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紀歷起于何時、何地?難以確考。清代史家對此即頗感興趣。考證的結論,一是以為時代上是從后漢開始;二是以為從西域“流入中國”。
果真如此嗎?當代有中國學者經過艱苦爬梳,竟在先秦文獻中摘出若干證據。可能在周代,民間即以十二獸配十二支,因十二獸歷不是官方歷法,難有系統記載;而各民族間卻相沿成習,甚至各民族因其環境、物候、信仰的不同,十二獸也有所不同。
十二獸紀歷確實是一種世界性現象,幾大文明古國都有紀歷十二獸,只是各有不同。印度以獅代虎,其余與中國漢族同。埃及、希臘的十二獸是牡牛、山羊、獅、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巴比倫的十二獸是貓、犬、蛇、蜣螂、驢、獅、公羊、公牛、隼、猴、紅鶴、鱷。由此可見,巴比倫、埃及、希臘十二獸更接近一些,他們的文明彼此之間聯系也更密切一些;而印度、中國各民族之間十二獸更接近一些,他們的文明彼此之間聯系也更密切一些。有趣的是,幾大文明古國十二紀歷獸完全相同的只有牛、羊、蛇、犬。這也說明這四種動物同人類的特殊關系。
地球上的動物千萬種,從中遴選出十二種,可見這十二獸同人類的關系是何等不一般。這十二個紀歷獸都當過人類的圖騰,也都扮演過人類的祖先。在中國漢族,它們與人類的關系在后來的發展中發生了變化。其中六個被人類馴化,從獸中分離而成“六畜”,成為人類的幫手或財富的象征,而其余六個仍舊保持其野性,逍遙林莽,與人類若即若離。最讓人費解的是何以是這樣的十二地支?又何以是這樣的地支配生肖?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它們本來是什么?為何挑來做十二地支?又為何要子配鼠,丑配牛,寅配虎,卯配兔,辰配龍,巳配蛇,午配馬,未配羊,申配猴,酉配雞,成配狗,亥配豬呢?
從文字學的角度看,十二支不是象形字就是會意字,故而從字形上可以看出其初義。這么看來,十二地支中有些是動物,有些是植物,有些是工具,有些是器皿,它們與十二獸有些是同名而異稱,有些在意義上有關系,而有些我們還不甚明了,但肯定不是胡亂搭配。簡單說吧,就像古人有名、有字一樣,地支是名,獸是字。既然十二紀歷獸不是等閑之輩,還是要有個官名為尊,十二支就是后取的官名。
盡管我們不能確考十二紀歷獸起于何時何地,但我們知道,人類用十二獸紀歷是遙遠的數千年之前的事了。十二地支配十二獸,是取義于生命的成長過程:生育,生養,生長一這就是貫穿于中國文化一切領域的終極價值:天地有大德日,生生不息。
試想想,在我們人類的成長過程中,時刻都有十二個不同的生物陪伴我們。它們以不同的靈性幫助我們,啟迪我們,我們通過它們認識自己。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十二個,人類的伴侶。
【子】小兒赤子之象。鼠小,尤其善生育。子鼠相配,取義于生育。
【丑】一種農具,像木權,也像犁靶,與牛相配,取義于耕作。
【寅】某種似虎的猛獸,故寅為虎。
【卯】門扉,與兔相配,不明何義。
【辰】某種爬行類動物,像龍。
【巳】長著三角形頭的蛇。
【午】也許是某種正午測日的工具,如圭表。但與馬相配是何取義,不明。
【未】樹梢上正在生長的枝條。與羊相配,因字形相似,且羊之雙角也是從頭頂生長而出,取義于生長。
【申】這個字形像雙手攀樹。猴在樹上雙手伸展蕩來蕩去,與申字形義都似。申猴相配,取義于舒展。
【酉】尖底陶瓶。與雞相配,其義不明。
【戌】斧鉞,執斧鉞者有守衛之責。成狗相配,取義于守衛,守衛家園,守衛財產,也守衛生命。
【亥】長得像豕(豬)一樣的動物,可能就是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