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是連云港當前熱議的話題。這方面的探索要特別關注如下問題。
一、清醒認識到中國經濟已進入“創新態”發展的新階段,切實增強發展創新型經濟的緊迫感、責任感
發展需要創新,創新為了發展。特別是后危機時代,創新已日益成為企業、政府及各類社會組織領導者關注的焦點。什么是創新?創新就是對舊的觀念、舊的方法、舊的機制進行創造性、發展性的破壞,就是不斷否定自己,否定舊框框,向更高更強目標邁進的過程。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大調整、大變革的新一輪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由于諸多可能改變的因素,共同構成了一種不確定性的氛圍,這種不確定性為我們創新留下了很多的空間。現在地區間競爭,看起來是經濟發展指標上的競爭,實質上是思路、制度的創新能力上的競爭。這種以創新為主要特征的競爭引發了新一輪“創新態”發展新模式,即由過去以“技術發明創造”為核心的顯性知識創新向整合知識創意為主的“創新態”轉變。當前,我們正處于綜合實力躍升期、發展方式轉型期、城鄉一體化加速期、和諧社會提升期的發展新階段,必須堅持以創新統攬工作全局,切實增強發展創新型經濟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和爭先進位的使命感,把創新作為謀求跨越發展的靈魂,貫徹到各項工作中。
二、把握創新之道,切實增強創新的實際效果
創新的第一要義是滿足發展的新需求。需求是創新之母,是推動創新的原始動力,創新的根本點在于圍繞發展的需求、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社會的需求,通過創新變不可能為可能。創新的切入點在于洞察發展大勢,廣泛搜集信息,找準新的需求點。創新工作必須立足現實發展的實際,號準入民群眾需求的脈搏,發現新問題,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發現新問題是創新的前提,研究新問題是創新的開始,解決新問題是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創新實效的根本標志。解決問題越多,創新實效就越大,反之,創新就會成為作秀或走人形式主義的誤區。
困難時期即是創新的最佳時期。創新成果往往具有階段性集中出現的特征,即發展的最困難時期,既是破解難題的最重要時期,也是創新的最佳時期。俗話說“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因為困難時期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就為我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留下了巨大的創新空間,是對領導者智慧、膽識、勇氣和毅力的考驗,同時也是創造奇跡的最佳時期。
創新要立足于在繼承中變革創新,在學習借鑒中彰顯自身特色。事物發展總是在循環往復并呈螺旋式上升中前進的,就象“危機已經過去,但不是回到原點”一樣,我們搞創新是無法跳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周期率的。但這個“合”與“分”都不是原來歷史意義上的“合與分”,因為歷史不會重演。創新也應是在繼承中不斷前進的,它是對未來形勢發展的一種判斷和選擇,是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結果。創新既不能割斷歷史、脫離實際,又不能目光短淺、墨守陳規,既要基于總結歷史經驗,又要與時俱進,洞悉未來的形勢發展,作出正確的判斷。
創新是一個永恒課題,永無止境,不能一蹴而就。發展不停,創新不止。一個地區往前每走一步都會遇到許多問題,沒有問題的發展是不現實的。古代商湯就在銘文上刻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何況處在今天日新月異的發展環境中呢?我們應把創新變成工作常態,做到“吾日三問創新”,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
三、加強領導干部的創新能力建設,謀求東海創新型經濟跨越發展
1、堅持以一流的工作目標引領創新
創新的動力在爭先創優的目標定位上,只有高遠的目標定位,才能激發一個人的創新熱情,高目標是挑戰,挑戰可以促進創新,因為有挑戰才有應戰,而創新就是應戰。就我們東海而言,必須咬住“全市第一、蘇北五強”這一目標不動搖,自加壓力,奮勇爭先,激發出東海廣大干群的創新熱情。創新往往都是逼出來的,只有確立一個高遠的目標定位,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才能主動創新,敢于創新,贏在創新。創新的本質是解放思想,突破傳統思維定勢,敢于打破工作的僵局,善于“守正出奇”,及時捕捉“厚積薄發”的發力點機遇。
2、堅持局部創新與整體規劃指導創新相結合
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從基層發現創新,突破創新。創新工作常常是“經驗在基層、規范在中央”。這就是說創新往往是從基層開始的。因為局部涉及面少,創新成本低,風險較小。因此解決一些重大問題切不要望洋興嘆,要善于從“小事情”上創新,尋求點上的突破。通過無數點上的“小變化”,使人眼睛一亮,進而推動大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我們各級黨委、政府也要強化對事關全局的重大課題和重要工作作出的規劃布置,強化對創新工作的全局性指導與策劃,明確主攻方向,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攻關突破,做到有的放矢搞創新,如我縣專門成立商務新區建設指揮部、水晶市場發展指揮部等都是重大創新課題的決策機構,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政策保障創新,營造包容寬容的創新氛圍
謀求創新發展,必須構筑創新型人才高地,加強創新型人才平臺建設,建立創新型人才引進和評價機制,落實保障政策。一方面要加強對創新工作的考核與獎勵,把創新工作列入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考核范疇,對創新有功人員要予以重用,對創新成果顯著的要予以重獎。另一方面要包容寬容創新失敗者,創新是有風險的,既有成功的,也會有失敗的,但失敗也是創新的食糧,不能忽略創新失敗,而要學會總結利用創新失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