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行文中,厚實的專業功力和豐富的實務經驗使作者在深入分析和理論概括上游刃有余,在談及媒體業務時頭頭是道,熟諳就里。特別是作者能夠以一種宏闊的視域來把握媒體記者、管理者、宣傳對象和受眾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這就不是一般作者所能達到的境界了。
伴隨著信息時代來臨的是媒介化時代的到來。今天的人們莫不處在媒介的包圍之中,“媒介化生存”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現實,同樣也是一個企業、一個個人的生存際遇。顯而易見的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大眾傳媒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制造著神奇、謊言和真相。在此背景下,如何與新聞記者打交道、怎樣開展媒體公關、怎樣策劃組織卓有成效的新聞宣傳活動,自然成為各行各業迫切求解、共同聚焦的重要話題。
然而,新聞宣傳活動是一種政治性、政策性、實踐性極強的工作,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是難以體會其內在要求和個中堂奧的。我們看到,時至今日,國內大學新聞院系仍然鮮有系統講授如何策劃組織各類新聞宣傳活動的課程,琳瑯滿目的書架上也較難找到一本系統、規范、契合實務操作需要、富有指導意義的指南性讀物。即便是專門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士,亦有不少人不能科學地制定新聞宣傳方案,不能有效地整合媒介資源,不能在新聞宣傳活動中服務和管理好媒體記者,從而難以做到宣傳效果最大化。這無疑是一個遺憾。
讀完劉伯賢博士的新著——《新聞宣傳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筆者頗為欣喜和感奮。因為這本專著的問世,將終止這種遺憾的延續。
《新聞宣傳活動的策劃與組織》一書側重從借助媒體、服務媒體、管理媒體的角度,探討如何規范化地策劃組織各類新聞宣傳活動,旨在闡明策劃組織各種新聞宣傳活動的基本原則、工作流程、操作要點、方式方法、注意事項等。全書分為專題性新聞宣傳活動、綜合性新聞宣傳戰役、危機傳播活動、涉外采訪報道活動、新聞發布活動等五大類型展開論述,涵蓋了新聞宣傳活動的主要范式。其內容之豐富,論述之精當,實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奠基之作。
近年來,隨著各行各業對新聞宣傳活動的策劃組織工作日益重視,也有人嘗試對新聞宣傳活動進行符合科學規范的學術研究,并陸續推出了一批成果。然而,由于著述者或從某一領域某個行業出發,缺乏系統性認知;或受眼界所限,難以登高望遠,一覽全局;或因專業素養不足,理論功底稍弱,因而相關著作雖具一定參考價值,但在廣度、高度、深度、厚度等方面卻難盡如人意。
劉伯賢博士近十年來一直在省級黨委宣傳部門從事新聞宣傳宏觀管理工作,參與策劃組織過數百場各種類型的新聞宣傳活動,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難能可貴的是,他善于借重扎實的新聞理論功底和開闊的學術視野,致力于將實踐經驗加以總結提煉,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辛勤耕耘中收獲碩果累累。不難看到,在本書行文中,厚實的專業功力和豐富的實務經驗使作者在深入分析和理論概括上游刃有余,在談及媒體業務時頭頭是道,熟諳就里。特別是作者能夠以一種宏闊的視域來把握媒體記者、管理者、宣傳對象和受眾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這就不是一般作者所能達到的境界了。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始終力求使之凸顯“四個性”:一是實用性,即注重操作,強調實用;二是開創性,即注重原創,致力開啟;三是系統性,即注重完整,力求全面;四是可讀性,即注重易讀,便于理解。把該書定位為宣傳干部的必讀書、現代領導的案頭書、專業學生的應修書、新聞記者的參考書,無疑是適宜的。
該書之問世,曾得到國內學界和業界多位大腕級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童兵教授評價稱:“該書不僅對提升新聞宣傳實踐質量,而且對拓深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都將產生積極而有益的作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李希光教授認為該書“理論與實踐兼顧,博采眾長,內容豐富,可以作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開展新聞宣傳活動的有益參考。”
管理部門的多位資深人士對該書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同樣頗多贊譽。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副書記趙凱先生稱其為“一部集思想性、指導性、實用性于一體的專著,對于黨政機關和基層單位開展好新聞宣傳工作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牛獻忠博士認為該書“立足于工作實踐,著力于經驗提煉,對于策劃組織各類新聞宣傳活動,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頗有指導價值。”
相信讀者打開這本書,一定會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