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藥工業利潤率9.17%,全球前10強達21.3%
近日,第16屆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行,來自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的領導講解了醫藥行業特別是涉及新醫改的政策新趨勢,來自醫藥行業的多位專家、企業家交流了行業發展的焦點、熱點話題。
山東方健制藥有限公司營銷副總孔志認為:醫藥工商業共迎大時代,在未來10年整個醫藥行業的擴容是前所未有的,這是非常偉大的時代,這對醫藥工業和商業是一個福音。但是,有一個數據我們看了很寒心,全國有4768家醫藥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9.17%,最大的醫藥工業企業也僅為1425%,而世界制藥工業前50強的平均利潤率為18%,前10強更是平均為21.3%;我國有醫藥批發企業1.3萬家,毛利潤為7.07%,利潤率僅為1.18%;我國有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051家,平均毛利率為20.4%,而國際水平則為24%~37%。影響大家共同利潤率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醫藥工商業之間的“自殘”行為:竄貨、低價直接損傷雙方。試想,工業不再因為市場低價補貼連連,商業不再因為低價痛心拋貨,終端不再低價促銷,我們大家的日子將會怎么樣呢?要好好反思一下,特殊的醫藥行業到底是靠品牌還是靠非品牌賺錢?
(來源:慧聰網)
外資醫藥巨頭爭食中國百億降糖市場
在中國的糖尿病藥物市場上,外資巨頭之間的競爭開始加劇,新進者正在壯大。目前,諾和諾德、禮來、賽諾菲一安萬特3家跨國藥企占據了三甲醫院近90%的降糖用藥份額。
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對國內降糖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抗糖尿病用藥市場已達到85.20億元;按照國內糖尿病發病率的自然增長與用藥結構的變化,到2012年,這一市場份額將比目前增長3倍多。
為了爭奪這一不斷增長的巨大市場,新進者與傳統巨頭都在不斷加碼。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