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文
職業教育與其它類型的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是一種偏重應用和實踐技能、實踐工作能力的培養,以便受教育者能勝任某種工作,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各層次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和其它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術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本文主要以理工科教學為例,應用PPT軟件教學而提出一些教學方法,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基本要求
課堂內的知識需具備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藝術性這四點基本要求。首先科學性,即課件的內容,包括引用的資料應科學、正確規范。其次,必須有教育性,新穎、形象、直觀地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發其思考。再次需具備技術性,適當地使用鏈接產生交互,或影音/flash、動畫等多種形象展現方式相結合,音效等多媒體效果,播放課件中需保證正常運行。最后具備藝術性,字體行距,色調,重點字眼的強調突出,背景色與文字相互搭配合理。適當應用繪圖注釋、標注等用動畫展現或指出注意點。字體色彩與圖形說明需和諧、充實,使整體視覺美觀大方。
通常一節45~50分鐘的PPT課件內容控制在12~18頁。第一頁列出本堂課的綱要,其余為展開講解內容。PPT文字內容需精簡,把一堂課的重點難點內容用1~3頁的文字形式列出,闡述講解結合圖片、圖表、音效視頻等各種方式展現。而其余引導知識或了解性的內容教師講述,或充分利用教材,請學生直接在書本鉤畫。
三、PPT課件五結合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的優勢不言而喻,可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所容納的信息量多,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課堂,需具備PPT課件基本制作要求外,提出以下五個相結合。
(一)與書本相結合
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基本都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會在課前或課后學習了解教材內容。因而,處理好書本和課件內容之間的關系是備課的關鍵。
對于參考教材上已有的知識內容可不需放于大屏幕,有必要只需標注內容所在書本的頁數,請學生注意或鉤畫好,在PPT課件中只需亮出重點即可。過多的文字易使學生在45分鐘的課堂內產生眼疲勞,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撞擊視覺的內容需有震憾力,新穎的特點,重點字眼可用不同色彩突出。PPT其他頁面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加入符號、圖形、圖像等文件。另外,來源其他參考的知識內容來源于其他參考書重點內容可列出于PPT中。
(二)與實驗、實際、證書相結合
理工科與實驗驗證相結合則是教學優勢。根據課程特點,首先注意與實驗論證相互導通學習講解,會讓學生理解領悟更為深刻,易掌握知識點。其次,與實物演示效果相結合或結合實際生活應用舉例,讓學生切身體會,增強生動性,易于理解抽象性的理論概念。再次,可與證書考試連接,把有關考證的習題加入到課堂,既掌握課堂知識,又增加學生取得證書的渠道,達到一舉得的效果。
(三)與案例相結合
大學生已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師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學生知識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真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故事實例是引吸學生興趣的有力法寶。教師可根據各門課程特點,結合身邊案例,包括國內外著名案例或以故事,進行積極的引導,激發學生思考與學習熱情。
(四)與黑板相結合
為解決PPT課堂的這些不足之處,所以多媒體課堂都配有黑板。一方面,利用黑板可靈活地把參考書以外的定義、關鍵詞或小知識點書寫,輕松地調動教學方式。另一方面,利用黑板可完美地講解理工科中公式推導和計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讓學生的思維慢慢跟進,且能更好地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問題。而在PPT中由于翻頁的速度,或用技巧來制作較為費時也麻煩,也難以達到教學效果。
(五)與視頻結合
在課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視頻文件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靈話地調動時間,可在課前播放與課程相關或相近的視頻或新聞,時間控制在5~15分鐘內,讓學生盡快地進入課堂。另外,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了解課程相關領域的知識。這樣就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具體形象、生動、直觀、信息量大等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特長
首先,教師授課應具有流動性,不應固定在座位上,并充分利用肢體語言,一堂課可以認為是一場表演,把教師所擁有的知識與魅力用各種方式展現出來。而肢體上的表達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消除久坐的疲勞感。如果教師坐在屏幕前,學生會隨著目光始終固定在教師坐的位置上而靜下來,不可避免易困乏,甚至會睡倒在課堂。新東方的王強老師把課堂當成表演課,像跳蹈一般,甚至會跳上講臺,激起下面學生也有跳起來的沖動。另外一位當今較為時尚的新東方老師周思成,在課堂也是極其動感的老師,興奮時用舞蹈激起學生的熱情。其次,課堂中多提問或反問學生,創造適當的情境讓學生討論。但所提的問題都出自教學內容,或教學目的。不適當故意制造問題讓轉移注意力的學生來回答,更為尊重學生。最后,教師講解語言需具備基本科學、標準、簡潔用語外,最好結合實際案例以輕松的語言講解,產生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五、總結
本文根據職業類院校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著重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結合學生特點和多媒體教學特色,以理工科教學為例,提出了一些課堂教學方法。重點闡述了理工科類教學過程中注意與書本、黑板、視頻和實驗證書等五個相結合。最后針對多媒體課對教師的限制,提出在課堂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特長,應用各種表現方式展現教師的個人魅力,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云梅.高等職業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6).
[2]劉鋒.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 2009.
(作者簡介:梁艷招(1982-),女,江西吉安人,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