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既是對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品行要求。對領導干部來講,其政治品質、道德品行在黨內和社會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影響力,只有帶頭踐行黨性品行要求,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謹懷敬畏之心。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信服與支持,更好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推動科學發展、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何為敬畏之心?從字面來說,“敬畏”是又敬重又畏懼。在《說文解字》里,敬字被解釋為肅也,意思是要恭敬、端肅;《禮記·曲禮》注釋為“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廣雅·釋詁二》解釋畏為懼也。這說明,敬畏更側重強調發自內心的敬重與自覺,不單單是畏懼。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老子認為,心存敬畏的人能夠在荊棘中發現道路,在黑暗中找到光輝。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寫道:“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愈加反復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有加無已的贊嘆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這些無不告訴我們,敬畏之心是植根于人類天性和內心深處的道德情感,它對于個人的成長發展和整個社會道德價值秩序的維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共產黨人,敬畏之心是一種心懷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展示的是一種堅定信念和人生態度,蘊含的是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體現的是一種自律和自強。溫家寶總理在《仰望星空》中曾深情道白:“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圣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晨。”李源潮同志強調指出,領導干部要有敬畏之心。這不僅是對領導干部的關心和提醒,更是深切的要求和期待。領導干部肩負著組織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必須心存敬畏,嚴格自律,善于行止,對組織、對權力、對群眾、對法制、對人生有真真切切的敬畏,以此堅定理想信念,陶冶品行情操,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樹立高尚向上、勤于任事、清正為民的良好形象。
敬畏組織,恪守忠誠之心。我們黨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其中一員,每個黨員干部都要對黨組織深懷敬畏之心,時刻牢記使命,忠于黨的事業。江澤民同志在紀念建黨80周年大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黨員要牢牢記住,我們應該而且必須永遠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誠的代表者和維護者。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從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評價標準,重點看是否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踐行入黨誓言,對黨組織忠誠,是每個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對領導干部而言,政治忠誠并非唯上是從、喪失自我的封建“愚忠”,而是一種矢志不渝、心懷蒼生,正身率物、克己為群的人格追求與道德自覺,是一種知行合一、身心俱人的大精神、大意境。對黨忠誠,關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增強忠誠意識,堅定理想信念。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做到政治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重大原則面前立場堅定,對黨的方針政策堅決擁護,對黨的決策指示堅決執行,對黨的紀律要求堅決遵守。時下,少數同志走上領導崗位之后,放松了黨性錘煉,忘記了組織的培養囑托,把人民和組織給予的工作機會錯誤地理解為“個人奮斗的成果”,進而對組織離心離德,和組織討價還價,這必須堅決擯棄。另一方面,要把黨的事業當作自己的最高追求。對黨忠誠不僅要體現在對黨、對人民的思想感情上,更要體現在敬業奉獻的行動上,體現在為民造福的成效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們一定要把領導崗位看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為民建功立業的舞臺,把全部心思凝聚到干事創業上,把全部精力集中到造福百姓上,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統一到帶頭踐行科學發展觀偉大實踐中去。
敬畏權力,竭盡為民之責。“所謂權力,生于民意,操于吏手,守于理法之間,關乎民生重計,義、責相隨。當敬而用之。”我們黨作為執政黨,權力來自于人民,根本宗旨和運行目標是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上世紀6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當前,少數領導干部似乎忘記了這個忠告,一味追求權力、迷戀權力,把權力當作為個人、家庭和小集團謀取利益的手段,導致私欲膨脹、濫用權力。黨員干部只有對手中的權力心存敬畏,才能始終把握權力行使的正確方向。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最重要的前提是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領導干部要經常捫心自問,手中的權力是從哪里來的,是用來干什么的?必須把這些問題搞清楚、弄明白,進一步增強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打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堅持權為民所用,最根本的要求是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必須心里時刻裝著老百姓,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的利益當作第一考慮,把群眾的滿意當作第一標準,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堅持權為民所用,最現實的問題是要經得起權力的考驗。權力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可以更好地為民謀利;用不好,就會把自己打倒。我們要深切地認識到權力是責任,是義務,是奉獻,行使權力一定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慎之又慎,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
敬畏群眾,深懷感恩之情。領導干部成長進步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哺育和支持。以感恩之情勤勉工作、回報人民,這不僅是黨性要求、為政準則,更是做人的根底。現在有的地方矛盾很多,干群關系緊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領導干部對群眾感情淡薄,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更有甚者,在群眾面前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忘乎所以。天下恬靜在于民樂,天下可畏在于民怨。我們必須敬群眾為衣食父母,常畏職責不盡、人民不滿意,有了這種赤子情懷,就會盡心盡職為群眾謀利益辦好事。敬畏群眾、回報人民,首先要心中裝著群眾。群眾在領導干部心中有多重,領導干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我們要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理念,堅持群眾利益至上,時刻關注群眾的思想感受,作決策、辦事情應群眾意愿而為,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盼,始終把群眾關心的事掛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其次,要虛心拜群眾為師。毛澤東曾反復告誡全黨同志,要虛心向群眾學習,甘當小學生。廣大群眾既有極大的政治熱情、創新精神,又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力量,是創新思想的沃土,是創新思路的搖籃。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許多難題到群眾中去就能找到解決辦法,許多困惑到群眾中去就會豁然開朗。在工作中我們要善于向群眾學習,特別是當前在推進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中,要堅持把聽取群眾意見、集中群眾智慧貫穿始終,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努力提高各項工作科學化水平。第三,要善于團結和帶領群眾。領導干部是群眾的領路人,走群眾路線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法寶。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群眾工作的能力,不僅要真正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學習群眾,而且要善于宣傳群眾、團結群眾、發動群眾,充分調動和發揮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和人民群眾一道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敬畏法制,常修律己之德。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不僅要按照黨紀國法高標準要求自己,而且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上守住底線,防微杜漸,嚴于律己,抗拒誘惑。惟有如此,才能永葆“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養成,常修為官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做一個純粹的人、高尚的人。一要畏法,依法行政。“信之于法,為政之綱。”少數領導干部畏法意識淡薄,凌駕于法律之上,采取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亂作為,甚至肆意踐踏法律,給人民、給事業、給自己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這應當成為我們必須汲取的深刻教訓,因此,領導干部在謀發展的同時必須依法行政,確保職權不越位、職能不錯位、行為不缺位。二要省身,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是否逾越職責要求、是否違反黨性原則。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說,當今社會人事紛紜,領導干部更應當嚴于解剖自己,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想一想自己在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切實增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三要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夠自我約束,潔身自好。一些領導干部走向墮落,往往是失于監督,不能慎獨。領導干部要時刻不忘背后一雙雙監督的眼睛,時刻不忘組織的諄諄教誨,時刻不忘自己在臺上講過的一條條要求,慎重對待獨處時的點點滴滴。四要節欲,常除非分之想,常記貪欲之害。“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在欲望面前,領導干部要常想貪欲之害,在開口的時候想一想這句話該不該說,在邁腿的時候想一想這個地方能不能去,在伸手的時候想一想這些東西可不可拿。這樣,我們就能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永葆共產黨員本色。
敬畏人生,永立進取之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可以再長,人生卻不能重來。對領導干部來說,任職是有期限的,能不能把有限的時間用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是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受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的不良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滋長蔓延,熱衷于應酬交際、紙醉金迷,必須加以糾正和引導。領導干部要敬畏人生,將來回首往事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后悔。一要磨練攻堅克難的頑強意志。領導干部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往往伴隨著許多困難和風險。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是消極對待,停滯不前,還是壯志不移,奮斗不息,這對每個同志都是嚴峻考驗。領導干部只有做到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才能在逆境中磨礪進取的斗志,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要樹立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學習是人生成長的階梯。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我們黨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爭做學習型黨員也是每一位領導干部的時代課程。要注重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先進思想,不斷增強理論素養;注重廣讀古今圣賢典籍,不斷陶冶情操;注重學習經濟社會管理知識,不斷提高領導水平。三要保持寧靜淡泊的平和心態。在社會生活多樣化、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發展轉型時期,作為肩負發展、穩定、和諧重任的領導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外,還必須具備平和的心態。這樣才能心存定力,在喧囂中獲得寧靜,才能活得輕松充實,做到不誘于譽,不恐于誹,寵辱不驚,泰然處之。四要塑造積極健康的人生品格。有的領導干部不乏才干,失足就失在沒有把握好人生的坐標方向。每一位領導干部要始終堅持“立大志、不存大已”,珍惜名譽,不輕浮流俗,不妄自尊大;擇善而交,注意近“君子”遠“小人”,凈化社交圈;管好身邊人,避免禍起蕭墻而毀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