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美女,歷來被人們所愛。各國國情不同,國花也不同,荷蘭的郁金香不但是荷蘭的國花。而且還出口好多個愛花的國家,每年的4月25日是荷蘭的花節。去年到荷蘭正趕上荷蘭王國在秋肯霍夫舉辦一年一度的花節。
秋肯霍夫是荷蘭王國男女老少盡人皆知的花城,它位于海牙市以北數十公里處。秋肯霍夫是荷蘭王國最大的花卉展覽中心,是荷蘭王國的花節活動中心,也是荷蘭王國花卉業的典型代表地區。
當旅游大巴還未駛抵秋肯霍夫時,我們就足以能領略、感受到奔襲而來的濃郁而強烈的花節氣氛了。一陣又一陣芬芳的花香隨風飄進車廂,一絲絲、一縷縷,沁人心肺。馬路兩旁的花圃,五彩紛呈,爭芳斗妍。眾多的花圃組成一條條、一塊塊修長的地毯狀,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的盡頭,引人無限遐想。擁資億萬的花商大公司不惜工本、費盡心機直接用花卉組鑲成的一幅幅巨大廣告畫不時映入眼簾;而小本經營的花農們也因地制宜沿路搭棚,向每一輛因道路擁擠而徐徐緩行的車輛兜售鮮花。走進秋肯霍夫公園,處處可聞“哇噻”的驚嘆聲,感到有一種“令人透不過氣來”的震撼。絢麗多彩的郁金香,如織錦般鋪在林間、草地上、小湖旁,純美得讓人不敢走近。那朵朵如酒杯狀的郁金香花朵,又大又艷,金黃、粉紅、深藍、銀白……幾乎要窮盡人間顏色。更有那高傲的黑郁金香,在春寒料峭中展示著自己孤艷的美。
荷蘭郁金香全球有名,她是荷蘭的國花。荷蘭郁金香的歷史據說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學家開始的。在羅馬神話中,郁金香是布拉特神的女兒,她為了逃離秋神貝爾茲努一廂情愿的戀慕,而請求貞操之神迪亞那,把自己變成了花。所以,野生郁金香有一種含義就是貞操。
郁金香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荷蘭栽培甚為著,成為商品性生產。
郁金香為百臺科多年生鱗莖花卉。鱗莖卵形,外層鱗莖皮紙質,葉3-5片,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有少數毛,花莖高20-50厘米,常頂生一朵大花,有的品種為3朵花。其中中間一朵較大,花瓣6片,直立,杯形。
在15世紀初,秋肯霍夫為女貴族雅各布·馮·比任夫人所有。在荷蘭語中,“秋肯”意為“蔬菜”,“霍夫”則指園地,因為這里最初種植的是蔬菜,摘下后即送廚房,專供在此打獵的比任夫人享用。1949年,一批荷蘭花卉主和花商選中秋肯霍夫作為花卉集中陳列處,以供花界同行競爭之用。
最初估計每年參觀者可達4千萬人左右,可是實際上第一年就接待了20萬游客。1962年,當時的荷蘭女王朱麗安娜在此舉行結婚25周年招待會,宴請各地的王公顯要、達官貴人,熱鬧一時,秋肯霍夫從此聲名遠播、名揚四海。秋肯霍夫每年只對外開放兩個月(4月和5月),游客每年達百萬人,其中65%以上是外國游客。秋肯霍夫占地28公頃,暖房總面積為5000多平方米,種植花卉達六、七百萬株。
花卉陳列相當講究,所有花卉和異國游客之間沒有任何阻隔。據講,當初設計者就是要突出“自然”這個意思。花卉種植園內建有不少花亭,殷勤的花商指著各種實物和圖片詳盡地介紹各種各樣花卉,他們和顧客圍桌而坐,娓娓而談。在錦繡花界中“一枝獨秀”的郁金香,乃是荷蘭王國的國花。僅在這秋肯霍夫,郁金香就有1200多種,白花晶瑩,紅花艷麗,黃花矜持,紫花瀟灑。純種的清奇可愛,雜交的色彩斑斕。
荷蘭的許多花名取得既別致又有趣。例如“迷人的公主”、“玫瑰之翼”等。我想這和我們中國人把有的菊花取名為“大紅袍”、“丹陽朝露”的道理和寓意是一樣的。在秋肯霍夫,還有一種郁金香,花狀奇異丑陋,極為難看,本該是不入流的,但它名叫“卡西莫多”,富有想象力和頗具風趣的荷蘭人把《巴黎圣母院》中那位模樣丑陋不堪而心地善良的鐘樓怪人之名,命名這一種郁金香由此而獲青睞。
荷蘭是低洼之國,其國土絕大部分為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第二世界大戰后,荷蘭充分利用其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又充分利用圍海造田的特殊土質結構,還積極進行花卉生物工程的研究。這就大大推動了花卉種植和出口生意。同時,荷蘭人愛花。每家每戶多多少少都“見縫插針”地在房前屋后種花植草,在寶貴而又緊缺的土地上精心栽花。目前,荷蘭的花農已逾萬戶,此為花卉種植業向高精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荷蘭到處是種花的暖房,一年四季都可種花。現在出口花卉已占全世界花卉出口總額的60%,成為荷蘭外匯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以區區彈丸之國而雄踞世界花坊之首,荷蘭每年生產花卉240多萬噸,銷往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每年為荷蘭人賺取70多億美元。盡管各國國情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人類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在國際花卉界公認荷蘭花卉業居世界之首。但是,荷蘭人的精明顯然不止于此。鮮花不僅為荷蘭人帶來了財富,更為荷蘭人帶來了優美的環境和優雅的生活情趣,帶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走在荷蘭的鄉間田野,你會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風景如畫,如詩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