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突然閉經?絕經期后“返老還童”又見紅?月經總是淋漓不凈?每個月的那幾天都痛得必須依靠止疼片來止疼?結婚多年也不懷孕?每個月經期都會流鼻血?婦科疾病可謂千奇百怪,且聽中西醫專家為你講解——
以往提到婦科病,大家想當然的都會聯想到子宮是否有肌瘤?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影像學廣泛運用后,“子宮內膜”這個詞開始越來越多的進入大家的視野,人們也越來越多的認識到子宮內膜對健康甚至對孕育、容顏的影響。
病例
31歲的小娜流產過兩次之后,就再也沒有懷孕。盼孫心切的婆婆心急如焚,多次勸小娜到醫院看看。可開始的時候小娜和丈夫都沒有在意,一方面二人世界還沒享受夠,一方面認為曾經懷過孕,身體不會有毛病,于是就希望能順其自然。一晃小娜結婚已經6年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娜也有點慌了神了,終于走向了醫院。
醫生詢問得知,小娜經量稀少,經詳細檢查,小娜經期內膜只有4mm。醫生告訴小娜,她的內膜太薄了,不利于受精卵著床,她的兩次流產也跟內膜薄有關。小娜懵了:月經少也是病?
可疑病癥:月經稀少、閉經、不孕、習慣性流產
西醫理論:內膜過薄
子宮內膜薄是指在做超聲時內膜不能達到8mm,致使月經稀少、閉經,導致受精卵不能很好地著床,從而不能按照原計劃順利受孕。最有利于受孕的內膜厚度是10mm。
子宮內膜薄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閉經。因此當發生閉經病癥后,應及時到醫院做詳細的激素水平檢查,排除神經性閉經后才能對癥治療。所謂神經性閉經多是由于過度節食、過度運動、過度緊張,壓力過大等原因造成的。
導致子宮內膜過薄的因素除雌激素分泌不足外,包括多次人流刮宮術或人工流產沒有恢復好,都會導致子宮內膜太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年輕白領工作壓力過大,追求時尚苗條過度節食,卵巢早衰現象呈增多趨勢,以致卵巢激素分泌不足導致閉經。過早閉經會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中醫理論:腎精不足、宮寒不孕
中醫學認為閉經的常見病因有虛實兩種,虛者多因肝腎虧損,氣血虛弱,無血可下。就好比枯竭的河,沒有河水可以流動;實者多由氣滯血瘀,寒濕凝滯,痰濕壅滯致邪氣阻隔,脈道不通,經血不得下行。就好比一個被堵住的瓶子,里面的水是流不出來的。治療原則就是虛者補,令血液充盈;實者瀉,化解瘀滯;虛實夾雜者就要補血、活血兼而有之。
中醫認為不孕與宮寒有關。腎陽不足,就像子宮里照不進“陽光”,胞宮寒冷,血液受寒凝滯,自然流動不暢。腎陽不足的婦女,由于胞宮失于溫煦,出現下腹墜脹,疼痛,有人喜歡用熱水袋之類的取暖用品敷在小肚子上,疼痛就會有所緩和。
“宮寒”是中醫學上的一個概念,直白地說就是“子宮寒冷”。但是,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范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宮寒想要懷孕應該注意不可過食生冷寒涼,注意季節變化的保暖,服用中草藥溫陽化氣。
病例
小穎連續好幾個月非經期出血,最近這一次連續流血20天,量時多時少。B超檢查子宮后位。宮體增大,內膜厚14mm。子宮附件未見異常。醫生懷疑小穎懷孕后不完全流產,但做過測試后排除了懷孕。醫生告訴小穎,她的子宮內膜過厚,都相當于孕期內膜了,建議刮宮,并做內膜病理切片,排除內膜病變。
小穎嚇壞了,她還沒生過孩子,不會有癌變吧?
可疑病癥:月經淋漓不凈、經期延長、不規則流血
西醫理論:內膜過厚
在西醫理論中,子宮內膜增厚是由于卵巢激素紊亂,雌激素低水平持續作用的結果。臨床表現為不規則的多量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可以在長時間閉經后出現持續的出血,臨床上可能疑為流產,也可表現為周期縮短、經期延長,出血時間可達1個月甚至更長。一般青年女性的這種功能性子宮出血多為無排卵性的。
有子宮內膜增厚的女性要做激素水平和婦科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尤其絕經后婦女的陰道流血更應引起警惕。子宮內膜癌患者,多是~些麻痹大意者,如月經過多、不規則陰道流血誤認作月經失調,或絕經后陰道出血誤認為“返老還童”,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20%~30%,多見于老年女性。
中醫理論:崩者多實,漏者多虛
功能性子宮出血中醫稱之為“崩漏”,血量特別大的稱為“崩”癥:淋漓不斷稱為“漏”癥。崩癥多為實癥、漏癥多為虛證。
中醫認為,臟腑中脾統血、肝藏血,如果脾氣虛弱則不能統血,肝氣虛則不能藏血,兩者都可導致出血。同時氣與血的關系密切。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長久氣滯就會使身體“生火”,導致血熱,“熱血翻滾”而出。
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及涉及的臟腑不同,可以將功能性子宮出血分為以下幾個癥型:
1、脾氣虛型:表現為出血量多,氣短無力、面色蒼白、腹脹便溏。可選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2、心脾兩虛型:表現為面色萎黃、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出血量多而色淡。可用歸脾丸加減治療。
3、腎陽虛型:表現為腰膝酸痛、四肢怕冷、小便清長,出血持續不斷、色淡或暗。可選用右歸丸加減治療。
4、腎陰虛者:表現為面色潮紅,耳鳴、腰酸、足跟痛、盜汗,五心煩熱,月經量多而紅。可選用左歸丸加減。
5、血熱妄行型:表現為面紅、口干喜冷飲、出血量多色深紅。可選用清營湯加減治療。
6、肝郁氣滯型:表現為脅肋脹痛、乳房脹痛,善太息,血量多或淋漓不止。可用小柴胡湯或柴胡疏肝散加減。山梔子、茜草炭等。
7、氣血瘀滯型:表現為腹部疼痛脹滿、出血量多,色紫黑有塊。可用少腹逐瘀湯或者桃紅四物湯和失笑散治療。
病例
楓華特剮愛流鼻血,開始的時候老人都說小孩子火力壯。是好事,沒關系。可年齡漸長,流鼻血的毛病還沒好。有人告訴楓華的媽媽,到醫院驗驗血吧,查一查是不是血小板有問題?檢查的結果一切正常。后來時間長了,媽媽和楓華漸漸掌握了規律,鼻血似乎總是伴隨著月經而來,一般情況下有一天的時間是比較集中的,之后就慢慢減少。這毛病如果到醫院看應該看哪一科呢?
楓華痛經也挺嚴重,在一次看中醫治療痛經的時候,醫生告訴她,她這流鼻血的毛病就是月經給鬧的。
可疑病癥:痛經
西醫理論: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就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組織或器官上,導致一系列異常癥狀。這種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大部分隨著卵巢激素周期性變化而變化,與正常的子宮內膜一樣有增殖、分泌期的改變和出血的現象。
子宮內膜異位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部位,如鼻腔、腸道、腦部,但最常見的部位是
(1)子宮的肌層,可引起子宮增大。月經來潮時,在肌層出血,引起劇烈的痛經。它與子宮肌瘤不同,叫做子宮腺肌癥。
(2)子宮骶骨韌帶及子宮直腸窩。有些婦女月經來潮時腰痛、肛門墜痛,平時還可發生性交疼痛。
(3)卵巢。由于周期性地反復出血形成一種特殊的囊腫一一巧克力囊腫。有些婦女只知道自己有巧克力囊腫,但不知這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以經血逆流,內膜種植為主的綜合病因所致,目前發病機理還不十分明確,諸多因素能促使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
月經疾病:尤其是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發,月經量多,經期過長,行經腹痛等,這些月經病增加了經血由輸卵管道流至盆腔的次數和血量,更增加了經血逆流與子宮內膜碎片隨之游離的機會。
忽略經期衛生:月經期間,盆腔充血,子宮敏感,收縮的頻率及強度增加,如果不注意情志調理,過分激動,緊張易怒,焦慮恐懼,勞累過度,劇烈運動,體位突變,尤其在行經期間不忌房事,婦科不必要的內診檢查,或過重的擠壓,經期使用陰道栓等都容易增加經血逆流的機會和血量。
婦科手術操作:在月經期或者月經期后3天內進行輸卵管通液或輸卵管造影,會使子宮腔內壓力改變,子宮收縮,很難避免子宮內膜碎片和血液通過輸卵管進入盆腔。近年來剖腹產手術增多,也增加了將子宮內膜種植在子宮肌壁、盆腔、腹壁等部位的機會。未嚴格掌握放置宮內節育器的規定及術后并發癥處理不及時,均可增加經血逆流、子宮內膜種植的可能性。
子宮內膜異位癥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治愈非常困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懷孕能夠緩解疼痛癥狀。
中醫理論:不榮則痛,不通則痛
中醫的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別。如果以痛的感覺來分,刺痛屬熱,冷痛屬寒。脹痛或腹部陣痛屬氣滯,劇痛而血塊流出后痛感有所緩解屬淤。得熱后痛感減輕屬寒,得熱后痛感反而更劇烈屬熱。如果按揉小腹可減輕疼痛屬虛,越按越痛屬實。經前期痛者多實,經后痛而痛更甚者多虛。
虛證:不榮則痛,意思是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造成。
由于氣血不足或是脾胃功能不健運,氣血運行無力,滯而不暢,或肝腎臟腑功能虧損所致的精虧血少,造成痛經。治法宜平時調補,補氣養血或滋補肝腎。
實證:不通則痛,意思是氣血運行不暢造成。
由于肝氣不舒暢,氣滯血淤,經血淤滯在子宮,或受寒、平時過量吃寒涼生冷食物,使血受寒凝滯,或是因感受濕熱,濕熱與血糾結,以致氣血凝滯不暢。由于月經前或月經時,氣血淤滯,堵住了經血通道,所以會痛。治法宜祛淤止痛。在月經前3至5天,氣滯者行氣活血止痛,寒凝者溫經散寒止痛,濕熱者清熱除濕止痛。
倒經:月經期,在子宮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腸等部位發生出血,稱為倒經。中醫認為倒經是由血熱、氣機不利等因素引起的。中藥用藕節、白芨各15克煎湯頓服,可起到臨時止血的作用。此外,用細線扎緊流血鼻孔對側中指的第二指節,并舉高該手,也可達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后,重者應在下次來月經前20天左右到醫院求治。
記者手記
有一份調查報告曾說,90%以上的女性都曾患過這樣或那樣的婦科疾病,可見婦科疾病與姐妹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得了病怎么辦?你信西醫,見效快;她信中醫,根治好。其實,兩者并不相悖,現在臨床大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采訪中記者對這一點就感受明顯,西醫強調配合中藥調理效果更好;中醫解釋正確運用激素有益無害。關鍵的是,無論西醫還是中醫,對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