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官兵為什么也會一股腦兒扎進“成功學”圖書中尋找“救命稻草”?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跟我們一直缺乏恰當的“成功”教育有關。
當前,有不少青年官兵的床頭、案上擺著諸如《成功的100個秘訣》《如何出人頭地》《比爾·蓋茨如是說》《××決定成敗》等書籍。到書店轉轉,也發現此類與“成功”或“成功人士”掛鉤的圖書比比皆是。據書店的銷售人員說,這類書銷路一直很好。
不可否認,書店里銷售的這些“成功學”、“勵志類”圖書不乏優秀作品。但是,目前很多這樣的圖書往往粗制濫造、夸大其辭,幾乎成為一種“偽知識”的代名詞。隨手拿上幾本翻一翻,格式、內容基本雷同,近一半的篇幅是案例,再堆砌上幾條激奮人心的大道理,很淺薄。與寫作和編輯上的粗糙相比,此類圖書存在的“精神隱患”更不容忽視。
這些書往往分為這么兩種:一種以《厚黑學》《狼道》等為代表,張揚爾虞我詐的“狼道”,鼓吹不擇手段地追求成功,倡導小人式的、流氓式的厚黑哲學,顯然,這是一種與和諧社會和軍營生活背道而馳的人生哲學;另一種以“××決定成敗”為代表,大力鼓吹宣傳細節、性格、態度等決定成敗,注重做人做事的操作技術傳授,像怎樣遞名片、如何見上級等等,但往往拿著芝麻當西瓜,忽略了立身做人、成長進步的根本問題。這些“雕蟲小技”哪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功,片面的教唆只會引導官兵走上“成功”的歧路。
如何才算成功?怎樣才能走向成功?這是一個人人都要面對的基本課題。青年官兵為什么也會一股腦兒扎進“成功學”圖書中尋找“救命稻草”?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跟我們一直缺乏恰當的“成功”教育有關。當前的青年官兵大多是出“校門”進“營門”,長期以來,學校的教育過分突出分數掛帥,不自覺地強化了一種“分數代表一切,文憑評判一切”的成功理念。當他們走進軍營,生活由單純的上課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追求由過去的“高分”和“學歷”變得更具多樣性和實踐性,個人面臨著如何成長進步、融洽戰友關系、轉業退伍怎樣更好更快地再就業等紛繁復雜的人生問題,這些都不是僅憑“高分”和“高學歷”所能簡單解決的。一旦發現自己曾有的“高分”、“高學歷”與取得的成功不相稱時,人生頓時變得“茫然”起來,各種各樣的“成功學”便會迅速占領他們的精神空間。
魚龍混雜的“成功學”圖書,給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了個醒,也對當前部隊的文化宣傳、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大變革時代,軍隊擔負著履行好我軍新的歷史使命的重任,青年官兵作為部隊的主體,迫切需要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科學的成功理念和人生價值觀念。要讓我們的官兵認識到,成功并不等于做大官、賺大錢,它有著更為深厚的內涵,那就是一定要自尊自強,立志做一名對部隊、對社會有用的人。在部隊對提高戰斗力貢獻越大,就越成功;將來回到社會上,對社會貢獻越大,才越成功。從而,珍惜軍旅時光,立足本職,扎根基層,建功立業。
(作者單位:73016部隊政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