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擔保機構仍然是中關村區域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主力軍。
“中央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06億元。對部分小型微利企業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
溫家寶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為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了兩點意見。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二是繼續落實財政對中小企業支持政策,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探尋治本之策
毋庸置疑,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
作為全國民企的“娘家人”,全國工商聯在兩會前公布了自己的23件政協集體提案,頭三件便直指中國當下民企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困境,并提出了政策建議。
與此同時,民建中央提交全國政協的16件提案中,有5個直接與中小企業融資難密切相關。民盟、民進等也均有提案指向這一困擾中小民企的老難題。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在兩會期間撰文表示,城市的活力和生氣來自民營經濟的發展,來自大批自主創業的人在不斷開拓市場,創造就業機會。
他認為,過去我們談中小企業,實際上是個很寬泛的概念,我國99%以上的企業是中小企業,造成目前扶持政策適用面太廣,最需要支持的小企業、微型企業反而被忽視。
“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通過建立信用體系、財政貼息、出臺專門辦法等,鼓勵銀行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降低銀行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的風險,創造良好的中小企業融資外部環境。”來自銀行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則主動提出了民企融資的路徑。
來自民建中央的建議,應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允許貸款壞賬的稅收抵免,降低小企業貸款成本和風險,增強銀行機構對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此外,政府應在2009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即36號文)基礎上,對中小企業實施諸如放寬費用列支標準、設備投資抵免、虧損抵免、再投資退稅等措施。
“應拓寬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包括大力發展企業債券融資、大力引進海外投資基金融資、項目融資、境外貸款、貿易融資等;與此同時,大力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并加強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民進中央進一步提出。
按照全國人大代表、納愛斯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莊啟傳的說法,省、市地方財政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的扶持資金,要免征企業的所得稅;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讓企業的員工更多的分享改革的成果,拉動內需市場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董事長陳澤民建議制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關于加快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議案》,通過法律法規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行業定位、市場準入、資金來源、管理運作和業務開展、風險控制、違法責任以及退出機制等進行規范。
“除了銀行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外,中小企業也應該建立信貸績效考核辦法,從直接經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兩方面綜合評價其經營業績。”全國政協常委、湖北省工商聯主席趙曉勇建議:首先支持商業銀行建立專營機構面向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央政府對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信貸業務實行稅收減免、風險補償等優惠政策,激勵中小企業信貸服務行為。
“有關部門要適當放寬欠發達地區設立村鎮銀行的條件,實行多元發起的方式,在農村地區設立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村鎮銀行,以解決農村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的貸款難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計承江則把它的視線投到了農村。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康力達集團董事長薛景霞說,政府應加大對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投入,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完善中小企業信用體系。銀行也應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使中小企業能夠用信用擔保貸款。
中關村融資經驗
“要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進一步推動首都非公經濟的發展。在推動世界城市的建設中,實現非公經濟的大發展,提高非公經濟的檔次、水平和國際競爭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劉淇在14日舉行推進首都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上強調。
他指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文化創意企業,及時解決非公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降低創業成本、減少創業障礙,積極探索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的聯合途徑。
此前,2010年1月劉淇、郭金龍、趙鳳桐就“支持民營經濟,加快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專門到中關村豐臺園進行專題調研,鼓勵民企發展。
中關村有2萬余家企業,其中90%是民營企業。中關村的民營科技企業開創了歷史先河,并且開創了自身。
“推動銀行貸款模式創新,開展股權質押、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深化科技保險試點,推廣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支持企業通過債券融資。鼓勵國家高新區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初創期企業提供服務。”2009年7月,科技部指出,要加強高新區金融政策創新,尤其指出,完善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代辦轉讓系統的相關制度,加快擴大在國家高新區進行試點。
自去年3月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來,中關村開啟科技金融創新試點工作,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中關村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擴大中關村信用貸款試點的意見》、《關于中關村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新政策。
中國銀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等在中關村成立了專門為科技型企業服務的專營機構;啟動了股權質押貸款、商標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以及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的試點。
針對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間接經費試點工作,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示范區科技重大專項資金試點管理辦法》和《示范區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經費間接費用列支管理辦法(試行)》,目前已批準了82家試點單位及其承擔的101個國家及北京市科技重大項目,先行開展試點工作。
中關村管委會先后制定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業投資風險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扶持資金管理辦法》、《企業擔保融資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支持企業改制上市資助資金管理辦法》以扶植民營企業,幫助企業度過金融危機難關。
海淀區政府和海淀園管委會制定了“1+20”政策,“每年安排總規模不少于8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專項資金,用于促進技術和產品創新、產業升級、融資環境改善、產學研平臺搭建、相關中介服務組織建設,系統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完善配套政策,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技術改造資金、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等財政性資金項目中,向信用好的中小企業傾斜。”海淀區金融辦主任王歌紅指出。
《海淀區建設首都科技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三年行動計劃(2010-2012)》則明確提出要發揮擔保行業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支持作用。
海淀區金融辦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關村和首創擔保共為北京市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約52億元,其中為海淀區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約22億元,占本市中小企業新增貸款擔保額的47.62%。
此外,海淀區金融辦小額貸款公司穩健運行。北京市中關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海淀區第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單位,是全市首家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和“三農”發放小額貸款的專業性貸款公司。
“截至去年底,累計接洽企業超過100戶,現有貸款中有32%是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貸款,而其余約60%則是對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服務的現代服務業的貸款。”王歌紅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