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字中,我最喜歡的其中一位當屬深圳橙子,也就是黃嘯,橙子是她的網名,比黃嘯混得好像還人頭熟悉些。
橙子有娛記出身的背景,她把玩起那些娛樂八卦世間百態來手起刀落,玩世又飽含真情。譏誚的喻世,真誠的胡扯,很干燥很幽默還聞出海邊清新的咸味幾許。這身擅長烹小鮮又拿手大燉菜的功力還真不是你只需勤奮就練出來的。
橙子長期浸淫娛樂圈,大學讀書時很扎實的中文底子,當記者采訪時的敏銳和快速現場反應,自己又很本真的深入了生活,天生喜歡娛樂,直接導致她圍著娛樂八卦這些世事無常嬉笑怒罵的火爐子,啃著人生就里的冷暖甘甜這塊西瓜。夜半捧讀,你很難不把這個聰明女人當作閨密。多年追蹤她的文字我形成了一種閱讀潛意識,一遇見勁爆娛樂頭條先趕緊打開橙子的博客,看她怎么說。八卦倒在其次,橙子最好玩的是語言風格。我讀她的書時都是七畫八畫的把妙句勾出,隔段時間再看,就為重溫一下那繃不住的偷笑以及在迷茫時懇請她點一下腦門。
娛樂評論僅是橙子寫作的一個方面,最棒的閱讀樂趣源于橙子讀書和電影。語言別致,適可而止,用詞刻薄不兇狠,說話無情有道理。
橙子寫字的最大特點是女性立場卻中性調子。像一個夠瘦的女人穿著中長款小黑西裝,又配了艷色長腿靴,又酷又雅又風流。詞匯好玩,透徹,對人性和生活洞察徹底,徹底的讓你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玩虛的。
短篇文字要有趣而且還要充滿聰明的有趣才夠好玩。橙子頻頻吐出有妙意的句子。你隨時能感受到她機靈和幽默感后面的才情。說到女人對愛情期待,橙子的點評家常但經典:從古到今,女人變的只是包裝,一層層撥開了那些花里胡哨包裝,你就看到那一顆顆謙卑的心了。直接指點女人在情感上的故作堅強:女人們就像一個個鴨子煮熟了,就剩嘴硬了。
我之所以喜歡看橙子的字這么多年,首先是她人如其文。首先她選擇做一個非常誠懇的人,誠懇的對人對事,對世間艱辛多變淡然大度,對情海波瀾難測的冷靜客觀,對外人的曠世才華真心敬仰。
一個常寫專欄的人總要寫大量文字,迫于壓強很容易流于順勢胡扯,那就粗鄙多了。橙子卻沒有就此胡侃下去,橙子的可貴之處在于她情緒的節制。讀她的文字沒有浪費你付出的寶貴時間。即使你不需要讀很多書,也沒強迫自己一天讀幾小時書這樣的重大追求,你做過的最過分的事情也無非是某天晚上失眠讀書讀到深夜兩點,那橙子適合你:短小精悍,讀完就睡,美夢香甜。
肯定會有這么一天,朋友來你家,無意翻掃你的書架,驚喜的拿著一本書的問:你也喜歡橙子啊。橙子新書起名《就說三道四怎么了》,獨特橙氏風格:透著沒把你當外人的熱乎勁,又有成人的童趣和狡黠。不由你點頭稱是:八吧,八吧。
“橙子”這名字還真符合她:不那么甜,不那么酸,還有很多維生素。
總之,橙子也就是黃嘯,唉,干嘛不署名黃嘯呢,又出書了,很好看,歡迎購買。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譯為“煉金術士”。小說以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被認為是人類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種技藝——煉金術。迄今惟一一部語種超過《圣經》的書牧羊少年圣地亞哥接連兩次做了同一個夢,夢見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寶藏。少年賣掉羊群,歷盡千辛萬苦一路向南,跨海來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期間奇遇不斷,在一位煉金術士的指引下,他終于到達金字塔前,悟出了寶藏的真正所在。作者保羅·柯艾略,1947年出生于里約熱內盧,1966—1968年.因性情叛逆被三次送進精神病院,1986年,踏上去往圣城圣地亞哥之路心靈頓悟,1988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使他名滿全球……
作者:保羅·科埃略
譯者:孫成敖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貓頭鷹王國系列》
一只名叫賽林的小谷倉貓頭鷹親身經歷和目睹到一些極其可怕和殘忍的事情,賽林的生活軌跡從此改變,同時改變的也有它對世界的看法——曾經世界在他眼中是玫瑰色的,卻不知道絢爛之后也藏著黑暗與陰霾。于是,一個神奇的旅程就此開始。一路上,賽林和其朋友將一起找尋真理,與不可想象的危險戰斗,由一只曾經弱不禁風的小雛鳥到最后王者歸來……這是一套將動物習性與人性和奇幻完美結合的力作,被美國媒體譽為“綜合并凌駕于《哈利·波特》和《快樂之足》之上,在現實和想象中任意馳騁的佳作。”
作者:凱瑟琳·拉絲基
譯者:馬愛農
出版:美國學者出版
《2010年星運魔法書》
《2010年星運魔法書》是作者為2010年十二星座的年度運勢而寫的休閑讀本,每個星座之下又細分很多測試版塊,不求完全公正,但求足夠全面。對于星座持有的一個比較理想的態度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鬧鬧的白話文淺顯詼諧,非常適合于時下流行的淺閱讀、淺思考。買下此書,今年你就大可不必去費事查看17家主流媒體的星座專欄了。
作者: 鬧鬧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純真博物館》
奧爾罕·帕慕克新作《純真博物館》歷時10年,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大師首度親自指定封面設計——一輛56式雪佛蘭轎車見證書中的傳奇愛情,而他遍訪全球的“泡博物館癮”更充分汲取了各地文化養料,以致文筆之間,懷舊情結之深,皆現巨匠心思。拋開《紐約時報》冠冕堂皇的推薦語,這部帕慕克自詡為“最柔情的,對眾生顯示出最大耐心與敬意的”作品當然值得你去繼續啃讀。
1975年的春天,伊斯坦布爾,30歲的富家公子凱末爾與名媛茜貝爾訂婚在先,卻意外遇到出身貧寒的遠房表妹——18歲的清純少女芙頌。兩人熾熱的愛戀過后,凱末爾最終與茜貝爾解除了婚約,卻發現芙頌早已離他而去。
作者:奧爾罕·帕慕克
譯者:陳竹水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