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區各級價格主管部門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中心任務,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價格部門的職能作用,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關于2009年的價格工作
回顧2009年的價格工作,可以用“五個突出”來概括:
(一)突出保增長,進一步改進價格調控,促進增收減負
1.完善保障市場供應和穩定價格應急預案。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實施細則(暫行)》,建立生豬價格預警區域和響應機制。成立自治區生鮮乳收購價格協調委員會,建立生鮮乳收購價格協調機制。落實部分糧食品種以最低收購價格收購的臨時收儲等政策,確保農民種糧收入水平穩中有升。
2.取消10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在落實國家取消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同時,取消和停收地方制定的行政事業性108項收費項目,進一步減輕企業和消費者負擔。
3.加強藥品價格管理。一是在全區公布296種2349個劑型規格品基本藥物零售價格目錄,約有45%的藥品平均降價12%。二是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服務收費標準政策。三是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自治區醫療機構網上藥品集中采購實施細則》和《內蒙古自治區醫療機構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四是開展藥品市場價格調查,經過整理分析,測算出我區基本藥物不同規格藥品價格,將于近期下發執行。五是下發關于加強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醫藥產品價格管理的通知和加強與甲型H1N1流感相關商品價格監測監管的緊急通知,并制定工作預案,起到了穩定相關商品和藥品價格的作用。
4.完善教育和有線電視收費管理。為規范高校教育收費行為,解決高校教育收費多年積累的矛盾,制定部分高校普通碩士、博士研究生、成人碩士研究生、雙學位、短期進修培訓、住宿收費標準。取消有線電視用戶辦理開通、暫停、過戶及更名業務手續費,用戶補領IC卡工本費由每卡100元降為50元,要求有線電視經營企業嚴格執行收費減免政策,切實落實對低收入群眾實行優惠價格的政策。
5.清理規范重點領域收費。一是重新核定自治區管理的游覽參觀點目錄,降低過高的門票價格。二是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全面清理整頓涉及企業生產流通環節收費的通知》,提出了取消農電管理費、戶外廣告空間占用費、種子調運手續費等14項收費的貫徹意見。三是深入開展對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服務和收費行為專項治理,取締了一些中介組織不合理收費,研究出臺新的管理辦法。
(二)突出抓改革,進一步深化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推動節能減排
1.積極推進電價改革。疏導部分突出的電價矛盾,解決火電企業上網電價提高,銷售電價未相應調整的遺留問題。電力脫硫加價政策在全區基本得到執行。在全區范圍內實現了商業和非普工業用電同價,全面實現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價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階段性試行大工業用電多邊交易電價,制定了蒙東、蒙西及包頭鋁廠大用戶直供電輸配電方案。審核批復310萬千瓦風力發電機組上網電價。可再生能源價差補貼款得到落實。繼續實施差別電價政策,淘汰落后產能,促進我區產業結構調整。
2.積極推進化肥、石油價格改革。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放開化肥市場和尿素、碳酸氫銨、磷酸二銨的出廠價格,取消了化肥流通環節的差率控制措施。建立由發改委、財政、供銷等有關部門參加的化肥市場調控協調工作機制和定期會商制度。實現國內石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接軌。
3.深化城市基礎設施價格改革。基本實現商業、服務業與一般工商業用水、用氣同價。部分城市對自來水價格、供熱價格和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作了調整。
4.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制定出臺《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
(三)突出擴內需,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優化消費市場環境
開展涉農、涉企價費等專項檢查;對社保部門、出租車行業、有線電視、房地產公司、鐵路、金融、教育、藥品醫療服務收費和殯葬服務行業收費進行了重點檢查,對擅自漲價或加收費用、強制有償服務等價格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理。
與此同時,還開展了明碼標價和價格欺詐行為專項檢查以及家電下鄉、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關商品和藥品價格監測和檢查,及時開展節假日期間市場價格檢查和巡查。
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區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080件,查處金額3599萬元。其中,退還53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787萬元,罰款405萬元。實施經濟制裁總金額2727萬元,上繳財政2192萬元。
(四)突出搞服務,進一步推進價格服務進萬家和價格舉報工作,維護消費者權益
1.繼續推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的深入開展。各地普遍設立了價格社會服務監督站和價費公示欄,還積極開展送法下鄉活動,提高農牧民價格政策法規水平和價格維權意識。
2.加強價格誠信建設。組織開展“價格誠信宣傳月”活動,召開禁止欺詐座談會和價格政策提醒告誡會,促使企業進一步加強價格自律,規范經營者的價格和收費行為。
3.開展“價格誠信單位”創建活動。發揮誠信單位的示范作用,促進價格誠信工作的開展。
4.積極做好明碼標價工作。各地對賓館、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明碼標價進行整頓和規范;進行了明碼標價工作考核驗收;與經營業戶簽訂明碼標價責任狀,建立價格誠信檔案,定期進行回訪。
5.做好價格舉報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媒和《價格法》頒布實施紀念日等進行“12358”價格舉報電話宣傳活動,截至11月30日,我區共受理價格舉報3795件,辦結3748件,辦結率98.8%。
(五)突出強基礎。進一步推進價格法制建設、隊伍建設和綜合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價格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加強。形成了常規、應急和實時監測預警有機結合的價格監測體系,監測預警質量進一步提高。價格監測立法工作有了實質性突破,《內蒙古自治區價格監測規定》有望近期發布施行。實時價格應急監測調查系統試點工作順利啟動。全年全區共采集上報監測數據近27萬條,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報送各類價格動態反映、預測預警分析、專題調研報告162篇。二是成本調查和成本監審工作扎實推進。組織開展糧、棉、油、煙、生豬等重要農產品成本收益調查,上報調查數據5萬多條,分析報告15篇;進行高校教育成本、生物質上網電價、熱力、鐵路貨運等18項監審工作,共核減不合理成本12.34億元。三是價格認證工作進一步規范。截至11月底,全區共受理各類業務14481件,認證金額50多億元。創建規范化價格認證中心工作取得進展。價格認證工作“四服務”職能作用得到發揮。四是價格培訓工作取得新成績。組織編寫了培訓教材,對新參加價格工作的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五是價格協會工作領域進一步拓寬。積極開展價格理論研究,舉辦價格專業培訓,加強與價費單位溝通,發揮協會的橋梁作用。
二、關于價格形勢
(一)2010年價格運行的宏觀環境分析
1.國際經濟與市場環境。當前,世界經濟出現積極變化,金融市場趨于穩定,經濟復蘇態勢明顯。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和前期各項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明年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堅實基礎,價格總水平運行的外部環境相對穩定。
一是世界經濟逐步趨穩,步入了復蘇進程。如不發生大的意外,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好于今年。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將持續,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比較脆弱。世界經濟恢復依然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復蘇要經歷一定過程。
二是國際市場價格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隨著全球經濟的恢復,金融投機力量增強,預計明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將較今年有所加劇。價格水平存在一定幅度波動的可能性。但不會對居民消費價格水平走勢造成大的影響。
2.國內經濟與市場環境分析。明年我國經濟回升態勢將進一步得到鞏固。預計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
一是經濟過熱的可能性較小。明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好于今年,但出現經濟過熱的可能性較小。首先是外貿出口將呈現恢復性增長,增幅不會太大。其次是投資高速增長不會持續。相對于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會有所減弱。再次是消費需求繼續快速增長難度較大。
二是產能過剩、庫存充裕制約價格過快上漲。從全國看鋼材、水泥、風電機組、多晶硅、煤化工、造船、家電、汽車等行業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糧食已連續六年豐收,糧源供應充裕,國家掌握的糧油庫存明顯增多,糧油供給保障能力大大增強;加之去年以來我國對有色金屬等重要物資實施了臨時收儲,石油戰略儲備已初見成效,應對國際市場沖擊、穩定價格具有一定的物質保障。
三是流動性充裕單獨誘發通脹的可能性較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確定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只要把握好時機、節奏和力度,通過對貨幣供應量進行適當調控,就能防止因流動性過剩誘發通貨膨脹。
(二)我區價格走勢
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降幅縮小。2009年10月份全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止跌回升,同比上漲0.1%,結束了自2月份消費價格連續8個月的當月下降勢頭;11月份,同比上漲1.1%,拉動1—11月消費價格水平進一步回升。1—11月,全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下降0.5%,消費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負翹尾因素影響,去年負翹尾因素為1.0個百分點,抵消了今年0.5個百分點的新漲價因素。
2.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保持下降趨勢。2009年1—11月份,全區工業品出廠價格累計同比下降4.2%。從3月份開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進入負增長運行區間,到8月份同比下降8.2%,降幅達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此后降幅開始收窄。11月份,全區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97.56%,高出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指數0.06個百分點,一舉扭轉自2008年10月以來持續14個月的工業品價格“高進低出”的格局,價格回升態勢明顯。
3.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降幅繼續減小。2009年1—11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價格累計同比下降0.9%。11月份,同比下降2.50%,降幅比上月減小1.63個百分點。降幅較上月明顯減小,回升勢頭明顯。
4.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微幅下降。2009年1—11月份全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0.2%。工業品價格總水平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但仍將處于負增長水平,總水平預計達到97%左右。
2010年,我區經濟繼續呈現回升向好發展,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作用下,消費需求也將進一步增長,對價格總水平上升將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在國內市場不發生大的變化情況下,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2010年預期價格調控目標為3%。主要考慮:一是與價格運行的態勢相適應。二是有利于引導社會預期。由于今年上半年信貸和貨幣供應量增加,社會通脹預期增加,將調控目標定為3%,有助于向社會表明中央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通貨膨脹的決心,有利于引導市場預期。
三、關于2010年的價格工作
2010年全區價格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發展改革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圍繞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主線,積極穩妥地推進價格改革,切實改進價格監管,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更加注重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調控價格,更加注重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對市場價格的引導和規范,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圍繞促進經濟發展,著力改進價格調控監管,進一步落實好增收減負的各項價格政策
一要加強價格綜合調控。要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努力實現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2010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的預期調控目標。當前特別要高度關注和加強通脹預期管理。第一就是國際大宗物資價格的上漲可能傳導到國內,比如石油、棉花;第二今年的貨幣發行可能影響到通脹預期;第三明年物價有一個翹尾因素;第四我們還沒有出現通脹,CPI剛剛由負轉正,PPI也還是負的。但要看到通脹有可能出現,要努力創造一個好的環境,使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物價上漲都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二要保持涉農價格基本穩定,防止涉農價格大起大落。認真落實糧食臨時儲備政策,完善生豬市場調控預案,加強化肥生產和市場監測和調控,繼續開展涉農價格檢查,促進農民增收減負。
三要優化經濟發展的價格環境。繼續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落實各項清費減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優化企業經營環境。
四要加強市場監控和引導,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緩解社會各界對通貨膨脹的預期。
(二)圍繞促進結構調整,著力推進價格改革,進一步落實促進節能減排的各項價格措施
一是繼續深化電價改革。積極推進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電力雙邊交易試點和發電企業競價上網試點;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全面實現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價。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城鄉各類別用電同價步伐。完善可再生能源定價和分攤機制;研究完善水電價格形成機制。二是完善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和成品油價格管理方式。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調整機制。三是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合理制定和調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推進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進一步完善農業用水價格政策,積極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完善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四是加快環保收費改革。完善污水處理收費管理制度,研究探索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五是改革食鹽價格形成機制。六是進一步完善煤炭調節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
(三)圍繞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熱點價格問題,進一步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合法的價格權益
一是改進民生收費管理。全面清理涉及居民用水、用電、用氣等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壟斷性經營服務收費。規范有線電視收費,繼續穩定各級各類公辦學校收費,切實加強幼兒園、民辦學校和殯葬收費監管。
二是推進藥品醫療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一要完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政策。合理調整現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標準,研究核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標準;完善城市社區和農牧區鄉鎮衛生院醫療價格管理辦法;積極探索和研究對常見病、多發病等按病種收費的價格模式。二要加強醫療服務價格成本監審。三要繼續推行醫療機構價格公示制度。四要做好醫保目錄藥品價格制定工作。做好增補基本藥品目錄和醫保目錄藥品價格的制定基礎工作。適當下調城市社區和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價格。五要加強醫藥價格監管。
三是規范房地產價格和收費秩序。研究制定《自治區商品房明碼標價管理辦法》,完善房屋和土地登記收費管理規定;推動物業服務收費改革。
四是研究制定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與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聯動機制,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價格改革而下降。
(四)圍繞促進內需增長,著力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公共服務,進一步維護公平競爭的價格秩序
一是依法開展反價格壟斷工作,重點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中的價格壟斷行為。二是引導規范市場價格行為。推進價格誠信建設,依法查處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三是深入開展價格公共服務。加強分類指導,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四是完善價格舉報制度,提高價格舉報工作質量。
(五)圍繞促進職能轉變,著力夯實價格工作基礎,進一步提高價格工作水平
一是開展“十二五”重大價格問題研究,進一步提高價格調控能力。二是加強價格監測分析工作。進一步提高價格監測預警水平和價格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快價格立法工作,爭取盡早出臺《內蒙古自治區價格監測規定》。四是強化成本調查和監審工作,不斷提高成本監審的時效性和權威性。五是改進價格宣傳工作,特別是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宣傳工作。六是做好價格認證工作,調節價格矛盾,處理價格糾紛。此外,要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價格協會等基礎工作。
(六)圍繞促進和諧,著力抓好系統建設,進一步提高價格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近日,自治區編委已下發關于《調整物價管理體制劃轉物價管理職能和機構編制的通知》,按照“編制隨職能走、人員隨編制走”的原則,將部分盟市、旗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物價管理和監督職能,連同機構和人員編制、在職人員一同劃轉同級發展和改革部門,實行屬地管理。將呼倫貝爾市等8個盟市和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以及武川縣等81個旗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承擔的價格管理職能(包括價格管理、收費管理、價格監督檢查、價格監測、價格成本調查與成本監審、價格認證等)劃轉到同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局)承擔,同時將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內設的承擔物價職能的科、股及所屬物價檢查所、價格認證中心整建制劃歸同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局)管理。價格管理職能、機構和人員劃轉過程中,各盟市、旗縣發展改革和工商部門要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委和政府匯報情況,密切配合,搞好銜接溝通,進一步理順物價工作關系,切實加強領導,健全物價管理職能,穩定物價干部隊伍,加強化物價管理工作。
物價管理職能、機構改革劃轉后,要進一步加強自治區和盟市價格工作的聯系,進一步搞好溝通銜接。我委明年將組織開展基層物價工作人員培訓,力爭用2年左右時間,將物價工作人員普遍輪訓一次。各地也要結合當地具體情況,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