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出口環境惡化,中國大量外向型中小企業倒閉,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及外貿的出口。本文從低成本開發國際市場,加強資金鏈管理以及出口產品及市場多元化三方面對外貿型中小企業如何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型中小企業 金融危機 對策建議
一、金融危機下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現狀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深化,全球經濟環境空前嚴峻,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未能幸免于難。從2008年第一季度起,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回落。全年出口總值14285.5億美元,出口增速相對2007年下降了8.5%。2009年上半年出口總額5216.3億美元.低于上年同期的6662.5億美元。隨著歐美等國需求銳減,外貿企業的訂單大量縮水,而訂單的多少決定其生存空間,大量外貿型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尤其在紡織、玩具、家具、箱包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初步統計,2008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超過2000萬工人被解聘。倒閉的中小企業大都集中于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外向型生產和貿易型中小企業。雖然在各國擴張型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下,2009年以來中國外貿出口已基本止跌,中國主要貿易國家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制造業指數也紛紛開始回升,但全球需求萎縮的趨勢并未改變。貿易保護主義又有抬頭的趨勢,中國所面臨的外貿形勢仍很不確定。因此,對于中國很多仍然在風雨中飄搖的外貿型中小企業來說。如何在略有好轉趨勢但仍處于低位震蕩的國際經濟形勢中生存并發展下去顯得尤其重要。
二、外貿型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不利影響的對策
(一)利用低成本網絡營銷開發市場。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國際訂單的多少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如何更好的開發市場、尋找目標客戶對于外貿型企業來說尤為重要。目前,開發國際市場的方式主要包括:參加國際或國內商品展覽會、利用網絡資源尋找潛在客戶、電話傳真、長期外貿工作中積累的人脈資源開發。由于電話傳真、直接派員開發等方式成本較高,參加商品交易會費用不低且開辦次數有限,而人脈資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因此目前外貿型中小企業最常用也最經濟的開發市場方式就是網絡營銷:如建立兼有中英文頁面的公司網站,詳細展示企業概況和產品信息;利用搜索引擎尋找國外客戶:通過中國駐各國商贊處尋找商機;從目標國黃頁和工商企業目錄搜尋客戶;在國際著名的B2B交易平臺,如阿里巴巴、環球資源、EC21等網站發布公司產品信息。在以上網絡營銷方式中,通過專業B2B交易平臺開發國際市場最為常見且有效。但企業若想自己的產品信息有較高機率被國外客戶所看見,并獲得國外客戶的詢盤及具體聯系方式,則需要一筆不少的會員費,否則很難獲得潛在客戶的聯系方式。在金融危機下,國外客戶需求下降,成交機率變小。企業支出相對變高,因此企業不僅要尋找更多開發國際市場的方式,也要尋找成本更低的網絡營銷方式來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
目前,國內一些商務軟件公司推出了一些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較大的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如在線服務平臺,為外貿企業發布產品,使產品信息可以顯示在幾千個商貿網站上,包括環球資源、EC21等國際著名電子商務平臺,且同時面向國內外市場,增加了客戶的咨詢量,營銷費用卻遠低于原來的費用;另外貿易伙伴網通過整合企業海外推廣整體營銷理念,幫助企業自主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和結合先進的網絡營銷理念。以低成本、高效率幫助企業更好的樹立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這些新型電子商務平臺的共同特點就是低成本網絡營銷,外貿型中小企業應及時使用有一定成效的新型電子商務平臺,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生存并謀求更大的發展。
(二)加強企業資金管理,確保企業資金鏈的安全
資金是企業的命脈,擁有充足的資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在金融危機時期,外貿型中小企業資金鏈更是面臨重重考驗。隨著全球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成本上升,使得一向以低價競銷為主的外貿型中小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其次金融危機使得中國最主要貿易伙伴歐美日等國的經濟處于低迷,國外訂單大減。利潤來源變少。即使有訂單,很多優質客戶也開始拖欠貨款,或從一開始就要求訂立以遠期付款為前提的合同,在經濟狀況低迷、市場尚不確定的情況下遠期付款意味著中小企業隨時面臨無法收回貨款的風險,對于本來就經常資金不足的外貿型中小企業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因此。外貿型中小企業一定要管理利用好自身流動資金,減少遠期投入,對于遠期定單或欠款定單要慎重考慮。避免盲目接單;加強對應收國外賬款的管理,盡量不要形成壞賬、爛賬。如對于貨款不能及時回籠的客戶,要緊密監控,同時確保客服的及時到位,為客戶渡過難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這樣不僅有利于貨款的回收,也有利于培育客戶的忠誠度:對于一些資金回籠困難大的客戶必要時要放棄。因為企業本身資金有限,貨款拖得太多太久就意味著流動資金的流失,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一直是擺在我國中小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外貿型中小企業實地調查顯示,在金融危機中企業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依然是“資金鏈、資金難”的問題。中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麥克米倫缺口呈現出一種普遍性的總體放大趨勢,主要資金供給方即各大商業銀行不愿意以中小企業要求的條件提供資金,因為中小企業一般缺少抵押物,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同時中小企業趨高的平均不良貸款率也讓眾多銀行不愿冒險。但中小企業的生死存亡對于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從政策層面上,國家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如建立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籌劃組建中小銀行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成立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積極促進民間借貸合法化、陽光化、規范化等。對于外貿型中小企業自身來說,國家的扶持政策無疑給其融資建立了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不僅要充分利用,也要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實際行動爭取銀行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如參加阿里巴巴的網絡聯保貸款,積極開展產品創新,推出新的知識產權作為質押從銀行獲得貸款,爭取通過庫存產品作為抵押取得貸款:中小企業要本著誠信為本的原則。積累自身的信用等級,爭取銀行的無抵押貸款,同時要靈活運用民間借貸這一重要融資渠道。
(三)推動出口商品差異化,促進市場多元化
有關資料統計,外貿型中小企業占中國總出口70%以上,是一支重要的生力軍。長期以來外貿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出口秩序混亂、出口競爭以低價競銷為主,相當一部分外貿型中小企業不是賺取加工環節的少額利潤,就是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在金融危機中容易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同時中國傳統出口市場過度集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一旦歐美等國經濟衰退,大量外貿型中小企業面臨市場缺失的風險。要想繼續在國際市場生存并發展,外貿型中小企業就要在出口商品和市場上下工夫:在出口商品方面。首先對于傳統型產品爭取實現產品的升級及差異化。緊跟國際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心理,在傳統產品的設計、功能上玩花樣,延長產品的生命。如湖北應城市劉垸粉筆有限責任公司在粉筆原書寫型的基礎上開發出智能玩具型、玩具卡通型、競技運動型等種類的粉筆,將技術含量并不太高的粉筆賣到了沃爾瑪、聯合國;其次外貿型中小企業要大力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利用已積累的加工經驗開發新型產品,實現出口產品結構從初級傳統主導出口產品向高附加值出口產品轉變,同時要增強品牌意識。注重品牌建設。增強抗風險的能力。相當一部分外貿型中小企業正是由于開發了適應消費者購買力和欣賞水平的新產品,才在金融危機中實現了逆市而上。訂單增多,利潤增長。
在出口市場方面,面對傳統歐美市場的萎縮,在鞏固美日歐等傳統市場的前提下,要大力開拓金磚四國和非洲等前景廣闊的市場,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分散市場風險,尋找新的貿易增長點:外貿型企業也可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現狀。適當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嘗試出口轉內銷,開拓新的企業生存空間。由于其生產的產品從未出現在國內市場,具備一定的新鮮度,但國內市場畢竟不同于國外市場。純出口轉內銷所面臨的困難是可以想象的。要求企業不僅要分析國內市場。做好市場調研。為產品準確定位,而且要求企業擁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對產品進行適當的轉型和調整。
三、結論
當前,外貿型中小企業依然面臨全球需求疲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發展存在不確定因素的現狀。據專家預測,這次金融風暴對全球經濟強烈的沖擊使得全球經濟至少需要3年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為了渡過難關,外貿型中小企業不僅要尋求新的低成本國際市場開發渠道,加強資金鏈管理。拓展融資渠道,同時要推進產業升級,實現出口商品差異化,促進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從而在這“寒冷”的經濟冬天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