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文化旅游產品是茶文化旅游的基礎,其開發、生產、經營能夠極大地促進旅游企業的發展。在茶文化旅游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信陽市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等原因,使其在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方面尚未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通過對信陽市茶文化旅游產品現狀進行統計分析,提出其發展對策,為今后信陽市旅游產品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陽市;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2--0090--02
旅游產品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旅游產品的開發更直接關系到旅游企業的興衰。茶文化旅游產品屬于旅游產品中的一部分,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產品。近年來,信陽市茶文化旅游發展迅猛,使得大力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已迫在眉睫。目前,尚沒有學者專門對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綜合開發進行研究。文章在對信陽市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其它地區發展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成功經驗,提出了信陽市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對策及建議。
一、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界定
茶文化旅游產品是旅游產品中的一部分,它也是由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延伸產品三部分構成。但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閑性、文化性、參與性和多樣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產品在這三個層次上也有不同于其他旅游產品的特征,具體表現在: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核心產品包括以茶景觀、茶文化、茶藝術等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以及以此為核心而設計的其他旅游產品和食、住、行、游、購、娛產品;茶文化旅游產品的形式產品包括茶道、茶節慶、茶禮俗等文化活動,茶藝表演、茶歌、茶舞等茶藝術產品以及其他各種項目;而延伸產品包括在旅游活動中所推出的各項優惠活動,售中以及售后服務。
二、信陽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開可行性分析
河南信陽種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信陽是茶的故鄉,茶是信陽的象征,亦是信陽的“金名片”,發展茶文化旅游信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茶文化載體分布廣
據統計,全市茶園總面積60萬畝,集中連片千畝以上茶園15處,國有茶場10個,鄉村專業茶場及個體茶場1200多個。另外,全市擁有大小茶館近千家,其中著名的如“文新茶藝館”,在信陽市從裝潢、品味、服務都是一流的,以茶藝、茶道、茶文化為主題。在信陽街上,還不時會發現一些規模不大,但也別有韻味的茶館、茶樓,如“知音茶藝館”等。這一切都為信陽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茶品牌知名度高
信陽毛尖在唐代已成為當時供奉朝廷的貢茶。1915年,信陽車云山出產的毛尖,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奪冠,馳名海外;1959年,茶葉節專家評選名茶,信陽毛尖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2008年,信陽毛尖作為全國綠茶的代表,作客CCTV--2《傾國傾城之雙城記一茶緣》欄目,與云南普洱茶一爭高低,頗有“華山論劍”的味道。信陽毛尖品牌知名度高,為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品牌效應。
(三)茶文化底蘊深厚
信陽發展茶文化旅游,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即信陽茶文化底蘊深厚。關于信陽毛尖茶有許多動人的傳說、神話,并得到過許多著名詩人的贊賞。中國宋代杰出的文學家、書法家蘇軾對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較深的研究。正是這絢麗多彩的文化孕育了聞名中外的信陽毛尖,賦予了信陽茶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信陽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
這是信陽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的又一重要保證。到目前為止,信陽已成功舉辦了十六屆信陽茶文化節;在市政府的協助下,涌現了一大批茶種植、加工、經營大戶,培育了一批有品牌、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另外,2008年,信陽將全國名優茶及茶葉包裝產品博覽交易會與茶文化節并列,突出了名優茶及茶葉包裝等產品的展示展銷。這一切努力為信陽茶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信陽市各級政府在茶文化旅游的項目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支持、市場營銷等方面給與了大力支持,開發了一系列茶文化旅游產品,但這些旅游產品并未在旅游市場競爭中顯示出其應有的強勢,這與信陽雄厚的茶產業優勢,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極不相稱。究其原因主要是茶文化旅游在該市起步較晚,在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中尚不成熟,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宣傳力度不夠
近年來,信陽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打造信陽——“中國茶都”的城市形象,并試圖通過“信陽茶葉節”來擴大信陽毛尖的市場知名度。這些措施為信陽茶旅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市場契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立足于信陽本地的宣傳措施由于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動、宣傳手段過于單一、營銷體系不完善等原因,影響有限。
(二)旅游產品文化含量低
茶文化旅游產品的核心是文化,信陽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特點應該通過對信陽毛尖和市內悠久文化的挖掘,提煉和整合來凸現,使之在內容和形式上體現出信陽毛尖恬靜、淳樸、豐富的文化含量。信陽雖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蘊,但在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時當地政府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三)旅游產品參與性不強
由于信陽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還不夠深入,信陽雖有一批茶文化旅游景點,如先前提到的各類茶館、茶葉展覽館,但此類景點多為休閑喝茶的場所,真正如采茶、炒茶等茶鄉參與性強的項目并不多,而體驗茶鄉農家樂的更是少之又少。旅行社在組織茶文化旅游的安排上多是選一個能觀看茶藝表演的地方,接下來便是推銷茶葉。這一模式使得大多數旅游者望而卻步,明白了參觀的最終目的,因而對茶館等產生了抵觸心理,使得博大精深的茶藝、茶道表演更多了一層商業色彩。
四、信陽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宣傳,完善營銷體系
在政府的鼓勵和倡導下,舉辦一批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節慶活動,利用傳媒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在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時,當地政府及旅游企業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因特網等各種傳媒。同時,建立穩定的營銷系統,以保證茶文化旅游產品銷售的暢通,提高其市場占有率及知名度。
(二)敢于創新,突出產品特色
在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時,旅游企業應注重突出當地茶文化及地域特色。在游覽過程中,導游人員可以向游客講解體現古代信陽勞動人民美好愿望的傳說,以突出信陽毛尖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例如在茶山里可以向游客講解那棵又高又大的老茶樹是由一種隨處可見的畫眉鳥銜種子種活的故事;實施文化推進戰略,大力普及茶知識,推進喝茶、論茶的健康風尚,舉行茶宴大品嘗,將信陽的飲食文化與茶文化巧妙交融,從而形成濃厚的茶文化氛圍,爭取更大的消費市場。
(三)豐富產品內容,增強體驗度
從旅游產品的概念可以看出,旅游產品其實是旅游供給方和旅游需求方共同創造的,這是它與其他產品的重大區別。因此在開發茶文化旅游產品時應盡量豐富旅游產品內容,增強游客的體驗度。總的來說包含三個方面:互動、參與、學習。
五、小結
信陽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未顯示出來。其主要原因在于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在的種種問題。只有深入對這些原因進行分析、認真研究市場需求、根據游客需求和偏好,不斷調整和組合推出令旅游者滿意的旅游線路和產品,才能充分發揮信陽茶文化旅游的資源優勢,從而推動信陽茶文化旅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