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栗2號是從紅栗實生后代中選出的變異優株,在多省區域試驗中表現早實、豐產、優質、抗逆性強,適生范圍廣。堅果光亮美觀,平均單粒重10.3 g,果肉黃色,細糯香甜,含糖量高,炒食風味佳。一年生枝條、葉柄、總苞均為鮮紅色,甚為美觀,可做園林綠化樹種,綜合性狀明顯優于紅栗。
關鍵詞:板栗;紅栗2號;生產兼綠化型
中圖分類號:S664.203.2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5-0106-03
紅栗屬板栗中的稀有資源,因其枝條、總苞、幼葉、葉柄均為紅色,甚為美觀,近年逐漸受到重視,但因豐產性、適應性等性狀欠佳,至今未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在以往資源收集、調查的基礎上,經過10余年鑒評和區域試驗,選育出板栗新品種“紅栗2號”。 該品種在綠化效果和生產性方面較紅栗均有顯著提高,實現了優異資源向生產品種的轉化,于2009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S-SV-CM-015-2009)。
1 選育經過
紅栗2號系21世紀初從山東省新泰市樓德鎮東王莊村河灘地栗園紅栗實生后代中選出的變異優株。母樹為20世紀70年代初栽植的實生樹,樹齡30年以上。20世紀90年代末發現該株系具有色澤艷麗、豐產、優質等特點,從2000年開始先后向河北、北京、遼寧、江蘇、安徽等板栗主產區引種試栽。 10多年來,通過連續調查和鑒評,發現其綜合性狀穩定,早實性、豐產性、穩產性、抗逆性強等特點表現突出,顯著優于紅栗。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學特征
樹冠高圓頭形, 主枝分枝角度40~60°,多年生枝深褐色,一年生枝紫紅色;皮目近圓形,灰白色,密小;混合芽圓形,大而飽滿;葉片長橢圓形,長16.9 cm,寬6.4 cm,葉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葉尖漸尖,鋸齒斜向,兩邊葉緣向表面微曲,葉姿褶皺波狀,斜向;葉柄橘紅色,長1.8 cm;總苞橢圓形,中大,苞皮厚0.18 cm,平均含堅果2.5粒;苞柄粗短;刺束鮮紅色,中密,較硬,長1.1 cm,粗0.1 cm,分枝角度中等;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成熟時“十”字形開裂,出實率50.8%,空苞率4.0%。
2.2 堅果經濟性狀
堅果橢圓形,紅褐色,光亮美觀,充實飽滿,大小整齊一致,果肉黃色,細糯香甜,澀皮易剝離,底座大小中等,接線月牙形;單粒重10.3 g,含水量51.1%,淀粉69.7%,糖18.6%,蛋白質7.4%,耐貯藏,炒食風味佳,商品性優。
2.3 生長結果習性
紅栗2號幼樹生長旺盛,新梢長而粗壯,利用2年生砧嫁接后第2年,樹高1.8~2.2 m,干周18 cm左右,冠徑1.4 m×1.6 m;結果母枝平均抽生結果枝4.5條,占發枝總數的56.0%,發育枝和細弱枝各占23.0%和21.0%。每結果枝平均著生總苞數2.0個,略少于紅栗。
2.4 早實性、豐產穩產性
早實性強,幼砧嫁接第2年即有少量結果。嫁接后第3年進入初果期,每666.7m2平均產量達127.3 kg,4~5年后每666.7m2平均產量穩定在320 kg以上。大小年現象不明顯,穩產性強,以嫁接后4~6年產量計算,變產幅度為38.9%,明顯小于紅栗。
2.5 抗逆性和適應性
與紅栗相比較,紅栗2號在適應性方面有較大提高,不僅適合土層深厚的河灘地栽植,在土層較淺、土質瘠薄的丘陵、山地栽植,生長結果表現正常,早實性、豐產性、穩產性、堅果品質等主要性狀基本不受影響。
3 配套栽培技術要點
3.1 栽植要點及授粉樹配置
建園時要求嫁接苗規格為地徑1 cm 以上,高度80 cm 以上,主側根長20 cm以上,接口愈合良好,無病蟲害及機械傷。丘陵山地栽植密度以3 m×3 m或3 m×4 m為宜,平原與河灘地以3 m×5 m或4 m×5 m為宜。如計劃密植,應在建園栽植時設計好永久行和永久株,間伐時可按計劃一次或多次進行。授粉品種可采用石豐、黃棚、東王明栗、泰安薄殼等中晚熟品種。
3.2 施肥技術要點
一年追施3次,第1次在萌芽前,以氮肥為主,配合施入磷、鉀肥,每株施入尿素1.0~1.5 kg。第2次在開花前后,以含氮磷鉀的速效復混肥為主,每株施入1.5~2.5 kg。第3次在果實迅速膨大期,于7月底至8月中下旬進行,以鉀肥為主,每株施入磷酸二氫鉀0.2~0.3 kg,過磷酸鈣0.1~0.2 kg,尿素0.2~0.5 kg。
3.3 整形修剪要點
平地、河灘地采用主干疏層延遲開心形,每平方米留6~8條結果母枝。丘陵、山地采用低干矮冠自然開心形,母枝留量可適當增加至8~12條。初果期以培養樹形為主,生長季采用摘心、拉枝等擴大樹冠;盛果期要調整樹體結構,改善內堂光照,及時回縮更新結果枝組,控制結果部位外移。
3.4 病蟲害防治春季萌芽前噴5°Be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菌及蟲卵。春季萌芽后注意防治金龜子為害新梢,可采用燈光誘殺或震落捕殺。5~7月及時預防紅蜘蛛為害,可噴施15%噠螨靈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