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旗英雄傳》中俠義柔情的鐵中棠;他是《51號兵站》中機智勇敢的“小老大”梁宏;他是央視2009年開年大戲《走西口》中不屈不撓的晉商田青;他還是《虎膽雄心》中深入敵營的地下共產黨員江波。他的名字叫杜淳,作為一個“80后”的新人,連續(xù)擔綱大戲,足以說明杜淳的表演水平非同一般。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當年杜淳要學戲劇表演時,胡玫、唐國強等一些影視界的著名人士并不看好他,然而,杜淳卻以自己的實力顛覆了大家對他的看法。
年少時喜歡標榜“另類”
今年29歲的杜淳,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杜志國是著名影視演員,在《雍正王朝》、《絕對控制》等電視劇中都有上乘表演。母親楊麗是當?shù)匚墓F的一名舞蹈演員。
由于受母親的影響,杜淳從小開始學舞蹈,在母親的精心輔導下,練就了一身扎實的基本功。10歲半的時候,杜淳考進了中央民族大學中專班,正式開始學習民族舞。從河北老家來到北京,杜淳感到什么都是新鮮的,雖然人小,學習卻非常刻苦,練起功來更是一絲不茍。兩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像很多青春期男孩一樣,杜淳開始喜歡標榜自己的“另類”——留長發(fā)、戴耳環(huán)、穿前衛(wèi)的時裝……一到周末,他就會和一幫同學在學校周圍閑逛,時不時地打聲口哨,走起路來晃晃悠悠,見到漂亮女孩子還會發(fā)出幾聲尖叫,在一般人看來是典型的“叛逆”少年。
一次,杜志國利用到北京聯(lián)系拍戲的間隙到學校看望杜淳,正巧杜淳和一幫同學往校外走,見到兒子的穿著打扮、形態(tài)舉止,杜志國非常吃驚,趕緊把杜淳叫到一邊,表情嚴肅地對他說:“送你到這兒來是學舞蹈的,你怎么能這樣?你現(xiàn)在是學生,應該把心思用在學習、練功上。”誰知杜淳看了父親一眼,不屑地說:“大家都這樣,又不是我自己,真是大驚小怪!”一句話噎得杜志國額頭青筋直暴,結果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誰也沒說服誰,最終不歡而散。
第二天晚上,杜志國又來到學校,與杜淳進行了一次長談。這次杜淳沒有反駁父親,說了聲:“我知道了。”可后來杜志國發(fā)現(xiàn),杜淳答應得挺好,但過后依然我行我素。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杜志國只要一有空,就會趕到北京看望兒子。杜志國耐心的規(guī)勸,像春雨潤物一樣,滋潤著杜淳的心田。杜淳漸漸收了心,把心思用在苦練基本功上,晚上練功房里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杜淳的學習成績很快有了大幅度提高,他的進步表現(xiàn)受到了老師的青睞,經常安排他參加學校組織的外出表演。那段時間杜淳曾先后給孫悅、屠洪剛等很多歌唱界明星伴過舞,成了人見人愛的陽光少年。很多老師和專家都對他寄予厚望,認為他形象英俊、舞蹈基本功扎實,是一個難得的舞蹈苗子。
棄舞從影,胡玫、唐國強認為他不是干這個的料
然而就在杜淳舞蹈技藝大有長進,即將畢業(yè)時,他作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放棄學習多年的舞蹈轉而學習戲劇表演,報考戲劇或電影院校。
“為什么會放棄學習了多年的舞蹈轉而學演戲?”現(xiàn)在經常會有熟悉的朋友和記者向杜淳提出這個問題。杜淳說:“其實我也說不清楚。也許藝術都是相通的吧!”杜淳就是這樣一個直率的人。
杜志國知道杜淳的決定后非常吃驚,他當年拍攝《雍正王朝》時,曾帶杜淳到劇組看拍戲。閑談中說到杜淳以后的發(fā)展,唐國強和胡玫都說,杜淳性格太內向了,不適合當演員。回想起這些名導、大腕們的話,杜志國心中實在難以平靜,考慮再三,他將杜淳叫到身邊,委婉地說出了大家的意見,希望杜淳能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可不論父親怎么勸,杜淳是鐵了心要當演員。見他態(tài)度如此堅決,杜志國對他說:“既然你決心已下,就努力吧!”
但決心歸決心,付諸行動卻并不容易。杜淳棄舞從影的道路充滿了坎坷。1998年,杜淳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最終因他從小學習舞蹈,表演起來動作太夸張而落榜。這對杜淳打擊非常大。杜淳原來擔心自己文化課過不了關,沒想到登過無數(shù)次舞臺的自己,竟然敗在了表演上。那段時間杜淳非常郁悶,回到家見了父母也不愿說話,哪兒也不愿去。面對杜淳的情緒,杜志國沒有安慰,也沒有勸解,直到兩天后才對杜淳說:“男子漢,要經得起輸贏,你還年輕!”
或許是父親的話起了作用,10天后,杜淳作出了第二年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決定。他不僅告訴杜志國:“我要剃光了頭,背水一戰(zhàn)!”而且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了“立志成功”幾個大字勉勵自己。從此,杜淳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一門心思準備功課。在表演上,他從形體動作到人物內心一點點挖掘,潛心學習,還買來大量光碟觀摩名家的表演。憑著這股不氣餒的勁頭,第二年,杜淳如愿以償?shù)乜忌狭吮本╇娪皩W院。當杜淳得到自己被錄取的消息后,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父親,沒想到杜志國聽后非常平靜,只說了一句:“我早知道你會有這一天!”聽了父親的話,杜淳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覺得父親的信任比什么都珍貴。
由于機會得來不易,在電影學院學習期間,杜淳非常用功,一門心思用在學習上,終于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并于畢業(yè)不久憑著扎實的表演功底和綜合素質,接演了《漢武大帝》里青年劉徹一角。杜淳的表演非常成功,不僅陳寶國等表演藝術家對他的演技贊賞有加,一些著名導演也給了他很高的評價。從此,全國觀眾認識了這張年輕英俊又富有活力的面孔。
“父親看到我的進步一定很欣慰”
如果說《漢武大帝》是杜淳藝術上的起步,那2007年他出演的《51號兵站》中的“小老大”梁宏則奠定了他在影視圈的地位。
電視劇《51號兵站》改編自20世紀60年代的同名經典電影,杜淳在劇中扮演男一號“小老大”梁宏,不論形象還是表演,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部根據(jù)經典影片翻拍的新戲,能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能讓很多老觀眾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小老大”形象與新的“小老大”重疊起來,能以嫻熟的演技讓年輕觀眾拍手稱贊,實屬不易。杜淳說:“從沒想過會出演紅色經典的電視劇,梁宏這個角色與以往的英雄形象有很大區(qū)別,他既是新四軍,又是上海青幫的‘小老大’,兩個都是他的真實身份,把握好這個人物的兩面轉換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看完劇本后,我覺得自己適合出演這個角色,因為生活中的我就比較好動,身上有股‘叛逆’之氣,這正好符合了‘小老大’梁宏‘既正又邪’的人物特點。”
成功出演《51號兵站》中的“小老大”后,杜淳名聲大振,找他拍戲的劇組越來越多,杜淳與父親的合作也越來越多。由于年齡的關系,杜淳和杜志國合作時經常分演兩代人或是君臣、上下級關系。
父子倆的首次合作是電視劇《公民良心》,在劇中兩人扮演的是翁婿關系。第一次與父親合作就扮演這種關系,杜淳壓力很大,總覺得父親是在用犀利的眼光挑剔自己,面對父親這個“岳父”,杜淳心里很不自在,表演時非常拘謹。趁著拍攝間隙,杜志國一遍遍告訴兒子:“干了演員這一行,只要往攝影機前一站,就要排除一切雜念,忘我地投入,否則將永遠一事無成!”
令杜淳最不自在的是在拍攝《大河頌》時,杜淳飾演康熙皇帝,杜志國飾演大臣于成龍。戲里父親總要給兒子下跪,一拍攝這樣場景的戲,杜淳就感到不舒服,有時候甚至表演都會變形,很難一次性通過。每到這時,杜志國為了讓杜淳釋懷,都要開導他:“拍戲就是這個樣子嘛!千萬不能把它和生活混到一起。”為了給杜淳減少壓力,一向很少開玩笑的杜志國總笑嘻嘻地對大家說:“拍完戲,回家我讓他給我下跪。”看著父親的良苦用心,杜淳打心眼里感動,表演上也越來越放得開了。
每次和父親在同一個劇組合作,不論戲中角色是什么關系,戲外杜淳對父親總是尊敬有加。拍攝《大旗英雄傳》時,杜淳和父親在劇中飾演一對“死對頭”,只要一開機,兩人不是對罵就是對打。可戲外,大家總能看到他們父子相依的身影。父子倆在橫店拍攝這部戲時正趕上父親節(jié),杜志國并不記得這個日子。父親節(jié)那天拍戲之余,他約好友唐國強、聶遠等人一起吃飯。正吃著,杜淳匆匆趕來了。聶遠給他斟上酒,他端起酒杯就站起身,來到杜志國面前,恭恭敬敬地對他說:“祝爸爸父親節(jié)快樂!”說完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杜淳這一句話說得杜志國熱淚盈眶,在座的人也都非常感動,大家都知道,杜淳是那種很少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男人。
現(xiàn)在談起父親,杜淳心里多了一些安慰:“我知道,原本看著我頭疼的父親,看到我現(xiàn)在的進步,對我這個‘叛逆小子’已經刮目相看了。我也相信,老爸看著兒子塑造的人物形象一個一個鮮活起來,演藝路子越走越寬,嘴上不說,心里一定感到很欣慰!”
《虎膽雄心》熱播后,很多人問杜淳,今后的演藝事業(yè)有何新打算?杜淳坦誠地說:“前些天和寧財神在網上聊,他說新寫了個古裝劇本,希望我能參演。我從沒演過喜劇角色,這次可能會嘗試一下,給觀眾展示一個不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