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終日輾轉于招聘會天女散花般派送完一大摞簡歷,當拼命擠上高峰時間的地鐵穿越大半個城市去接受一次面試卻遭遇面試官的冷遇,當一天的奔波毫無結果黃昏時分漫無目的游蕩在都市街道,買份報紙一眼就看到“今年新增就業人口XXX萬”、“企業縮減校園招聘計劃”之類的新聞,當想起前些天網投的幾十份簡歷至今仍如石沉大海的那些時刻,我知道,要讓你依然感覺驕傲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看起來事情就是如此糟糕。原以為讀完碩士學位找工作會容易一點,可是求職時才發現很多企業不但要研究生學歷,同時他們還要求你本科必須讀的是一類學校;原以為考了這樣那樣的證書就是增加了“就業力”,可是貌似獲得的面試機會依然很少……于是當你考上大學或者研究生時的喜悅、拿到這個那個證書時收獲的一點安慰煙消云散——求職是這樣難,“我”是如此之平凡,這該如何是好呢?
職場的勝利永遠都屬于那些真正驕傲的人。如果讓你身心疲憊的求職過程已經消耗掉你大半信心和驕傲,那么就暫時歇一歇,理清煩亂的思緒,讓自己置身一個清凈的空間,好好整理心情,為再次出發積蓄勇氣和動力。
案例A
張小凡,高中時代的優等生,北京某非著名院校本科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考的確成了張小凡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高中時代的小凡是家鄉小名人,成績非常優秀,家長、老師以及她自己都認為她面對的不是能否考上重點大學的問題,而是上北大還是清華的問題。慘痛的過程略過不提,最終的結果是小凡只被北京一所普通高校錄取。從進入大學直至畢業,小凡再也沒有找回失落的驕傲。作為非名校畢業生,求職的艱難讓小凡極度煩惱。沒有出色的本科學歷,沒有專業之外的特長,沒有優秀的口頭表達技巧,也沒有出眾的外表,投遞很多簡歷之后,小凡幾乎沒收到幾個面試的機會。走進咨詢室的那一刻,小凡心灰意冷,面色疲憊。
和小凡經歷相似的同學有很多。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或者在成長中的某一天失掉了自己的驕傲,或者在求職的過程里被打擊得失去自信。事情真的有這么糟糕嗎?
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有屬于自己的榮耀,你在那個階段的出色讓你有理由自信和驕傲。所以我們說,你的驕傲不是建立在你曾經擁有什么的基礎上,而是了解當下的狀況、找到能夠讓你驕傲的東西。我們都知道“以己之短搏人之長”策略的錯誤,對求職來說尤為如此。與其執迷于感嘆自己的學校不出名、專業不熱門,或者被以往的出色和當下的失落之間的比對所困擾,不如審視自己即將進入的職場,發掘自己的哪些特質是最為職場看重的,找到新的建立自信和驕傲的基石。
以小凡的案例來說,在咨詢中我們逐漸發現其實她身上有很多出色的職業素質。對于一個準職場人來說,她所表現出的職業素質其實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做到的,這足以使她對自己和未來建立起自信。事實證明找到自己真正具有的特質會幫助我們叩開職場大門,重新調整心態、找到自己競爭優勢的小凡現在已經拿到了兩個offer。
求職建言:拋開以往,從職場角度認知自身,找到建立驕傲的基石。
不是每個人都有進入名校的實力或者機會,但每個人都將面對職業標尺的考量。當學校、專業甚至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尤其要明白你跟他人較量的不是誰過去更出色,而是較量誰更具有職業發展的素質和潛力。深度認知自己,找到與職場匹配的關鍵點,是建立新自信的出發點。
案例B
趙萌萌,名校研究生,成績優秀卻難以得到面試機會
如果說小凡在發現自己的真正競爭力之前是沒有自信的,那萌萌的自信則是在漫長的求職過程中被消磨殆盡的。萌萌的本科和研究生讀的都是名校,英文專業八級,學術方面的論文也時有發表。奇怪的是在發出簡歷之后她卻很難得到面試機會。面對這樣不容樂觀的狀況,萌萌逐漸放低了求職的目標,可是心里總有不甘:為什么就找不到匹配的工作?這樣的狀況下誰能保持驕傲呢?
對很多人來說,如何在簡歷中表現自己的優勢是個難題。有的同學覺得已經把自己最出色的地方都寫在簡歷里面了,雇主卻熟視無睹,難道自己真的很沒競爭力嗎?
“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和“沒有競爭力”之間當然沒有必然關系。問題的關鍵在于兩點,第一,你是否真的完成了深度自我認知,在職場要求和自身特質之間尋找到了能讓你建立起自信和驕傲的匹配點;第二,在簡歷當中,你是否找到了體現自身特質的途徑。
通常大家都會在簡歷當中羅列自己的經歷和成績,以為這就是吸引HR目光的關鍵點。事實并非如此,你所關心的,未必是HR所關心的,你想表達的,也未必是HR能夠聽懂的。那么,該遵守何種技術標準才能寫出恰當的簡歷呢?我們淺談其中的三個要點。
第一要遵循的原則:實事求是。在簡歷中寫不實之言的危害毋需多言,謊言的風險成本之大、維修成本之高是你絕對無法承擔的。
第二,要使HR無需費力就能明白你所寫的每句話——這個不僅指別寫病句和錯字,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HR是人力方面的專家,他未必能讀懂你專業領域里的N多術語,也不一定了解你簡歷中提到的獎項,所有可能造成對方理解障礙的地方要予以說明。
第三,附上職位申請信,從職場角度解釋你對該職位的理解,清晰表達你“適合”這個職位的理由遠比說你“想得到“這個職位重要。這個過程當中要注意話語的邏輯性,比如“教師是個高尚的職業,我適合成為貴校英文教師”這樣的表達就很糟糕。
本案中的趙萌萌在重新撰寫簡歷之后得到了遠比從前多的面試機會。當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分析雇主的需求點在哪里,并在職位申請信和簡歷當中清楚表達出來的時候,你就可以對得到面試的幾率有大致的判斷。
求職建言:實事求是,從技術角度打造簡歷,找尋體現驕傲的途徑。
夸大、羅列、堆砌、形式大于內容的簡歷會在求職開始就注定你的失敗。簡歷必須和你保持氣質上的一致。當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并清楚它和雇主需求的一致性時,自信和驕傲的散發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案例C
趙萌萌的新困境
萌萌的故事到此并未結束。在后續咨詢當中萌萌再次找到我們,這次她的問題是:面試的時候總是會遇見很“強”的對手,他們有的專業水平更高,有的靈活機變、表達出色等等,總之都很引人矚目,性格較為內向的萌萌在他們面前很難保持驕傲了。面試遇見強人,該如何勝出呢?
我們理解這樣的擔心,但要告訴大家,這樣的擔心毫無必要。
首先,你參加的是面試,不是學生會主席競選,“有魅力”和“適合某職位”是兩回事。決定你是否適合某個職位取決于你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性格。不是所有崗位都需要講演的能力,也不是所有職位都偏愛性格外向的人,“適合”,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其次,不必過分關注對手的專業背景。既然已被邀請參加面試,就說明在專業能力方面已經達到雇主的基本要求。經過對自我的深度認知產生的自信在此刻應當依然有效,充分表現你的優勢就夠了。
第三,不必在意對手比你更英俊或漂亮。對職場來說,“漂亮”的重要程度遠不及“職業感”。整潔的職業裝、精準的時間觀念、溫和、堅定、有禮貌都是“職業感”的外在表達,做到這些之后你會發現自己散發的職業氣息已經超越很多人。
求職建言:調整心態,從客觀角度解讀面試,找對散發驕傲的方法。
如果說在CV和申請信的撰寫和投遞階段打的是一場技術戰爭,那么面試就是兼顧技術和心理戰術的戰爭。有一點值得提醒各位,HR約你來面試,是因為他認為你行,否則沒必要耽誤雙方的時間。因此,在面試過程中,你和HR的立場是一致的,都想證明“你可以”,至于面試當中那些苛刻的問題,其實是HR不確定或者擔心的東西,只要你給出合理的解釋就可以通關了。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堅定,如果你都不確定自己可以勝任那份工作,HR如何能夠感受到你的信心和力量呢?
縱然所有人都在說找工作有多么難,希望各位始終能夠保持一個信念:總有一方面我是有優勢的,我要做的是盡快、準確地找到它,僅此而已。很多時候,職位的競爭并不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很多人得到某個職位只因為他某一項能力或者素質突出。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優先錄取學歷最高、學校出名的應聘者,企業最看重的是求職者與職位的匹配度,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為企業提供穩定的服務。
驕傲不是一種姿態,而是建立在了解職場、認知自己的基礎上所煥發出的職業氣息,是對自己的職業能力理性判斷和對職業未來客觀預期之后才付諸行動的智慧,是從接觸的那一刻開始就努力去貼近和遵守職場規則的態度。只要用心,你總能發現那股隱藏在深處的能量。要努力,要堅持,讓職業生涯開始在知己知彼后建立起來的自信和驕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