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介紹:
雋土,70年代生人。現居河北省石家莊市。愛好各類文學形式的創作,有雜文、散文等見諸刊物或網絡,出版有長篇小說一部,近年始集中于詩歌創作。曾獲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有作品散見于部分詩歌刊物及詩歌論壇年選本。
幻覺
我們喜歡說:“時間在流逝”
這樣的道說
能讓我們直面蒼白
也可心存僥幸
聽,沙沙的葉子在響
聽雨水淅瀝
聽秒針咔嗒咔嗒
仿佛是神的口袋
給予的同時也在收走
呵,時間
難道不是生命的幻覺
也許它只是
靜靜站在那里
做個觀眾,欣賞我們的
奔忙!
李白
那個晴朗的人,讓人妒嫉
他有晴朗的額頭
發絲下著晴朗的雨
人們在他的詩句中受洗
仿佛神站在
他那一邊
他有完整的天空
深澈的目光流落四方
而他手里的酒杯
多么遼闊,安靜,透明
暢飲過的人多么幸運
而我
只能一次次醉倒在扉頁
勉強撐住夜色,撿拾他
遺落在時間中的
碎珠子
其實好多年,瀑布
一直都那么
高高掛著
春茶
有點冷。適合
躲在館子里喝紅茶
我的朋友身披春色
高舉一本詩集開在對面
于是周圍
漸漸亮了起來
我們把天氣墊在腳下
切磋舊故事
或者再往前
從古老的衣柜中淘拾點什么
也許我們接近過原點
也許興奮過
但勝利的表情
沒有如期開在臉上
剩余時間
我們在沉默中把自己
慢慢倒回茶杯
空白
雪是白的。那個聲音說
一顆干凈的心里,不會
裝滿積雪
我從一首關于
雪的詩中,讀出自己的前世
以及更前的前世,它們
一次次死于大雪
詩里說:純潔的生命如同
雪花一般
雪,是無辜的
整個下午,《心經》在桌上安放
替我翻動書頁的,是從窗口
溜進來的風
譬如一滴水
譬如一滴水
偶然流落世間
輾轉遷徙路遠,身體
越走越沉重
直到匯入大海
風將它接往沙灘,陽光
融化它的軀體,取出鹽
而它的靈魂
也得以輕松地
回到天空
詩人的方式
一杯茶水
迤邐三千里,余溫尚在
那夜
詩人們向天空掏出肝臟
化為鳥兒
化為星星
一些人走失在黑洞
生生
死死
去了,還來
那天
我與諸君道別
路上,折不下一枝梅花
石頭城
我有灰暗的石頭城
灰暗的街道和
灰暗的灌木叢
石頭城是憂郁的
它有柔軟的質地
和善意的紅綠燈
灰暗的灌木叢
是小貓小狗的天堂
灰暗的街道
也有我粉色的小火車
日夜奔忙
夢游者
夢游者坐進黃昏,坐進燈光,坐進
影子里
影子轉過身
周圍很黑,他們看不見彼此。伸手
也摸不到自己
他們只是坐著
卻好像哪里都去過,又像
從未挪動過地方
只能靠想像
他們坐著的表情
像大劇院散場后不肯離開的觀眾
呆呆地
貼在空曠的背面
輾轉
紅口白牙
他嚼不爛的肉身
請給他黑夜
給他一張床
給他黑白相間的臺布,裹在身上
給他有棱角的石頭
給他夢魘
等他沉默的羔羊
壓迫出尖叫
糖果的夜晚
糖果沉入杯底
思想者沉入夜色
鼻子頂著
巨大的石塊
額頭是一列火車
超載
呼吸粗重
風在裂縫間穿行
嘴抽身回來
抿一口
裊裊的甜,升到眉毛
又像是炊煙
究竟誰在說話
夢中寫下長長的詩篇
對著空寂的山谷,大聲朗誦
連綿的回音
給我肯定
彼時,有風穿越森林
嗚——嗚——
來自右腦的
某種直覺告訴我:樹木
也在說話
也許,萬物都在說話?
左腦否定了
這種可能:那不過是你對自己的
逃離
當它說到
“空氣只是媒介”,我猶豫著
突然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
假如
沒有了空氣……
他和上帝
上帝把他獎給一對夫婦
三天后,他茫然地睜開眼睛
上帝給了他求知欲望
10歲在被窩里偷翻《紅樓夢》
上帝給了他健康的發育
15歲夢到一位仙女
他開始相思和憂郁
對一切其他都不感興趣
上帝給了他一份工作
他選擇不斷拋棄,以示反抗
上帝送給他一位賢惠的妻子
和一個健康的孩子,讓他安心
他一直都不夠配合
居然又愛上詩歌,懷疑上帝
上帝開始不高興
決定往后只送給他悲傷
和一切發生關系
和一切發生關系
觀察它們飛翔、流動、跳躍、吞噬、斷裂… …
傾聽它們哀叫、鳴唱,低聲或者高聲… …
觸摸它們的棱角、鋒利、彎曲、起伏… …
體會它們的溫度、濕度、硬度… …
以及
關于它們無法說出的種種
你和它們相遇,愛慕,接受托付
孕育出共同的孩子
或者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你們還會相逢,每一次都像
第一次
是的,不是
嘴巴習慣說:是的
文字喜歡說:不是
像一只鳥兒,算飛翔還是流浪
像一條小溪,算歌唱還是哭泣
像一棵樹木,算堅守還是放棄
像一朵浪花,算團聚還是自逐
我不知道究竟該像什么
思考,卻做不到片刻停留
于是我敲著木魚重復:是的,不是
不是,是的……
我還得反復申明:自己不是天生說謊的人
不是,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