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寶(1927年4月6日— ),軍旅作家。
祖籍山東黃縣(今山東龍口),出生于遼寧瓦房店孫家屯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9歲當童工、15歲做勞工、17歲學木匠,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遼沈、平津、衡寶戰役中立大功6次。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2年保送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
當年,僅讀過一個月書的戰士高玉寶硬是用他頑強地拼搏精神和寫作毅力,在大軍南下行軍作戰的間隙,用畫圖畫來代替文字寫書,終于用一年零五個月時間寫出20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這本處女作。《人民日報》于1951年12月16日發表文章,題為《英雄的文藝戰士——高玉寶》。《高玉寶》1955年正式出版發行,在國內外產生很大的反響。國內有七種民族文字出版發行,僅漢文出的書500多萬冊,創下了我國文學作品發行量之最。并被改編為24種連環畫。
其中,小說中的《半夜雞叫》、《我要讀書》等章節還被編入中小學課本,教育了幾代人。《半夜雞叫》被拍成木偶電影,1995年被選入《共和國文學作品經典叢書》。他的堅韌不拔的創作精神受到了毛主席的贊賞,周恩來總理稱他為“戰士作家”。從1955年發表長篇小說《高玉寶》,到如今,高玉寶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筆。
2009年,全國“雙百”評選,高玉寶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