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觀賞花木——繡球莢蒾
沈敏東 邱 森 邱士明
繡球莢蒾,別名木繡球、大繡球。為忍冬科莢蒾屬植物,產于長江流域。
形態特征:繡球莢蒾為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達4米。樹冠呈半球形。冬芽無鱗片。芽、幼枝、葉柄均被屑狀星狀毛,老枝灰黑色。單葉對生、卵圓形至橢圓形、長5~8厘米,頂端鈍,基部圓形。表面暗綠色。平滑無毛。葉緣有細鋸齒。球狀大型聚傘形花序頂生,花徑18~20厘米,全部由不孕花組成,花期4~5月,花初開時帶綠色,后轉為白色,有清香。
生長習性:繡球莢蒾為中性樹種,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境,較耐寒、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但好生于濕潤、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萌芽力、萌蘗力均強。
栽培管理:①移栽。繡球莢蒾移栽容易成活,應在早春萌動前進行,以半陰環境為佳,成活后轉入正常養護,注意肥水管理。②澆水。繡球莢蒾喜濕忌澇,所以澆水不宜過多,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③施肥。繡球莢蒾喜肥沃土壤,生長季節應適時適量施肥,花后施肥一次,以利生長,夏季宜適當控制施肥,防止植株徒長。④修剪。繡球莢蒾主枝易萌發徒長枝,擾亂樹形,應加強整形修剪,保持圓整的樹姿。
春大白菜新品種“青研春白1號”
楊曉云
“青研春白1號”大白菜2009年3月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春大白菜一代雜種,生長期60天左右。株高約36厘米,開展度約55厘米。外葉上沖,葉深綠色,幫白綠色,葉面有光澤;球葉合抱,球頂略舒心,葉球呈炮彈形,單球重2~2.5公斤。球高28厘米,球徑20厘米,球形指教1.5。每667平方米(1畝)凈菜產量7000公斤,凈菜率65.4%。適宜在山東、山西、陜西、河南、貴州、云南等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山東地區春季露地直播的適宜播種期為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后60~65天收獲。最好選擇秋季未種植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于冬季來臨前翻耕曬垡,早春化凍后施基肥,深翻后整地,一般做成1米寬的平畦。播種前5~7天灌水造墑,播前1~2天耕翻畦面。直播一般采用穴播,每畦播2行,穴距40~45厘米,每667平方米播3000穴左右,每穴播種5~8粒,覆土厚0.8~1厘米,用地膜覆蓋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