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的陳老高高個子,身板硬朗,是一位謙謙君子,雖已96歲高齡,但耳聰目明、思路清晰。
陳老人生閱歷豐富,曾經歷船舶被炸沉他鄉,磨難多年:解放初期,忠心耿耿地為黨的地下工作者服務,奔波于境內外:歸國多年來,捐出大量錢款幫助學校與貧弱群眾,慈善大愛滿人間!
一、船沉印尼說流亡反對撤臺迎解放
陳潔夫1915年2月3日生于崇明縣海橋鄉北新橋上沙三星鎮,1931年考入吳淞水產學校漁撈科。入學不久,發生“9-18”事變,陳潔夫與同學們參加罷課游行示威,反對日本侵略。1934年,他21歲畢業,到肇興輪船公司“裕興”輪上實習,不久便升三副,正式開始海員生涯。
1935年5月,陳潔夫進入大陸實業公司“大生”輪任三副;同年到“春和”輪任二副至1936年。1937年陳潔夫24歲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上海淪陷,沿海遭到日軍封鎖,“春和”輪和其他中國船被迫停航。在上海時期,他經常住在著名船長黃鴻騫家中。
1938年,擁有總噸位8000多噸的4艘船中,大陸公司的“春和”輪帶在楊樹浦浮筒上。陳潔夫在崇明家中接到大副來信,要他速返船上,急事!陳潔夫心中猜想著,等他到了“春和”輪上才知道是一件危險的事。原來“春和”輪懸掛希臘國旗,請了一位希臘船長,來個金蟬脫殼之計,偷偷地出逃,躲過了吳淞口日艦的查問與攔劫,逃離了上海。當時的實際船長是施俊培,陳潔夫任二副,參與了這次秘密行動。“春和”輪到達香港,在大陸實業公司香港辦事處的管理下,出租給泰國船商,航行于東南亞及印度海域。
當時,230011屯的“春和”輪改名為“利物多”,并懸掛希臘旗,以免遭日艦劫持;后來“春和”輪轉租給荷蘭洋行,從印尼運輸汽油至緬甸,經緬滇公路轉到重慶,支持重慶后方進行抗日戰爭。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向美英宣戰,發動太平洋戰爭。1941年8月,為了幫助盟國英國撤退在華資產與船舶,陳潔夫又應邀參加冒險行動:原來英資“開平”輪拖帶一艘英資內河小客船“秀山”輪,從日本占領下的上海港偷渡去新加坡。“秀山”輪出海不行,要翻沉,只得在上海第三次加壓石頭、生鐵等,船舷用木頭包扎保護,才勉強出海,冒著風險,總算到了新加坡。不久,該輪挪威大副出逃,由陳潔夫升任該輪大副。船由美英海軍護航,行駛印度、印尼瓜哇之間。
1942年,陳潔夫又上了泰國船“錫生湯惹圭”(SHISUNTOWN NAWA)任駕駛員,當時他在新加坡海員工會宿舍里被招用而上了這艘船。這艘船6000噸,后被美國海軍征用。船長是美國人,大副是挪威人,陳潔夫任二副。1943年的一天,該輪從新加坡出逃,向澳大利亞撤退,一路上遭到日本軍艦和飛機的追擊。船到印尼泗水港靠碼頭。白天,陳潔夫與船員們逃上岸防空襲;晚上回來護船。有一天美國船長奉命把“錫生湯惹圭”輪炸沉,其他二、三+幾艘船也炸沉于泗水港內。印尼泗水港位于爪哇島的東北部,市區有巴比雅市場,華僑商會設在這里的東方飯店,也是落難船員的住所。沒幾日,日軍占領泗水港,陳潔夫等七八百名海員被俘關八集中營,被審后放出來。
幸虧大家得到當地華僑中華商會的救助,生活一時還過得去,能有大米飯、咸魚等。印尼地處赤道,天氣炎熱,根據當時的戰況,船員們一時難以返回祖國。大家便想依靠自己的努力來謀生。流亡在泗水市的華人船員有二三百人,很多是福建人,其中有7名高級船員。開始,大家做做小生意,販賣水果、冰水來糊口。
1944年,大家籌資,并得到僑商陳金興先生的贊助,創辦了制皂作坊,利用當地糖廠滯銷的糖漿,再加入燒堿、椰子油料,每天制成幾十塊,拿到熱鬧的巴比雅市場等街道去出售,來維持生計。
陸潔夫在印尼流亡了6年,親人音信全無,內心很痛苦。直到抗戰勝利后,荷蘭人又恢復了對印尼的統治。1946年4月,流亡在泗水港的中國船員,成立了幾百人的流亡海員工會組織,陳潔夫出任監察委員會主席,在中華商會的支持下,出面與荷蘭人為首的聯軍當局談判,要求聯軍救濟海員,并將海員及時遣送回中國,談判獲得成功。爪哇輪船公司的“芝芭德”輪于6月初首次復航,將陳潔夫等幾百名船員遣送香港、廈門、上海、天津等地,陳潔夫出了大力。陳潔夫歷經艱難,終于回到崇明家里,與父母、妻子團聚,真是悲喜交加。
1947年3月,陳潔夫進入招商局創辦的中國油輪公司任“永瀘”輪代船長,幾個月后陳潔夫轉任“利物多”輪(“春和”輪)大副,回到大陸實業公司,并飛赴埃及塞得港,把該輪接回上海,改懸國旗,航行干長江各港。1948年考取船長證書后,他又進入招商局,任遠洋拖輪民315、317、308等輪船長。上海解放前夕,他遵照曹石峻指示:反撤退,不去臺灣。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前一天,為了不去臺灣,他躲藏到靜安寺附近的同鄉郁宗杰家中。國民黨要將民308輪撤到臺灣去,便派招商局總船長馬家駿尋找到郁家,陳潔夫推辭不肯去臺,留下來為新中國服務。據說,招商局當時僅有夏家箴、徐文明、陳潔夫等12名在職船長留在上海,其他船長大多隨船去了臺灣。
剛解放,上海全市存煤量僅7000噸,只能供應一二天:糧食僅存4000萬斤,也只能應付半月之需。市軍管會下令招商局搶運長江流域糧煤來滬。陳潔夫響應局軍管會號召,挺身而出,和能開航的“江泰”輪、“大生”輪等船員,冒著敵機轟炸危險開航。他帶領船員,駕駛著遠洋拖輪民317輪去長沙、宜昌運米支援上海。由于白天國民黨飛機在長江中見船就炸,陳潔夫便駕駛民317輪裝運上千噸大米駛進支流小港拋錨,船員上岸防空襲,幾次躲過敵機偵察、掃射和轟炸,出生入死堅持運輸,江泰、大生等輪不幸被炸沉,他們白天拋錨,夜里航行。傍晚敵機歸巢,他們便起錨夜航。夜航很辛苦,視線不好,長江航道彎曲狹窄,暗礁淺灘眾多,稍有疏忽便要觸礁擱淺出事故,特別是九江下游的太子磯水道和安徽蕪湖水道暗礁成群當道,非常危險。陳潔夫憑著高度責任心確保安全航行,經過一年后,從長江運來二千多噸大米和幾千噸煤炭,為保障上海糧煤供應和新政權的鞏固作出了貢獻。
1951年,陳潔夫經航運支部委員朱谷人安排,辭職去香港,本想為大陸公司把滯留在香港的“春和”輪開回上海為新中國服務,不想發生了意外,差點命運大逆轉。
二、碧海丹心寫春秋躲過劫難譜新篇
1949年,陳潔夫在南惠輪船公司“南強”輪上任大副,經常去天津。天津航政局科長曹石俊是地下黨員,經常請陳潔夫吃飯,并送他很多進步書籍。陳潔夫因他的要求提供了招商局的情況,同時與地下黨員華藻相識。華藻畢業于滬江大學,在香港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51年,陳潔夫去香港后,進了董浩云的金山輪船公司,在“大西洋之龍”輪任大副,并先后在太古等公司任職,變動較大。這一段時期,華藻夫婦指示陳潔夫收集航運界動態,陳潔夫為黨做了不少情報工作,經常奉命來往于香港、廣州。一次,陳潔夫奉命乘火車到達上海,市政府便派專人送來了去北京機票。到達北京機場,相關部門派車子把陳潔夫接到一座花園洋房,住了一個星期,他向有關部門作了情況匯報。相關部門要求陳潔夫把一條領帶帶給華藻,并要求他一路上保管好這條領帶。他一一照辦,華藻在香港九龍半島一家旅館里,當面接過這條神秘的領帶。并從中取出5000美元,這是中央給他從事地下活動的經費。
話又回到抗戰勝利后,陳潔夫在“南強”輪任大副時期,發生過一件神秘的事情。有一天,6000多噸的“南強”輪靠在碼頭,卸完煤等天亮開船。半夜里,水手長王寶興操著滿口浦東話,來向值班的駕駛員陳潔夫報告說:“大副,有六七個陌生人躲到船上來。”陳潔夫心想船開秦皇島裝煤,這些人一定是一群革命黨人,乘船逃亡到東北解放區。水手長問他怎么辦?要不要報警啊?陳潔夫忙叫水手長不要喊:“做做好事吧!向外面報告,肯定這些人就完蛋了!人命關天,我們裝不曉得。”王寶興心領神會點點頭走開了。幸好,剛剛東方發白,便解纜開出了吳凇口外,躲藏的人才走到“南強”輪甲板上來活動。由于是船長的客人,他沒有多問,后來船到了秦皇島港,這批人便混出了港區……寫到這里,作者想起曾寫過著名航海家金月石傳奇:抗戰勝利后,地下黨員高崇民手下的秘書孫漢超等六人來到上海,遭到國民黨特務的追捕,通過金月石引領至一艘沒有留下船名的船上,請船長幫忙撤離。相同的時期,相同的情節,搭船逃至秦皇島港,轉搭火車到達東北解放區(見人民日報1980年5月26E1第7版)。
人生往往一念之差,禍福東西。1981年,陳潔夫去香港,本打算把大陸實業公司的“春和”輪開回上海,屬北歸行為,為國民黨所不容。當陳潔夫到達香港時,該輪已聘請了外籍船長,陳潔夫只好去太古洋行一艘“福建”輪任三副,月薪僅700元:后來外籍船長知道船要開解放區,便辭職不干了。大陸公司又來請陳潔夫當船長,月薪2800元。但陳潔夫告訴大陸公司,自己已與太古公司簽訂了合同,“福建”輪馬上要開船了,做人要講信譽,不能見“錢”思遷,他放棄了“春和”輪的高薪。沒想到“春和”輪北歸途中泄密,被國民黨軍艦攔劫到臺灣,該輪聘請的陸林太船長被判刑,流放到火燒島。
1958年,陳潔夫轉任香港萬利輪船公司船長、駐埠船長、總船長。萬利公司老板顧宗瑞,是金山輪船公司董事長董浩云的岳丈,對陳潔夫認真能干十分賞識,公司也由一艘船發展十多艘船。1970年任命陳潔夫為萬利輪船公司東京分公司經理,分公司設在日本東京都銀座附近的飯野,業務不斷擴大,有十幾名職員,代理世界各地及臺灣華商40多艘海輪業務,兼任幾艘新船監造重任。
直到1984年陳潔夫71歲時,他才退休,周游世界,先后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購房居住,同時進修電腦,以及在美國紐約長島進修電子導航儀、電羅經等;直到1999年落葉歸根,謝絕子女的挽留,返回家鄉崇明定居,安度晚年。
陳潔夫老船長海上工作25年,擔任遠洋船長18年,岸上從事船務工作25年。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航海事業。
三、慈善大愛滿人間大筆捐款為桑梓
當今時代,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弱勢群體,有不少貧困學子需要支持。陳潔夫樂善好施,慷慨解囊,贏得故鄉人民一片贊譽。
母校之恩,涌泉相報。自從陳潔夫在上海定居后,每年捐給母校上海海洋大學(原吳淞水產學校)1000美元,幫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
陳潔夫為故鄉崇明三樂中學捐款1000元、縣財經學校捐款300美元,使學校增加了經費,添置圖書和教學用具等。
幫助貧困鄉鄰。當陳潔夫得知所在街道僑聯需要活動經費,三年來每年捐款1200美元給虹口歸僑聯合會和虹口區嘉興街道150美元,還捐款給虹口老人協會每年150美元,幫助弱勢群體。幾年來,他每年都提前捐款一萬多元給街道僑聯,要求他們一定收下,說:“你們要拿下來!”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陳潔夫聞訊,隔天便捐款救災,不但自己捐,還代保姆捐款千元,向紅十字會共捐款達12000元。他對僑聯說:“昨聞四川大地震,深感不安,我要為災區人民獻一點愛心!”2009年臺灣發生“8·8”臺風水災,陳老立刻捐款2000元人民幣,表示對臺灣同胞的愛心。
陳潔夫老先生十多年前第一次回到故鄉崇明,便把自己的退休金約500美元捐給崇明統戰部門,作見面禮:前年他更帶領祖孫三代,毅然捐贈20萬元給崇明縣僑聯,設立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崇明縣僑聯(潔夫)慈善基金,以幫助困難僑胞,幾年來陳老捐款已超過30多萬元。
帶領子女,在家鄉投資建廠,造福鄉里。1994年,陳潔夫與在新加坡工作的次子陳孝夫商量,由陳孝夫出資支持崇明的哥哥陳偉鶴,在家鄉創辦“上海新交華液力機械有限公司”,其與上海交大合作研發的液力偶合器,質量與水平名列中國液力機械行業前茅,公司被評為上海市明星僑資企業,利益惠及家鄉。公司董事長陳偉鶴2007年被評為第七屆中國時代十大誠信企業家。這與陳老對子女的愛國教育密不可分。
陳潔夫的事跡先后刊登在《新民晚報》和《上海僑務》雜志上,引起社會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