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城區一些地區特別是胡同、街巷、老舊小區內私設停車地鎖呈愈演愈烈之勢,成為群眾反映的焦點問題之一。近期,市領導對此問題兩次作出批示。為落實市領導批示,市政府督查室在轉請有關部門研究解決辦法的同時,采取暗訪方式,深入東城區、西城區32條胡同、街巷進行了調查,并請城市服務管理廣播信息員對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等區進行了抽查,會同相關部門和有關城區進行了分析。
一、問題現狀及危害
經調查,城六區均不同程度存在私設停車地鎖問題,主要集中在老舊城區及胡同、街巷內,安裝人員以附近居民為主。特別是東、西城區尤為嚴重,其所屬街道范圍內都存在私設地鎖問題。在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東城區北新橋、東四等地區,西城區佟麟閣路等周邊胡同內,私設地鎖已呈失控態勢,有的遍布整條胡同。地鎖問題已成為城市管理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其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破壞了胡同文化,影響了首都形象。胡同文化是北京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現北京獨特人文風貌的重要窗口,多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胡同文化的發掘、保護和舊城區的整治、修繕力度,胡同、街巷整體面貌有了很大變化,但雜亂無序的地鎖破壞了胡同的整體肌理和風貌,損壞了城市文化品位和首都形象。
二是侵占了公共資源,影響了公眾權益。車主們抱著“你裝我也裝,反正沒人管”的心理,爭相設地鎖搶占車位,控制地盤,導致胡同內本就有限的道路資源和公共空間被占用,侵害了公眾享有的生活環境和權益。
三是破壞了交通秩序,影響了正常通行。大多胡同本就狹窄,私設地鎖擠壓了胡同、街巷道路空間,導致通行更加困難;有些地鎖設在盲道上,影響了盲人正常通行。
四是造成了安全隱患,影響了緊急施救。老舊小區和胡同、街巷內常住人口以老人居多,且很多小學分布其中,稍有不慎,老人、孩子就會發生被地鎖磕絆傷害事故;因地鎖占壓通道,如遇火情或急救病人,消防車和急救車難以及時到達現場,將影響施救。
五是導致了鄰里糾紛,影響了社會和諧。因胡同內公共空間有限,鄰里之間往往為了設置地鎖爭搶地盤,導致矛盾時有發生;沒有車或沒占到車位的居民,往往產生不平衡心理,舉報投訴增多。
六是引起了群眾不滿,影響了政府威信。私設地鎖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引起了群眾不滿,群眾對相關部門和組織管理不善、治理不力很有意見,影響到了政府的威信。
二、問題原因及分析
一是城區停車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私設地鎖問題從根本上反映了停車難問題。近年來,隨著首都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市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加,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老舊城區胡同和居民小區內停車位嚴重匱乏,以至一些車主私設地鎖占車位。
二是差別化停車政策影響。自2010年4月1日起,北京市實施重點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后,中心城區停車成本明顯增加,部分車主為逃避高停車費用,不按規定停放車輛,而將車輛“藏身”于周邊胡同、街巷、居住小區中。胡同里的一些居民為防止外面車主私自停車,便設置地鎖占住地盤。
三是法規不完善,管理主體不明確。目前,針對私設地鎖行為,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管理主體也不十分明確。現行的《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辦法》等法規規定,對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設置障礙物、建設建筑物、搭建構筑物等行為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注:后劃歸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罰款。但上述法規中所稱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其附屬橋梁,未明確包括胡同和街巷等,也沒有明確執法部門相應的強制措施。《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對單位和個人擅自在本市道路范圍內設置、占用、撤銷停車泊位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對違反規定停放車輛和臨時停車的,可處罰款。但此法規未對“本市道路”范圍作界定。法規的不完善致使私設地鎖等問題的管理主體和職責不明確,影響執法效果。
四是重視程度不夠,治理不及時。私設地鎖問題已出現較長時間,特別是今年以來,群眾反映更為強烈,但沒有引起相關部門和屬地組織的足夠重視,沒有及時治理和研究制定管理辦法,以致問題愈演愈烈、迅速蔓延。
三、對策建議
一是完善相關法規,明確管理主體。應進一步完善管理法規,研究制定城市區域內停車管理辦法,將胡同、街巷、老舊小區等納入管理范圍,明確規定禁止私設車位、亂停車和私設地鎖等行為及處罰措施;明確管理和執法主責部門,建立以主責部門為執法主體,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聯動機制。
二是進行整體規劃,實施綜合管理。管理部門和屬地政府應對城區包括胡同、街巷、老舊小區停車現狀進行深入研究,整體規劃、綜合管理停車問題。對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地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統籌考慮,可采取集中建設停車設施、設置夜間臨時停車位、利用周邊單位停車場夜間對外開放、利用周邊閑置用地設置臨時停車場等措施,最大限度緩解停車難問題;制定具體管理辦法、收費方式和標準;對胡同、街巷空間狹小不宜設置臨時停車的地方,應設置禁停標識,嚴禁私設停車位和亂停車。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法力度。屬地政府、街道、社區應加強宣傳教育,通過發放致居民一封信、告知書、設置主題宣傳欄、召開居民代表會等多種形式,使廣大居民認識到私設地鎖的危害性,發動居民自覺抵制私設地鎖占車位的行為,對設地鎖的車主做教育說服工作,限時自行拆除;對逾期未自行拆除或無主地鎖,應組織強制拆除;對違反規定停放在地鎖上的車輛和其他亂停放的車輛由公安交管部門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實施處罰,加強日常巡查監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防止反彈。
(責任編輯: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