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在水邊談水,一位撐船的小伙子以感激的口吻贊美這條河,他說這條河不但為兩邊的村子造就了美麗的景致,還養活了他家幾代人。他從小就在岸邊幫他爸爸,客人要上船,他就將船拉住,讓客人安心踏上,船靠岸了,他就將船拉得更緊,免得客人踏著了爛泥?,F在他當家了,一家大小就靠他撐渡船過日子。這一條河的上游有一口從河底涌出的泉水,非常甘美,鎮上有錢的老爺要他沒生意的時候劃船去那兒載水,他們付的錢往往比乘船的客人多。真是都沒有掙錢的活了,他就在船上釣魚,也可以省下許多菜錢。小伙子一面說,一面露出對這條水的喜悅之情。另兩位一起參與聊天的年輕人是常年在岸邊干活的農夫,兩人說他們在農地工作完畢后就到河邊戲水,他們特愛游泳,而且常常溯水而上,河水沖擊著他們的臉與身體,就有如小孩子玩打架游戲一般,他們還會順流而下,體會與水一同邀游的快感??柿耍麄兙陀蔚缴嫌斡咳牡胤剑罂诘睾人欢亲?。他倆都將這條河的水當作他們的玩伴。
說到這里,大家一定知道我要說什么了。將上面的場景換成喝茶,有些人編茶歌舞時,會訂一個如“禪茶”的題目。演出以佛家的手印為基礎的舞蹈,其間穿插以泡茶的過程,茶葉浸泡時配合舞蹈的動作。經常發現浸泡時間明顯太多或太少的情形,甚至端到客人面前時都已涼透。還有人寫“茶道美學”,僅就古人詩詞上描述的喝茶環境加以分析,僅就市面上提出的一些茶道精神敘述其問的審美因素,遲遲未能進入茶湯、泡茶、茶器等主體的部分。談到茶道的境界,馬上有人會舉出下棋喝茶、看戲喝茶的例子;談到茶藝之美,馬上聯想到一面泡茶一面有人彈琴相伴的畫面。至于茶葉的制造、茶商品的買賣,除非有愛茶情操支撐,否則更只是考慮到市場的需求了。
除了上述偏向茶的應用外。剩下就是直指“茶”的本體了。這“茶”是廣義的茶,包括最核心的“茶湯”,茶湯可以從色、香、味、性等方面表現自己在美感、功效上的諸效益?!安琛边€包括泡茶的過程,如沖泡、奉茶、品飲,我們可以借此表現肢體的語言與人際間、人物間的情境。這期間,與茶同登舞臺的茶具、品茗環境、茶食也都幫忙說話,以期將“茶”這出戲演得更好。茶道所要表現的,除了具象的茶湯、泡茶動作、舞臺等,尚包含借此有形事物傳遞的思想、情感,這些都是弄潮人所要游憩其問的“茶世界”。
撐船漢是茶的觀眾、是茶的顧客,弄潮人是茶的知己、是茶的玩伴。撐船漢當然也可以在工作之余跳進河里戲水。也就兼具了弄潮人的角色。茶道要成為受人重視的獨立學科,必須講究“純度”。也就是“專業性”,這專業性還得從泡茶的基本功做起,不能老是說“茶道尊崇自然,只要隨性即可,淡一點是茶,濃一點也是茶”。茶湯的精準度有如音符、有如線條、有如色彩,是表現茶道藝術的重要元素。接下來的動作也要步步到位,直指所要表達的內容,而且渾然天成。這背后當然需要足夠的審美能力與理論、思想內涵的支撐。
相關藝術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效用,也可培養“茶道”的表現能力,包括繪畫、音樂、雕塑、舞蹈、戲劇、詩詞等,但不能囫圇吞棗地與茶同臺演出,否則勢必減弱茶的完整性與舞臺張力。一面泡茶一面彈琴就是這個例子,有人覺得這樣氣氛更好,但需知道,這“更好”是音樂幫了腔,人們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了音樂上面,如果這音樂的旋律強烈一些、人們對它的熟悉度高些,更是隨之哼了起來。這時將音樂停掉,人們才會突然意識到當前進行的是茶道表演或是品茗時間。茶會或品茗期間安插片斷音樂、美術、插花、香道的欣賞是可以的,不會稀釋掉茶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