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戴維的故事
我的先生戴維在麻省接受的是航空工程師的訓練,成為航天員是他一直的夢想。然而,因為視力不達標,他只能遺憾地與夢想擦肩而過。
畢業后,他去了國防工業部門,從事武器的研究和設計工作,但真正吸引他的仍舊是航空探索。經過一系列的職業測試和深刻的自我認識,他認為自己更適合軟件工程領域。然而,他沒有此領域的任何教育和工作背景,這使得轉行幾乎變得不可能。為此,他決定在軟件工程領域獲得一個學位再去轉行。
在啟動碩士畢業設計后的一個月,他接到了一家獵頭公司的電話,邀請他到一家知名的、領袖級的IT公司面試。他們需要一個技術銷售工程師,這個人必須擁有軟件系統的專業教育背景,同時還須具備軟件領域2~3年的工作經驗,這一公開招聘的職位幾乎就是戴維夢寐以求的,但也是其他150多人夢想得到的,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雖然看似希望渺茫,但戴維還是以志在必得的心態,全身心投入面試的準備。
在為期一周的準備時間里,他幾乎瀏覽了所有有關這家公司見諸媒體的報道;遍訪了周邊所有對該公司有所了解的人。他不但研究招聘部門的產品與銷售狀況,還找來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對比分析,以獲得前者的制勝奧妙。他還了解到招聘部門對于公司的戰略重要性、未來的研究計劃,以及研制新設備應對目前之需的必要性。
一周后,當他步伐穩健地走入面試現場時,他已對所有的技術術語了然于胸,諸如TC/PIP是什么的縮寫,以太網絡(Ethernet)和UNIX操作系統的具體含義是什么等。除此之外,經過七天的詳細調研,他還有許多問題要向面試者咨詢,借此展示他對技術要素的了解程度、此技術的重要性和市場地位、在成為市場領袖的激烈角逐中的關鍵問題,以及公司的制勝法寶。
起初,面試者是因為戴維的麻省教育背景而將他納入初試者名單的。然而,這次面試后,一方面戴維的精心準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他在交談中表現出來的人際溝通技巧,在咨詢問題中表現出來的對技術知識的掌握度和深刻見解,以及他和此部門南加州團隊其他成員在各個方面的匹配度,讓他成為了此崗位的不二人選。
戴維深知南加州團隊人員配備上的薄弱環節,也能證明自己就是那個補強薄弱環節、使團隊圓滿的人。經過前面3~4輪的面試,他和南加州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進行了面談,最后他被挑選為候選人,和其他幾個候選人一起到公司總部接受高層領導的最后面試。同樣,在這之前,他對這些高層領導又精心調研一番,以此贏得他們的深刻印象,證明自己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面試的每個階段,他都像對待一個新成立的公司那樣從頭準備,從新開始,給每個面試者都留下了耳目一新的印象,他以舍我其誰的姿態來準備所有階段的面試。最終,他擊敗了所有那些教育背景更合適、在此領域工作經驗更豐富的面試者,贏得了這個職位,這既在意料之外,也屬意料之中——因為他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每一次面試,認為這是他能否成功進入一個新行業、新領域的關鍵要素。他在IT行業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精彩的開場,他再也沒有回去完成軟件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沿著這條精心設計的自強之路,他獲得了非常大的商業成功和幸福人生。
面試就像“雙行道”
工作面試就如同和異性的首次約會,雙方都在掂量對方是否是合適之選,是否有發展長期關系的可能。你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同時你也從對方給你的第一印象中了解他是否就是你的Mr. Right。
我喜歡用“雙行道”的比喻來描述面試,不僅是你被公司挑選,同時也是你挑選公司。因此,下面我就從作為被面試者和作為面試者兩個角度,結合我的先生戴維工作面試中的成功經驗,以及我長期作為面試官的經驗,來談一下面試中的重點。
準備工作一:認識公司
當你要去相親的時候,你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會去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看是不是門當戶對。類似的,我們找工作的時候,也應該先對有意向的公司做一番調查了解,考慮這個地方是不是值得我投資時間來發展自己,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相匹配(good match)的準備工作。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把自己的使命寫出來,這個普通的使命陳述是經過多次的討論潤色之后完成的,從這些簡短的表述中,你可以了解公司所屬的行業及行業地位、創業者的理念、公司文化等。這是認識公司的第一步。
第二步的調查是找曾經在這個公司工作過的人,從他們那里了解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以及更多的事實。我記得我妹妹法律專業畢業后,需要找實習的律師樓,每一個律師樓都會在自己的網站或手冊上注明對女同事的私人時間的尊重,但她通過私人渠道,從律師樓內部了解到事實并不全是這樣。這兩方面的了解可以節省她很多時間,使她把時間和精力投向真正適合自己的公司。除此之外,還要了解公司最近的動態新聞。例如,如果你準備同時參加微軟和谷歌的面試,但你剛聽說李開復準備離開微軟去谷歌,那么你是否會因為這個消息而重新考量你的選擇?我替麻省理工學院作留學生面試的工作已經十多年了,有的面試者會通過網絡了解我這個面試官的背景信息。當某位參加面試的學生想對我的個人背景多做了解時,我知道他對這次面試做了一些準備,與那些對麻省及面試官不了解的人相比,他就有了很大優勢。
戴維對這個第二步同樣非常重視,他找到了在面試公司工作的他的大學同學,詢問他們對此公司的感覺和意見。他憑借對此公司的優勢和缺陷的深刻了解,以及通過向面試者提問公司未來彌補這些缺陷的措施何在,成為了他贏得面試者重視的關鍵因素。他在面試過程中自我展現的方式和應對提問的舉措,都向對方證明他在價值觀、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上都與對方相符。這些相符的因素彌補了他缺少此行業工作經驗的缺陷,因為對方知道如果一個人有學習的能力和強大動機,他就能很快地掌握一門新的技術和相關信息。
認識公司第三步,了解對方公司到底在找什么樣的員工。戴維深知其他競爭者通常會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要么偏重展示自己的技術優勢,要么側重于人際溝通技巧優勢,卻往往無法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而戴維展示給面試者的則是一個既有專業技術知識、又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還擁有高超溝通技巧的難得的綜合型人才,這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Mr. Right。
準備工作二:認識自己
我還記得兒子說過的他之所以不早交女朋友的原因——因為他自己還不了解自己,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要找個什么樣的女孩。同樣,如果你不了解自己,只是單單為了掙更多錢而來到這個公司,那你會干得很不開心。
所以在面試前,不妨先捫心自問——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你有什么樣的個性?你比較喜歡獨立工作還是團隊工作?你是一個很需要成就感的人嗎?你是一個常常需要換新的工作,還是喜歡把自己已經熟悉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的人?你喜歡一個什么樣的老板,是一個給員工很多自由發揮空間的,還是事無巨細型的?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在認識自己這方面,戴維心得猶深,在結束國防行業不愉快的職業經歷之后,他通過一些職業技能、人格和興趣方面的測試,弄明白了自己適合什么樣的職業,同時他還有一個近水樓臺的優勢:就是我——他的妻子在軟件領域多年的從業資歷。正是通過對我所在的行業和所從事的工作的觀察和進一步的了解,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他一定能在IT行業里枝繁葉茂,如魚得水。這就是為什么當機會來臨時,他能抓住機會,奮力一搏,志在必得的原因,因為他深知這就是自己想要的。
準備工作三:做好細節管理
首先,是你的個人形象管理,穿著要端莊,尤其注意你隨身的配件要與穿著的職業性和品質一致。
其次,注意時間管理,最好提前5~10分鐘入場,深呼吸,平靜自己的心情,從容走進面試場。
再次,在面試中,要注意第一印象管理,要精心設計并控制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使用。談話時,重心應該放在你對公司的興趣和了解上,讓對方感覺到你是有備而來;當你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并且把重點放在幫助對方找一個相匹配的人時,這個比你把關注點放在我可不可以被錄取上面要好得多。
戴維對面試細節非常重視,不但衣著合體,諸如公文包、鋼筆和筆記本等配件的挑選也頗費心思。他深知自己要應聘的這份工作每天都要面對客戶,他的形象必須專業,因此,在面試的形象打理上,戴維盡量以專家和內行的標準裝備自己。事后他得到的評價是:剛走進面試現場,還未開口說話,已是先聲奪人,給人留下了非常專業的印象。
(摘自《佩蓉談商務禮儀》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