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對教學水平高低和教學效果優劣的評價,建立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保障模式是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保定科技職業學院以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探索出適合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發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保障模式。
一、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教學管理方面。由于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從學制來看,高職院校學制三年,學制短;二是從人才培養模式看,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三年中至少有一年在實習實訓基地度過,學生在校時間少;三是從高職學生智能結構看,高職生屬于形象思維結構類型,適合于在實踐中學習、體驗中成長,傳統的黨課教育方式對于高職生而言,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近年來,高職院校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還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和制度,認為辦高等職業教育要比辦其他高等教育容易,沒有充分考慮兩者的差異,忽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規律、性質、模式、特點以及專業設置、教材、教學目標等的深入研究,沒有形成有特色和優勢的管理模式,缺乏一套合適自身發展的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很難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制約學院的發展。
(二)教學方式方面。大多數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觀念陳舊、落后,堅持“應試教育”思想,在教學方法上始終采取“滿堂灌”方式,理論不能很好地與實踐相結合。很多教師仍用原來中?;虼髮r期采用的方法,“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張嘴巴”、上幾堂“死課”、出幾個“死題”算是完成了任務,與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目標相脫節。同時,由于高職院校缺乏對教師科研獎勵,很多教師沒有科研熱情,造成其科研水平低、成果少,且缺少應用性創新。此外,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文化氛圍,然而,高職院校由于歷史原因和現實影響,目前還未形成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學術氛圍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較大。
(三)師資隊伍方面。高職院校師資力量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隊伍不穩定。高職院校的教師主要來自于學院自已的專任教師,另一部分是從普通高校聘請過來做兼職教師。由于,這部分外聘的兼職教師,他們首先是普通高校的教師,他們在普通高校還要承擔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到高職院校任教屬于額外的教學任務,也就相應地要減少他們的休息時間,造成教學時間、精力難以保證,教學質量自然也就無法保障。而且,高職院校外聘教師聘期較短,大多是一學期一聘,而且聘用的教師變動比較大,頻繁更換專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延續性,影響教學效果。同時,高職院校也沒有充分重視專職教師的自身發展和深造。目前在高職院校還沒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的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離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對教師的要求相差甚遠。
其次,教授專家數量少,“雙師型”教師缺乏。據調查,大多數高職院校獲得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的教師不到教師總數的四分之一;參加過高職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更有甚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未經任何培訓的情況下就直接擔任一線教師。此外,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存在的實踐經驗不足、動手能力不強,與高職教育的重能力、強實踐的培養目標相背離。
(四)生源方面。《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在今后要“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擴大高等職業教育的規?!?。然而近年來,高職院校生源不足,新生入學報到率低,且質量普遍偏低,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除去高校院校自身硬件和軟件設施建設的因素外,由于大部分考生及其家長還沒有沖破“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對高職教育形成片面性的認知,總是認為職業教育各方面不如高等教育,接受高職教育是不得己而為之,致使高職院校招生難,除了少部分是因為高考發揮失常,大多都是高中時期學習成績稍差、知識水平稍低的人,他們本身就與普通高校的學生在綜合素質、基礎知識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構建動態、立體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科學規范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質量監控的內涵就是通過調查、研究影響教學質量的諸因素,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質量的難點和關鍵,其系統主要由教學檢查、聽課、評課、督導等制度組成。通過科學地設計和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完成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教風與學風,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梢?,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一套適合校情和專業教育特點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
我校在總結其他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經驗,并結合自身辦學情況,建立了“兩層次,六模塊,全過程”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皟蓪哟巍笔侵阜謩e以教務處和系部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傲K”是指教學檢查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評教制度、聽課制度、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以及評估制度。其中,學生網上評教反饋評價、全校期末教學質量檢查評價、本系教學質量檢查評價三大部分實行量化打分。
(一)建立教學檢查制度。教學檢查制度就是由教務處組織各系部開展的教學檢查以及專題教學檢查,了解各位教師的教學情況。每學期分別在開學初、期中和期末開展三次教學檢查。開學初教學檢查的內容主要是教學準備情況,教師、學生到位情況;期中教學檢查的內容主要是教學運行情況、教案質量、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反饋;而期末教學檢查的內容則以期末考試安排、考風考紀檢查為主。檢查過程中,各級領導、教學管理人員分別深入課堂,分別召開教師、信息員、學生座談會,全面了解教學工作的狀態,及時發現并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二)建立教學督導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就是對教學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督導員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了解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與老師分析、溝通,以利于改進提高。督導機構可分為兩級:院教學督導團和系教學督導組,貫徹“督導結合,以導為主”的原則。教學質量督導團每學期開展經常性的教學質量檢查工作,主要涉及聽課、試卷復查、日常教學秩序檢查、畢業設計檢查、考試巡導等。教學督導有如下功能:可以參與教學過程的管理,但不能取代職能部門的工作,只是從更深更廣的層面上了解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將督導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并可徑直向學校領導反映,提出改進意見。
(三)建立評教制度。評教制度是指由學生評議教師,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給予打分。評教方式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一是信息員座談,二是全員網絡參評方式。信息員是由學生代表組成,每學期開學初,由教學科負責組織學生的信息反饋員隊伍,從每班抽調1名學習委員、班長或團支部書記組成學校的教學信息反饋員隊伍,負責每兩周將教學中出現的情況,及時反饋到教務處。全員網絡參評是指每學期組織學生在網上用匿名的方式,直接對本學期任課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教學效果、實驗、實訓教學等進行測評,將其量化,作為教師年底考核的指標之一。
(四)建立聽課制度。建立聽課制度是為了促使學校領導和各級管理人員能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學情況,加強教學管理,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同時教師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形成重視教學、教研的好風氣,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院規定并組織院領導和主管教學的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每人每學期至少聽課3~5次,系部領導、教學管理人員聽課5~7次,教研室主任每學期要對本教研室的任課教師全部進行聽課,教師每學期至少聽課3~5次。
(五)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是為了及時了解我院畢業生的工作情況,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流向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情況,推進學院的專業建設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主要調查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職業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綜合素質五個方面的評價和畢業生本人經過工作實踐后對學院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問卷和訪談項目的總體設計由教務處及招生就業辦負責,各分院及專業可結合自身調查的需要作必要的深入和細化。通過每2~3年開展一次的畢業生跟蹤調查活動,了解畢業生走向社會后,以新的視角看學院教育的切身體會,為學院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據。
(六)建立教學評估制度。教學評估是指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規范標準,通過特定方法對師生雙方情況進行檢測和考核,評定其教學效果的過程。教學評估是監控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的必要措施。每1~2年要開展一次教學工作的評估活動,通過評估過程,促進各級領導重視教學工作。對于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效果,值得注意的方面有:其一,關于監控體系隊伍的質量問題是實施監控方案的關鍵和難點;其二,在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教師是關鍵因素,同時又是監控體系評價過程中評價與被評價這一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即被評價者。
總之,在當前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隨著近幾年高職院校的快速擴展,提高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保障模式的運作具有評價、激勵和引導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學校深化改革與科學發展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建立、并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保障模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姜祖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保障模式研究[C].法律出版社,2008(1).
[2]李文霞.高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與運行[J].中國成人教育,2007(3).
[3]馬樹超.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實踐研究[J].職教論壇,2004(12).
[4]邱川弘.高職高專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13).
基金項目:本文為保定科技職業學院2009年度院級重點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YZ09項目負責人:朱曉杰,成員:張愛蓮、陳玉娟、張凱。
(作者簡介:朱曉杰(1979-),女,吉林省長春市人,哲學碩士,保定科技職業學院教務處教學科科長;張凱(1979-),男,吉林省圖們市人,法學碩士,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