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緣?哈哈,此緣非彼緣。
三年的風雨,三年的辛勞,三年的期盼,后園的牡丹花終于盛開了。
清晨,站在園區的小道上,凝望著隨風起舞的牡丹花,千姿百態嬌艷無比。白色的白得潔凈無瑕,紫色的紫得典雅別致,紅色的紅得鮮艷妖嬈。嗅一嗅,牡丹花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心神為此振奮,心情豁然舒暢。名也好,利也罷,豈如欣賞此景美!
如此景色不與友人分享,既枉為人友,也辜負了牡丹花的一片盛情。立刻搗出手機編輯短信“牡丹花已經盛開,邀請你以及你的家人在周六或者周日來怡心園聚會,分享牡丹花的富貴”發給朋友們。
初識牡丹花,是在八二醫院的時候。二十多年前,肝炎病復發住在八二醫院傳染病區治療,因與外界隔絕,成天生活在充滿藥味兒的病房,枯燥乏味無聊無趣得要死。一天上午。周鳳鳴護士送藥到病房的時候,突然間給我一朵很大很紅很艷的花,是我從未見過的。我問她:“這是什么花?”她說:“你不認識?傻瓜,牡丹花。”由此而來,牡丹花的容姿在心上烙下深深的印象。
蔣大為的一曲《牡丹之歌》令我對牡丹有了新的認識。剛開始的時候,是喜歡蔣大為唱歌時的激情豪邁高昂的感覺,其實,人生又何嘗不需要有激情豪邁高昂的風格?也許正是緣于此,開始喜歡唱《牡丹之歌》,在卡拉OK的時候唱,沒人的時候哼,慢慢地記住了詞。喜歡唱未必是唱得好,而是喜歡唱歌時的感覺。更重要的慢慢品嘗到了詞曲外的內涵。“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有人說你嬌媚,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有人說你富貴,哪知你曾歷盡貧寒。啊牡丹!啊牡丹!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是啊!“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牡丹之歌》又何嘗不是唱的人生。“有人說你富貴”,“有人說你嬌媚”,哪里有人說“曾歷經貧寒”。正是在百花還在冬眠的時候,你已經吐出新芽,開始孕育新的花蕾,才有了這樣“嬌媚的生命”。
在后園內種植牡丹,完全是同學們的一句玩笑話。在南大商學院學習的時候,一幫同學來我家玩,看到后園雜亂無章,不知是誰突然來一句:“為什么不弄個牡丹園?再建個牡丹亭子。”當時,我也沒在意。過后把同學的玩笑話與夫人一說,她覺得是個很好的建議。當年冬季即請人到山東菏澤購了一批牡丹花,五十多個品種。近一千株,種植在后園內。
經過夫人三年的辛勤培育,牡丹園已小有模樣。從第一年的“開了一些”,到第二年的“開得不少”,再到今年的滿園盛開,這其中傾注了夫人太多的心血,也正是夫人的勤勞圓了我的牡丹緣。
現在,我不但認識了牡丹,而且品味到了牡丹的激情豪邁高昂的性格,分享了牡丹豐富多彩的人生寓意。面對滿園盛開的牡丹花,我情不自禁地高呼:戰友啊!同學們!朋友們!來吧!一起分享牡丹花的富貴,一起品味牡丹花似的人生,然后縱情地高歌一曲《牡丹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