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正常體重指數公式:體重(公式)/身高(米)的平方=正常體重指數
如:體重60公斤,身高1.71,正常體重指數=60/(1.71×1.71)=20.54
指數:標準體重指數:18.5-23
輕度消瘦:17-18.4
中度消瘦:16-16.9
特別消瘦:小于16
超重:24-27.9
肥胖:大于28
陳魯豫,著名節目主持人,前些日子出席某商業活動時,盡管身著華麗服裝,佩戴名貴首飾,但依然難掩其瘦弱的身軀。她在與人握手時,二頭肌的位置竟然出現了肌肉凹陷,手部也是布滿青筋,瘦得實在夸張。其實,娛樂圈里,像魯豫這樣“骨感”的人并不少見,“貝嫂”維多利亞的枯瘦身軀絲毫不遜于魯豫。
對于她們這樣的身材,大家說法不一,有人羨慕,認為減肥有方,有人覺得有點瘦的過分了,影響了正常的“美”。專家則指出:就目測來看,這樣的體型,她們的體重一定低于正常的體重指數,時間長了,會對健康不利。
胖瘦有度,才能健康
國家高級營養師趙英敏說:“為了健康,對胖與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肥胖不利健康,可能會引發血栓、腦出血等疾病。胖了固然不好,但過于苗條也同樣不行,可能會引發貧血、骨質疏松甚至不孕。人只有在自己標準的體重下才能夠保持健康。”根據公開的資料,魯豫的BMI指數,也就在16~17之間,顯然,她已經脫離了正常體重的范疇。
瘦,是有原因的
趙英敏說:“大部分人并不是天生就瘦,而是后天習慣決定的。”究竟是什么讓他們越來越瘦呢?
第一,減肥思想。
身邊的女性朋友很少有人不把“減肥”掛在嘴邊,明星們更是怕自己多一點點肉,影響到形象。拿魯豫來說,她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我對胖瘦的態度不太健康,在看自己影像和電視時會覺得自己挺單薄,但照鏡子覺得似乎又沒有那么夸張地瘦。因為你必須保持這樣的狀態。池莉的小說提到,人不吃飯很瘦時感覺很輕盈,我就挺喜歡這樣輕盈的感覺。對于別人的胖瘦可以接受,但對自己的胖瘦非常在意。我覺得我的態度不健康,其實我再重十斤不成問題,但是我的理智告訴我不能再胖下去。”
第二,工作壓力
魯豫在自傳中寫道:從1995年開始,我再沒胖過。尤其是1996年加盟鳳凰衛視,我更是一天比一天瘦。我總對別人說:“想減肥嗎,來鳳凰吧!鳳凰的工作量絕對能把胖的拖瘦,瘦的拖得更瘦。”
媒體人經常不能按時睡覺,尤其是夜里,需要養氣血的時候,他們可能還沒有睡。如果人總不能按時睡覺,肝就無法解毒,皮膚就會青筋暴露,牙齦的顏色也會呈深紫色。
趙英敏說:壓力大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的功能減退、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心情焦慮睡的不塌實,因此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這都會造成人的消瘦。
第三,其他因素
除了刻意減肥、壓力大之外,如果是突然消瘦,那么你就要去看醫生了。
1,查不出明顯的誘因;
2,消瘦得較快,在兩周內體重下降2公斤以上;
3,伴有厭食、乏力、腹脹、腹痛、黃疸、腹水、咳嗽、咳血、胸痛以及精神不振等癥狀。
如果上述3種情況你基本上都具備,則可能多為嚴重疾病引起的消瘦癥狀,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過瘦的人更容易生病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最瘦的人死亡率最高,除了心血管疾病,最瘦人群在其他疾病的死亡率都是最高的。比平均體重輕15%的女性容易得肺炎、流感和消化系統疾病。美國癌癥協會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比平均體重輕20%的人和平均體重的人相比,前者更容易死于消化系統疾病。在加利福尼亞一項針對7000人的研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那些比平均體重低10%的人。
TIPS:過度消瘦帶來的八大疾病
1 胃下垂
不要再羨慕你身邊那個總是一吃就飽,幾口米飯就能應付一頓午餐的女同事了,只有她自己明白,她的胃每天在經受著多么大的折磨食欲不振,還總是感覺脹氣、脹痛。如果為此去做一次令人痛不欲生的胃鏡檢查,那診斷結果可能是:胃下垂。
2 膽結石
過于消瘦的人一般熱量攝入不足,所以沉淀在身體組織中的脂肪就加速消耗,膽固醇也隨之移動,導致其在膽汁中的含量增加,膽汁因而變得黏稠,析出結晶并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3 子宮脫垂
沒有了足夠量的脂肪的保護,子宮容易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下垂,甚至脫出于陰道口外,形成子宮脫垂,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宮頸口感染,甚至宮頸炎。
4 不孕
女性的體脂百分比至少要達到17%,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和性欲水平,這也是她們將來能夠健康懷孕、分娩及哺乳的最低脂肪標準。
5 骨質疏松
美國最近對3683名女性的調查研究發現:體瘦的女性髖骨骨折發生率比標準體重的女性高1倍以上。
6 貧血
過于消瘦者普遍存在營養攝入不均衡的問題,鐵、葉酸、維生素B12等造血物質本身就攝入不足:由于吃得少,基礎代謝率也比常人要低,因此腸胃運動較慢、胃酸分泌較少,影響營養物質吸收。這些都是造成貧血的主要原因。
TIPS:
網上流傳的陳魯豫的減肥經:
1,早餐通常是一杯牛奶或酸奶、一個香蕉、一碗麥片。
2,午餐晚餐不吃主食。魯豫的“10粒米瘦身法”可謂遠近馳名,她強調蔬菜、水果、雞、鴨、魚、肉都可以吃,但是主食,尤其米飯,在午餐晚餐盡量別碰。
3,順便運動。上下班的時候少乘電梯,多爬幾層樓,不知不覺你的體重就會變輕。
7 記憶衰退
大腦工作的主要動力來源于脂肪,它能刺激大腦,加速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短期與長期記憶。消瘦的人體內脂肪攝入量和存貯量不足,機體營養匱乏,這種營養缺乏使腦細胞受損嚴重,將直接影響記憶力,于是我們變得越來越健忘了。
8 脫發
人發的主要成分是一種被稱為魚朊的蛋白質和鋅、鐵、銅等微量元素。對身體過瘦的人來說,體內脂肪和蛋白質均供應不足,因此頭發頻繁脫落,發色也逐漸失去光澤。
咋吃才能吃回標準體重
胖也不好,瘦也不行,大家都要把自己的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健康。不過,就算是離標準體重遠一些,也不必擔心,更不用吃藥,只要做一定的飲食調整,就能幫助你恢復到標準之中。趙英敏主張,不論胖瘦,都應該保持鹽分攝入的正常,每天大概6克左右。吃面包要吃全麥的。不主張吃加工食品,如小食品等。要多吃水果。另外,脂肪類的食品,要多吃含不飽和脂肪的東西,如魚、堅果等。
如果你已經超過標準體重:減少吃脂肪類(肉類等)食品,多吃菜,而且最好生著吃菜。盡量吃得清淡,每天吃粗糧50-100克。
如果你過瘦:要均衡飲食,吃些易消化的東西。睡眠也很重要,要保證11點前上床,如果睡不著,可以適當增加點運動量,讓自己“累”一下以保證睡眠。
延伸閱讀>>
有人天生胖不起來?
28歲的張銘最近很煩惱,前幾天他這個“毛腳女婿”第一次跟女朋友回了家兩位老人看他的眼神讓他渾身不舒服,之后皺著眉頭問他的身高、體重,他如實的回答1米80,體重不到60公斤。老兩口嚇了一跳,連聲道,怎么這么瘦啊!張銘其實自己也有些郁悶,他也很想更健壯,但是就是沒有辦法!
生活中有些人,在別人把減肥掛在嘴邊的時候,他們卻是努力想讓自己增肥。他們也知道自己的“瘦弱”可能會對生活有影響,但是無論怎么努力都胖不起來,甚至感嘆,到底怎樣才能胖啊?真是讓想瘦下來的人聽著生氣!
聽著記者有些“氣憤”的語氣,趙英敏笑著解釋:“其實,讓人胖不起來的原因有很多,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天生就瘦,多是后天習慣造就的。不過,看起來比較瘦的人也不一定就脫離了正常的標準范圍。有些吃飯較健康的人,因為吃的合理,所以胖不起來。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在標準體重范圍內了。只要沒低于正常體重,就是健康的,也不必為增重煩惱。”
如果已經低于正常的標準體重了,那么原因大致有幾種,可根據原因調節:
1,挑食。
2,壓力特別大。
3,脾胃特別虛弱。長期的脾胃虛弱會造成營養不良,如“大頭娃娃”就是這種情況。是體內蛋白質匱乏所致。脾胃虛弱可以通過按摩等手段調整。
TIPS:如何才能胖起來?
如果發現自己的體重過輕,身體過瘦,首先要查一下是不是疾病的潛在影響。如甲狀腺、糖尿病、腎上腺、消化系統疾病等,都容易造成體重過輕。排除了疾病的情況,才可以實施增肥計劃。
1,身心愉快。不要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適當的放松自己。愉快的心理狀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有助于增肥。
2,改掉挑食和偏食現象。增加膳食的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面食最管用,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在攝入足夠蛋白質的情況下,宜多進食一些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糖類等)較豐富的食物。這樣,多余的能量就可以轉化為脂肪儲存于皮下,使瘦弱者體態健壯起來。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子,可選擇雞、鴨、魚、羊的肝臟來食用,此外,魚類也易消化和吸收。
3,適當運動。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鍛煉,這不僅有利于改善食欲,也能使肌肉強壯、體魄健美。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肌肉纖維就會相對萎縮,變得薄弱無力,人也就顯得瘦弱。在運動方式上,慢跑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人在慢跑的時候腸胃蠕動次數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消耗人體能量,在進餐時胃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