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針對旅游規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闡述了旅游系統規劃及創新分析的概念,解釋了系統規劃理論與創新分析的基本含義,說明了它們對旅游規劃的重要性,并提出來創新分析的類別及方法。
關鍵詞:旅游規劃;旅游系統;創新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2--0110--(13
引言
旅游規劃最早起源于本世紀30年代的英國、法國和愛爾蘭等歐洲國家,是從區域規劃理論衍生而來,主要是制定出旅游目的地發展旅游業的基本框架,以應付未來的發展變化Ⅲ。國外的旅游規劃經歷了幾十年的探索、已經逐漸成熟起來。我國的旅游規劃雖然起步比較晚,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不多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說我國的旅游規劃畢竟開始不久,還缺少經驗,規劃內容還欠全面,另外旅游統計、調研工作的薄弱,也導致規劃的科學基礎和可行性研究都有待加強。但今天我想從理論與創新兩個方面談一談主觀方面的原因。
一、系統規劃理論
(一)我國旅游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由于對旅游系統的理解太片面了,導致了旅游規劃只著重旅游目的的和旅游有性因素的規劃,過分強調某種旅游資源的理論價值,而對市場、政策、媒介等因素往往過于忽視,帶有些主觀性和片面性。有些規劃即使看到了客源市場的重要性,但不是科學的,實事求是地,而是憑想當然的,錯誤的以為別的熱的旅游產品在本地也一定熱,已經飽和的旅游產品誤以為前景廣闊,把需通過競爭才有可能與眾多競爭者共享的市場當作了自己獨家享有的市場,從而使得巨資開發的旅游項目在短暫繁榮后迅速衰落,造成雷同的大型主題公園相互扼殺,在規劃中也沒有把旅游產品設計與客源市上真正聯系起來,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交待,未真正做到市場導向,無法成為指導開發建設的科學依據,不能開發出真正具有個性品格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不少旅游規劃較少顧及發展旅游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的不利影響,導致“善意的建設性破壞”、旅游摧毀旅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外,許多旅游規劃中隊運行機制、保障系統和支持物的影響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缺乏“綜合體”的配套支持,造成規劃失去依托,無法落實,成為一支空文;而且由于目前國家對旅游規劃尚無統一標準和權威審核機構,領導說了算的例子也是很多,影響了規劃的科學性。結果,旅游規劃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形容很恰當,那就是:“嘴上說說,墻上掛掛”,還有一些旅游規劃出現偏差,如很多設計院用園林規劃代替旅游規劃;城市建設代替旅游規劃;經濟區域規劃代替旅游規劃等等。
綜合來講,當前規劃所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根源之一就是對旅游規劃系統缺乏深刻而細致的了解,沒有充分考慮系統里足夠的要素,就整個旅游規劃工作而言,迄今尚無成熟的規范,好多問題還在爭論。
(二)旅游系統規劃的提出
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一組相互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客觀事物所構成的一定目標和特定功能的整體。系統中各單元之間,有物質、能量、信息、人員和資金的流動;通過單元的有機結合,使整個系統具有統一的目標,但總體不等于它的部分之和目。
旅游作為一種新的高層次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是生活態度,其本質是人們為追求自身生理上及精神上預約目的的所做的外出旅行,其表現形式是綜合性的、消費性的經濟——文化復合活動。旅游是旅游系統科學系統首先得闡明的最基本的概念。旅游系統是指直接參與旅游活動的各個因子相互依托、相互制約形成的一個開放的有機整體。
(三)旅游系統的結構
由于系統的結構是系統保持整體性及一定功能的內在依據,所以研究旅游系統的結構就十分的有必要。旅游系統具有細雨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從空間表現形式上來看,旅游系統是旅游客源地與旅游目的地通過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個空間系統。其中旅游通道既包括了交通通道,還應包括信息這個無形的信息通道,交通的邊界度和信息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旅游者從客源地前往目的地的流動。
上面所說的系統要是按旅游功能分析,旅游系統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即客源市場需求系統、旅游目的地供給系統,支持系統和出游系統。這些要素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旅游系統。旅游系統是旅游需求為動力,通過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而是各組成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構成的有序、立體、網絡的整體關系。它是一個動態系統、實體系統、閉環系統、開放系統。隨時間的變化,系統的狀態也不同。如:旅游地的季節變化和旅游地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此外他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信息,同時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與否、旅游資源的豐富程度,市場的變化,旅游者游憩體驗的好壞,當時的好客度都直接影響系統的輸入,所以它是一個閉環系統,旅游系統的各要素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旅游市場或者旅游吸引物的變化都有可能導致整個旅游系統的變化。旅游系統的外部環境的變化都會引起系統屆夠本身的變化,因此旅游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的結構系統。
(四)旅游系統規劃的概念
旅游系統規劃指以旅游系統為規劃對象,在對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場這對供需關系以及與這對關系有緊密聯系的支持系統和出游系統諸因子的調查研究與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出全面的、搞適應性的、可操作性的旅游發展戰略及其細則,以實現旅游系統的良性運轉,達到整體最佳且可持續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并通過一系列的動態監控與反饋調整機制來保證該目標的順利實現。
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場為導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統規劃為主體,以出游系統為媒介,以支持系統為保障,利用反饋系統來監控。旅游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旅游規劃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說客源市場、旅游吸引物、旅游環境、交通和人力資源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交叉覆蓋、互相影響的。夸張的說,就是把旅游系統分成四個子系統來進行描述和規劃的,即客源市場系統、目的地系統、出游系統和支持系統。其中客源市場系統的研究可信是旅游主題即作為旅游產品消費者的旅游者,以及他們旅游需求的動機和旅游行為的方式和結構;目的地系統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設施和服務系統,其核心是旅游產品系統。旅游產品可以理解成旅游者參與旅游活動的始終,是滿足旅客在旅游活動中生活和心理的全部需要的集合。它本身是一個綜合的系統,既包括有形的吸引物資源如自然風光、建筑、主題公園等,也包括與吸引物相配套的接待設施如賓館、旅館等和其他旅游設施和服務如交通、飯店、娛樂設施、商店、銀行、郵政、醫療等,還包括了無形的文化底蘊、居民的好客度等。出游系統的主題和核心是旅游營銷,包括了交通、旅游服務、旅游組織管理及信息促銷渠道與媒體等。支持系統是保證旅游系統正常運轉的保障因子,包括了管理體制、政策法規、環境保護、人力資源、資金計劃、安全控制、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等。
二、創新分析
創新是永恒的主題。旅游規劃也需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旅游規劃的創新,應該包括理論創新、內容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和組織創新等五個方面。面對旅游業發展的迅猛勢頭和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形勢,規劃實踐面臨許多新問題,對旅游規劃進行系統、全面、深入地探討已迫在眉睫。本文著重從這五個方面對旅游規劃創新進行理論分析與研究,并針對自己多學淺談一下自己旅游系統規劃的認識。
旅游規劃創新的途徑,旅游規劃的創新,應該包括理論創新、內容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和組織創新等五個方面。其中理論創新是基礎,內容創新是主體,技術創新是手段,人才創新是關鍵,組織創新是保障。
(一)理論創新
系統規劃思想就是一種很好的理論創新。規劃就是財富,豐富的實踐需要理論的升華和概括,理論的貧乏最終將導致旅游規劃的失敗。一種新理論的提出、檢驗和完善是一個艱難和長期的過程,旅游系統規劃作為一門新興的實用性很強的理論,也是一種創新理論。
具體的一點說:中國“天人合一”的價值觀是中國旅游規劃創新的根本和哲學理論基礎,它應該成為旅游規劃和可持續旅游的指導思想。旅游規劃應該“以人為本”,以滿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為目標,注重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并通過有效的規劃和引導,使游客在親近自然、欣賞山水、接觸社會、感受人文、體驗風情、享受休閑、美食購物的旅游過程與服務過程中體驗到身心愉悅。英國規劃師W.A.Lonso曾經說過,規劃師就像一個翻譯,他的職責就是把公眾的需要“翻譯”成物質的環境。這對應在旅游規劃上就是要為游客著想,滿足游客的需求。事實上,只要真正抓住了這些要素,也就抓住了消費的賣點。就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其次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旅游規劃是兼具理性思考與藝術靈感的創作,是融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創新性于一體的對未來發展藍圖的勾勒,以及經過一系列選擇決定合適的未來行動的動態的、反饋的過程。在新經濟時代,“智慧就是力量”,而思維能力是智慧的核心,缺乏科學思維的規劃,不可能成為好的規劃。旅游規劃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它必須包括策劃和科學研究兩部分。沒有策劃,科學就沒有靈氣;不講科學,策劃就成了空想。另外,旅游規劃不像其他的規劃一樣只強調邏輯思維,還應該注意形象思維、立體思維等等。在旅游創意中還應該特別注意主題創意、文化創意、形象創意和促銷創意。
(二)內容創新
旅游創新規劃應是以旅游系統為規劃對象,在對旅游供需關系以及與這對關系有緊密聯系的支持系統諸因子的調查研究與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出全面的、高適應性的、可操作的旅游發展戰略及其細則,以實現旅游系統的良性運轉,達到整體最佳且可持續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并通過一系列的動態監控與反饋調整機制來保證該目標的順利實現。其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場系統為導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統規劃為主體(其中結合市場導向與資源指向而設計的旅游產品是旅游目的地系統乃至整個旅游系統規劃的核心),以出游系統為媒介,以支持系統為保障,利用反饋系統來監控,從而達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這些已經在旅游的系統規劃中談到。
(三)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企業家抓住市場的潛在盈利機會,以獲取商業利益為目標,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強,效率更高和費用更低的生產經營系統,從而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工藝)方法、開辟新的市場、獲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給來源或建立企業的新的組織,它是包括科技、組織、商業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動的綜合過程。旅游規劃的技術創新主要是旅游規劃方法的創新。這不僅在于大大提高旅游規劃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于最大限度地摒棄個人意志的局限性。因此旅游規劃的創新就要特別注意分析工具的創新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旅游規劃方法除了有綜合考察法、抽樣調查法、統計預測法等等之外,還要運用計算機模型、3s高新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特別是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來促使旅游規劃效率提高,視野擴大,科學性增強。
(四)人才創新
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興旺,旅游人才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在呼喚更多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隨著我國加入WTO,中外旅游業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的創新。中國旅游業呼喚一流的規劃師和策劃師,而真正能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旅游規劃師應該是“復合型”人才,是“創新型”人才,是多門學科的綜合人才。概括的來講,旅游規劃師應該具備以下幾點:知識淵博、有崇高的責任感、良好的審美觀、全面的素質。旅游規劃人才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要在廣博的知識的基礎上建立發散式的、創新性的立體思維,重要的是要有創新精神,多出創意和點子。旅游業是點子產業,沒有高明的創意難以搞好旅游規劃。一個理想的規劃師應能夠把這種綜合的技能專門用于發現公眾利益而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整體利益而非局部或小范圍利益。那么如何培養呢?一方面是在教育上下大力氣;另一方面作為旅游業單位,應著力提高旅游業規劃人員的素質,既要讓他們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又要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在適當時還應讓他們“出去”,到國內外優秀旅游城市去拜師學藝,將他人經驗和自身特點結合起來。
(五)組織創新
任何組織機構,經過合理的設計并實施后,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如同生物的機體一樣,必須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調整和變革,才能順利地成長、發展,避免老化和死亡。應用行為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把人的成長和發展希望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通過調整和變革組織結構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夠適應外部環境及組織內部條件的變化,從而提高組織活動效益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組織創新,亦稱組織開發。當前旅游規劃機制不是很健全。為此,新時期特別需要探索研究旅游規劃的實施轉化、管理等課題,在體制、政策上給予保障。首先,加強管理,整頓旅游規劃市場,培育旅游規劃市場的良好環境,加強監督與管理。其次,加緊旅游規劃隊伍的建設。規劃隊伍本身應有各方專家參與,不同學科的人員、中外專家融通,優勢互補,彼此借鑒。最后,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規劃的教育和培訓,讓更多的人了解規劃,參與規劃。
結語
規劃就是財富,豐富的實踐更需要理論的升華和概括,理論的貧乏最終將導致旅游規劃的失敗,而在旅游規劃中,一種新的理論的提出,創新思想同樣是很關鍵的,可以說創新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規劃系統規劃思想及其創新分析相結合,將有助于旅游業大大發展,為旅游業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