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端午節,粽子淡淡的清香開始彌漫,糯米的綿軟口感唇齒留香。你可能不知道,夏天吃糯米還很養胃哦!
稻谷脫殼后就成了米,看似普通的大米,差別不僅僅在外觀上,煮出來的口感更是多種滋味,有的綿軟,有的筋道,有的粒粒分明……
糯米就是口感最綿軟、最適宜做粽子等小食的米。糯米原產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種植。南方人稱糯米,北方人稱江米。
渾身是寶的米
說糯米渾身是寶一點都不夸張,光從做法上看就已經是五花八門,無論是拿它蒸飯、熬粥,還是包粽子、做甜品、釀酒等,都深受歡迎。
糯米的營養極其豐富,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鐵、B族維生素及淀粉等營養成分,是夏季溫補脾胃的佳品。中醫典籍《本草經疏論》里就有記載說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
糯米和山藥一起熬粥。能強健脾胃;蓮子糯米粥能溫中止瀉。如果食欲不佳,可將糯米與豬肚一起煮食,方法是:將糯米浸泡半小時后裝到豬肚內,燉熟后吃肉、喝湯,把豬肚內裝的糯米取出晾干,分多次吃。
吃糯米有講究
在所有谷類食物中,糯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能被人體迅速氧化分解并釋放出大量熱量。所以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及高血脂的人要謹慎食用,痰熱和腸胃虛弱的人也要少食。
糯米不容易被消化,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另外,糯米有收斂作用,如果吃糯米導致便秘,可以喝點蘿卜湯化解。
糯米以放了三四個月的為佳,因為新鮮糯米不太容易煮得爛,也比較難吸收佐料的香味。在蒸煮糯米前要先浸2個小時,蒸煮時也要特別注意時間。煮過頭很容易失去糯米的香氣。
不同品種各有用途
糯米按口感、形狀可分為秈糯和粳糯。秈糯就是長糯,米粒細長,呈粉白色、不透明狀,較硬實,吸水性比粳糯差,不太適合煮粥,一般用來做成食,如飯團、年糕、珍珠丸子、肉粽等,泰國糯米多是此類型。粳糯就是圓糯米,形狀短圓,口感甜膩,黏性、糯性強,硬度稍遜于長糯米,適合做甜品,如粥、酒釀、湯圓、麻薯等,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產的都是圓糯米。
按照顏色區別,糯米家族中除了潔白如雪的白糯米,還有一種黑糯米。黑糯中的蛋白質、賴氨酸、核黃素含量都比白糯米高得多。
端午粽子
每逢端午節,糯米最主要用途就是做粽子。新鮮飽滿的粽葉經蒸制后,在糯米中留下淡淡的清香,更增加了糯米的口感。
南方和北方的粽子,形狀、口味都大相徑庭。北方粽個頭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大多為紅棗、豆沙餡兒,口感黏韌清香。南方粽較秀氣,個頭小、別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狀如錐子。南方粽的品種更加豐富,除了鮮肉、豆沙粽,還有蛋黃粽,以及用雞肉丁、叉燒、冬菇等為餡兒的什錦粽。
此外,四川粽子比較特殊,糯米、紅豆泡5~6小時后濾水,加辣椒粉、鹽、味精和臘肉,包成四角形,香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