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島紅”(暫用名)桃,系從新泰汶南鎮(zhèn)國家莊新川中島桃園中選育出來的優(yōu)良實生變異植株,經(jīng)多年高接鑒定和果園栽培,表現(xiàn)遺傳性狀穩(wěn)定,早實豐產(chǎn)性強,果肉脆硬、不溶質,品質優(yōu)良,極耐貯運。果實平均單果重208.4 g,最大單果重290 g;果皮著色全面艷紅,果肉乳白色、不溶質,風味甘甜,香味較濃,可溶性固形物13.0%~15.0%,最高17.0%,果肉硬度4.63×105 Pa,成熟期8月中旬。
關鍵詞:不溶質硬肉紅桃;“新島紅”;主要性狀;栽培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662.103.3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4-0107-02
1998年,新泰市汶南鎮(zhèn)國家莊村類延泰從新川中島桃園中收集一批落地桃種準備用作砧木,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嫁接,翌年部分單株開花結果,其中一株各種性狀表現(xiàn)突出,2000年進行高接試驗,發(fā)現(xiàn)果實各項經(jīng)濟指標都超過對照新川中島,特別是果實外觀顏色全面鮮紅亮麗,果肉乳白干凈,風味香甜,而且不裂果。硬肉形不溶質,耐貯運,貨架期長達2周以上,生食加工兼用等優(yōu)點明顯,極具推廣潛力和價值,適合于丘陵山區(qū)發(fā)展,是一個優(yōu)質桃新品種。
1 選育經(jīng)過
1998年發(fā)現(xiàn)其實生單株后,經(jīng)過幾年高接觀察,于2002年開始在新泰市汶南鎮(zhèn)國家莊村大海山一帶青石山區(qū)梯田建立果園近10 hm2,并于2009年8月進行了省級申報,認定此品種優(yōu)良性狀突出、穩(wěn)定,外觀顏色好,個頭中大,豐產(chǎn)性好,果肉乳白,不溶質,可生食加工兼用,建議推廣和發(fā)展。
2 主要性狀
2.1 植物學性狀
新島紅桃樹勢中庸,樹姿開張,干性強,生長勢中強,樹形為多主枝自然開心形,冠徑3.6 m×3.2 m,主枝數(shù)3~4個,新梢紅褐色,有光澤,節(jié)間長度1.28cm,多年生枝紫褐色、光滑,葉片中大、淡綠色、披針形(14.52 cm×3.36cm),葉緣鋸齒粗鈍,葉尖急尖,葉基窄楔形。葉柄長1.01cm,粗2.44mm,葉柄到葉基2~3個蜜腺,圓形多于腎形,葉柄多于葉基,綠褐色到黑紅色,對生占大部分,主干皮目中多,細長橢圓形,灰褐色。
花芽圓錐形,復花芽與單花芽數(shù)量對等,花芽密度大,花瓣大,呈粉白一深紅色,薔薇形花,雌蕊平于雄蕊或略高于雄蕊,花粉量中多,坐果率中等。
長、中、短果枝比例均勻,均能坐果,成枝力2.05,萌芽力0.37,新梢節(jié)數(shù)28~30個,節(jié)間長度1.26~1.29
2.2 物候期
據(jù)2009年在新泰汶南鎮(zhèn)國家莊村大海山觀察結果,新島紅4月10日初花,4月13日盛花,果實8月15日成熟,比新川中島晚5天,果實發(fā)育期為120~125天(表2)。
2.3 生長結果習性
用當?shù)孛一蚯嘀菝厶覍嵣缱稣枘荆H和力強,其樹姿開張,幼樹生長旺盛,進入盛果期后,樹勢中庸,長、中、短果枝均能形成花芽,結果良好,花芽起始節(jié)位第2—3節(jié),花粉中多,白花結實率高,采前落果輕,其早實豐產(chǎn)性強,苗木定植后第二年開花結果,開花株率達95%,平均株產(chǎn)2.3kg,第三年豐產(chǎn),平均株產(chǎn)20kg,第四年平均株產(chǎn)52kg。

2.4 抗逆性
新泰汶南鎮(zhèn)國家莊村大海山一帶,屬青石山區(qū),pH值為7.0以上,經(jīng)調查了解,此品種抗旱性、耐寒性、抗霜性都較強。例如,有的果園為青石山梯田構造,常年無水澆條件,果樹仍能生長良好,正常結實;2008年冬季1月最低氣溫-17℃,桃樹未發(fā)現(xiàn)凍害現(xiàn)象;2009年晚春突遇晚霜,4月初始花時遇雨雪侵襲,溫度降到-2℃,花器未發(fā)生傷害。
在果園調查時未發(fā)現(xiàn)流膠病、褐腐病、霉心病以及細菌性穿孔病、縮葉病等桃樹易生性、多發(fā)性病害。
2.5 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形狀近圓形,果頂微凹,頂尖微凸,果皮底色黃白色。整個果面有鮮紅暈,色彩艷麗、美觀,茸毛少、稀,果皮中厚,剝皮不易,兩側片肉對稱,縫合線中深明顯,梗洼中廣、深,平均單果重208.4 g,最大單果重290.0 g,平均縱徑6.81 cm,橫徑7.58 cm,側徑7 cm,果肉顏色乳白色,近核處乳白色,近皮處略有紅色素,肉質細脆,纖維少,果汁多,風味甘甜,果味清香,品質極上,不溶質,可溶性固形物13%~15%,最大17%,硬度4.63×10Pa,核中小,為7.16 g,縱橫側徑為3.68 cm×1.77 cm×2.75cm,半離核,鮮果耐貯運,貨架期長達2周以上,還原性vc 8.1μg/g,可滴定酸0.21%,可溶性糖11.9%。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建園
因地勢地形不同而樹形與株行距不同,如丘陵地或山地梯田,選用三主枝開心型為好,株行距為3 m×4 m或4 m×4 m;如果地形為平原地,則選用二主枝“V”字型為好,株行距為2 m×4 m或2 m×5 m。這樣既能照顧到前期產(chǎn)量和樹冠擴大,又能使后期樹體正常生長而減少行間間伐的麻煩。栽苗時間春秋均可,要挖80 cm×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有機肥8~10 kg,加土拌勻,然后將苗木放人穴中,埋土1/3時,將苗木輕提一下,使苗木根系舒展,再加土埋實,踏實,澆透水,覆土,使原有地平痕跡與坑沿持平,定干高度一般為30~40 cm,剪口下留4~6個飽滿芽,以利整形和正常生長。
3.2 整形修剪
如以三主枝自然開心型為樹形,那么在栽植定干后,就要選好三大主枝與方向,一般一枝向正南,一枝向西北,一枝向東北,形成整體集約式、鏈條開心型樹形,夏剪時幼樹保留主枝延長梢,在5月上旬對直立枝和側枝進行摘心和疏枝,以利成型。在冬剪時要注意理好樹姿,通風透光。清理疏除過密枝、并列枝、直立枝等,對留下的結果枝進行輕打頭,一年修剪兩次,即夏剪一次,冬剪一次,在進入結果盛期后,更要注意防止樹體郁蔽,增加通風透光性。以利結果生長。
如以二主枝“V”字型為樹形,第一年一定要選好東西相向的二大主枝(此樹形必須南北行向),一般在夏季修剪時留出(可多留一枝做損害候補),其余萌發(fā)枝一律疏除。秋季或第二年春季進行拉枝,拉向東西兩側,角度100~120°,待夏季修剪時,視主枝生長情況將背上直立枝拉向主枝兩側或疏除,以便通風透光和樹形的形成,使其能集中養(yǎng)分撫養(yǎng)樹體并正常結果。

3.3 肥水管理
在正常管理中,每年春秋兩次擴穴施肥,一般每666.7m2春施氮磷鉀復合肥100~150 kg,秋施農(nóng)家肥5000~7000 kg,在果實膨大期,每666.7m2施硫酸鉀復合肥或有機復合肥60~75 kg,以利果實膨大和增加糖分,同時視樹體營養(yǎng)情況,每15天左右進行一次葉面噴肥,并根據(jù)天氣干旱情況適時澆水。
3.4 花果管理
新島紅花粉量中多,坐果率中等,在疏花疏果時應注重提高單果重和果實品質,留果量一般長果枝留2~3個,中果枝留1~2個,短果枝留1個,花束狀果枝留1個。
3.5 病蟲害防治
花芽萌動前噴一遍7°Be石硫合劑(一般在“驚蟄”前后),開綻前兩天,再噴一遍5°Be石硫合劑,這樣能殺死許多害蟲卵和病菌,對一年的病蟲害防治有積極的防御作用。也可在發(fā)芽前噴一遍索利巴爾80~100倍液,謝花后噴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蚜虱凈2 500倍液,果實膨大期噴80%多菌靈600倍+桃小靈2000倍+滅幼脲3號1500倍液,果實采收后噴65%代森錳鋅1000倍+蛾滿靈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