以及攝像作品,反映了20世紀初期至今英國藝術的成就和發展。所藏作品的藝術家大都是享譽世界、成就頗豐的人物,其中包括保羅·納什、格雷厄姆-薩瑟蘭、亨利·摩爾、芭芭拉·赫普沃斯,大衛·霍克尼、吉爾伯特與喬治、理查德·迪肯,雷切爾·懷特瑞德,莎拉·盧卡斯、達明安·赫斯特等,這些名字幾乎代表了英國當代藝術的歷史。因此,懷著將英國視覺文化推廣到全世界的宗旨,英國文化協會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各地展出其收藏的藝術品(包括專題展覽和綜合展覽)。而這些展覽在舉辦國往往會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藝術展覽。近期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在中國舉辦的亨利·摩爾藝術回顧展,其中展出了協會收藏的七件重要作品,包括摩爾藝術生涯早期的雕刻作品和晚期的青銅作品。此次展覽在中國首次展出如此眾多具有重要意義的英國當代藝術珍品,展品涉及雕塑、繪畫,錄像、攝影,聲音以及裝置,包括41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不乏達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安尼詩·卡普爾(Anish Kapoor)等最蜚聲國際的21名特納獎得主和被提名藝術家。此展覽將呈現英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繽紛歷程,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英倫視覺藝術大餐。展覽期間將同時舉辦全面的教育計劃和活動,包括英國藝術家對話活動、英國當代藝術和藝術收藏等講座。伴隨展覽,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將同時推出一本以中英文雙語全面呈現本次展覽的畫冊。
展覽中很多當代藝術家作品的迷人之處在于:它們揭示了與過去藝術家之間的聯系。喬治-肖的城市風景畫反映了長期的英國傳統;加利·韋布的雕像表現了對安東尼卡羅和20世紀60年代彩色雕塑的敬意;馬丁·博伊斯的移動雕塑借鑒了現代主義建筑;哈洛克·阿卡克茲似乎暗示了本·尼克爾森的白色浮雕遺風;而鮑勃和羅伯特·史密斯在木板上創作的光澤涂料畫《我相信約瑟夫·馬拉德·威廉·透納》,則以幽默的方式向這位偉大的英國藝術前輩致以敬意。這錦上添花地證明了藝術家不是在社會和文化的真空中進行創作,而是與他們的文化和歷史有著不可避免的聯系和難以磨滅的熱情。
英國文化協會視覺藝術總監安德莉亞·羅斯(Andres Rose)表示:“這些藝術品的價值就好像勞斯萊斯般名貴,但它們又好像多用途越野車般乘載著英國藝術的成就,展現到世界不同的地方。視覺藝術于戰后在英國發展蓬勃,世界各地對欣賞這些作品的需求熱烈。英國文化協會藝術作品收藏可讓我們以最快及最佳的途徑向世界展示英國創新意念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