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他開始收集紅綠彩;一年前,他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不論是步步為營,還是如履薄冰,閻焰想用自己的方式續寫屬于他的傳奇。
在我國宋金時期,曾流行一種彩繪陶瓷——紅綠彩。它是800年前中原窯廠上出現的絢爛多彩的瓷器。它的出現標志著瓷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時期。2009年9月,深圳望野博物館聯合市政府推出了“精彩#8226;中國——公元12-13世紀彩瓷的輝煌”主題展。
這批紅綠彩的主人,也是這家民辦博物館的創辦人,閻焰。
二十年前,他開始收集紅綠彩;一年前,他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不論是步步為營,還是如履薄冰,閻焰都想用自己的方式續寫屬于他的傳奇。
入行
閻焰最初接觸紅綠彩的年月,沒幾個人認識這東西,只有到一些廢舊物品回收的地方才能尋摸到。
文革前后,北京首飾公司給內部員工下發了一份廢舊物資的回收目錄,不是公開發行的,行內人看過的很少。它名義上是商用物資回收,其實是民國時期那些開當鋪和古董店的一些老專家謄抄的文物明細,上面提到的都是歷朝歷代的文物。后來,閻焰得到了這份資料,從此開始走街串巷,穿梭于各個廢舊物品回收中心和破爛攤之間尋找他的寶貝。
后來慢慢接觸多了,他開始看一些學術性的收藏刊物,關注上面的藏品信息,為自己的收藏找線索。
1997年,他做了國家最早的與文物相關的網站,開通了網上最早的在線文物鑒定業務。他將自己的原始積累放到網上,經常與藏家和搞學術的機構交流心得。
除紅綠彩外,一些唐宋陶瓷和特殊宗教題材的藏品也是他的收藏科目。像國內稀有的北宋仙教(《倚天屠龍記》里的拜火教)的雕刻品,蘇州南宋古城出土的唐宋陶模,西安古遺址出土的陶模。這些藏品多是他親自篩選的,有些是通過交流得到的。隨著多年積累,集腋成裘,放到一起,足足能填滿一座大規模的博物館。
藏品積累得多了,他便萌生了創建私人博物館的想法,將文物向社會公開展示。
出道
2009年,他向深圳市政府申報民辦博物館的方案,短短3個月后,深圳望野博物館正式成立。“申報期間,深圳有幾位主抓文化口的領導,對此事極為重視,我們得到了市政府的極大關照”。
應該說,這與深圳的“文化立市”政策有緊密的關系。2009年,《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提出深圳將建物流、貿易、創新和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四大中心,將“深圳速度”注入文化產業。這所博物館自然成為受關注的對象。
2009年9月,望野博物館與深圳市政府聯合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精彩#8226;中國——公元12-13世紀彩瓷的輝煌”主題展。展覽辦得很成功,“還有人帶著母親專門從河南開封趕過來看展覽”,原定于2010年3月結束的展覽,延期至4月初。
這次展覽給了他很深的觸動,他希望今后能辦常設展。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場地投入。“精彩中國”主題展也是得到深圳市委宣傳部、政府宣傳文化基金的特批資助才得以支撐起來的。”
博物館自2009年建成后,平時也開放,但范圍不大。目前館舍的場地是閻焰拿自己的錢租用的,即使只展出館內一個門類的藏品,也需要場地面積達2500-3000平方米。望野博物館的主體館都沒有這么大。大量文物被積壓在庫房,無法公開展示。
希望?
2010年2月,國家文物局、財政部、民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與城市建設部、文化部以及國家稅務總局等七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博物館發展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文中提到“將民辦博物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民辦博物館在創辦、開放、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上述七部門給予關注和幫助。”“推廣民辦公助、公建民營等形式,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政府對民辦博物館單位的資助機制。各地可利用在布局結構調整后閑置的房產,支持民辦博物館發展。”“協調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民辦博物館提供貸款。”
這是國家在民辦博物館領域頒發的最新文件。閻焰一直在關注執行層面的效果。
“文件發下來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得到貸款、稅收、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優惠。這需要一個過程。不過,這也會提高博物館審批的門檻,今后要建一座民辦博物館要比現在難得多。”
如果有適度的資金支持,他的博物館很快就能提供常設展。同時,他也會考慮與其他省市、地區的博物館做聯展或交流展,這是他最想做的、也是比較急迫的事情。
所有民營博物館還期待政府提供場地支持,無論是公建民營模式,還是官辦民助、民辦官助,只要有了場地,運營上會比現在好很多。“如果《意見》能落實,對我們來說是夢寐以求的。”
“但是,現在看來,資金支持我們還不敢考慮,這是奢求。”
博物館所需的運營資金都來源于閻焰的公司(深圳望野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他以公司名義申請了望野博物館,館內涉及的所有場地、水電消耗、人工、展示等成本都由公司全部承擔。目前,公司的營收來自幾方面,網上業務、行業咨詢、圖書語音制品等出版物版稅等等。
“前幾年,我們找銀行談過博物館貸款項目,但并未成功,他們不了解這方面的事。直到現在,這一領域的業務在國內還是空白。目前,我還沒聽說哪個人以民辦博物館的名義從銀行拿到了貸款。但在國外,西方針對藝術品投資已經做了很多年。”
考驗
今后,望野博物館將如何降低成本,創造營收?
閻焰不打算依靠藏品出售來維持館內的運營。“館內藏品組成了一個個完整的序列,如果出售其中的一件,就會割裂這個已經成形的收藏模式。”
如果條件成熟,也不排除與其他同類型的民辦博物館或官辦博物館交換藏品。“這也是館際交流的需要。”
其實,館內藏品有一個很大的用途。當學術機構做文化研究時,會用到大量的與之相關的藝術品,這些藏品將作為標本和信物讓他們租用。
“前幾年,有一個很熱的民間收藏學術課題,關于鈞窯年代的判定,有人說是北宋,也有人說是金代、明代等,說法各異。這個課題在論證期間,用到了我們大量的藏品。”
當時囿于學術情誼,博物館還沒有成立,租借人沒付任何費用。“以后再有這樣的事情,會要求他們支付適當的費用。這也表示對器物的尊重。”
同時,閻焰也感慨向官辦博物館借用藝術品之難。“比如我們做課題時,會向一些官辦博物館及文博機構借資料,簡直比登天還難。老百姓的東西是社會公器,官方的收藏就成密器了。這不符合學術環境和學術規則。”
他希望這種租借能夠規范化,以補貼博物館的運營。
雖然《意見》談到“民辦享受官辦博物館的同等待遇”,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是有難度。
他計劃著,博物館的另一項營收將來自衍生品的開發。“就我們自己篩比,現有的收集資料中很多已具備了市場開發的可能。今后會搞一系列衍生品的開發。紀念品、工藝品以及衍生置換的物品是我們主要考慮的項目。復仿制品還不在我們考慮之內。目前國內的復仿制品門類很多,銷售狀況卻不理想。”
與很多官辦博物館相比,民辦博物館的硬件資源并不如人意。他希望雙方能互通、互動,共同將資源利用好。
說到館內資源的擴充,他的收藏基調還是以特異、冷僻為主。“現在中國的熱門藝術品動輒上億,望野博物館只是民間機構,不可能調動大量的資源去收集炒得很高的藏品,我們沒法和藝術投資人相比。只能花小錢,還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目前,館內還有很多藏品沒有展示過。去年談論比較多的曹操墓挖掘,其中有一種特別的文物——陶銘磚。一位日本學者曾向杭州某博物館捐贈過99枚,同類型的東西,望野博物館藏有1000枚之多,都是閻焰歷時十年收集的。這些藏品已與學術機構做到了資源共享。待研究完成后,就向公眾開放。
談到今后的發展,深圳這家經營穩妥的話,閻焰會考慮在北京開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