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戰略任務,號召全黨同志要加強學習,而縣一級黨委在全黨組織結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是執政治國的骨干力量。縣委班子的政治立場、綜合素質、發展本領和穩定能力直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因此必須加強和改進縣委班子的學習培訓,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是促進領導干部自覺學習的有效途徑,要把理論武裝、世界眼光、增強本領和應急處變作為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
一、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是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首要任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縣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從哪里來?來源于科學理論武裝,來自共同信念的鼓舞。如果失去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縣委將會失去靈魂和方向,因此必須把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首要內容。
一是全面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縣委中心組成員只有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
二是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于世情、國情、黨情,提出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全新戰略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縣委中心組成員只有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在后危機時代突破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發展的空間才會越來越大、發展質量才會越來越高、發展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三是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反映,又是社會主義主流意識的本質內容,還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內容。縣委中心組成員既要在縣域范圍內精心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開展,更要帶頭踐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廣大黨員群眾作表率。要自覺地把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做到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滿懷信心地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心靈寄托和歸宿,成為黨領導人民完成新的歷史任務的重要保障。
二、強化執政能力建設和綜合素質提高是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核心內容
縣委中心組成員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縣域行政區域內的核心和靈魂,因此,強化執政能力建設和綜合素質提高是縣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核心內容。
一是強化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謀事之道。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縣委領導干部的科學決策水平。要保證決策科學,就必須直接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搞透,為決策提供可靠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堅決摒棄坐而論道的現象。因此,縣委中心組成員每年必須用至少三周的時間,選擇1—2個課題進行認真調研,避免在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的發展上走彎路,切實保護好群眾的利益,努力做到作出的決策具有科學性。
二是強化科學決策能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決策事關領導工作的成敗。科學決策,領導工作就會順利開展,領導目標就會順利達成;錯誤決策,領導工作就會受到阻礙,領導目標就根本無法實現。縣委中心組成員都有自己主管或分管的條塊工作,經常面臨著大大小小的決策,就是一個小決策也能體現領導干部的智慧和工作作風,而大決策更影響到廣大百姓的權益。因此,要增強科學決策能力,謹記“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歷史教訓,既要看到科學決策所帶來的福祉,也要牢記錯誤決策導致群眾利益受損的危害。
三是強化行政執行能力。俗話說,“三分決策、七分執行”。尤其是在縣一級,再好的決策,如果不落實,一切就會落空。因此,行政執行力不僅是縣委中心組成員行政施政的生命力,也是促進發展的推動力,更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只有通過強化行政執行力建設,提高行政效能,在真落實上比精神、在快落實上比速度、在巧落實上見高低,才能弘揚干事創業的銳氣,化解矛盾的底氣,攻堅克難的志氣,才能把該搶的項目搶到手,該爭的資金爭下來,該建的工程建起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說了算、定了干”,使政府執行力始終保持旺盛的戰斗力,推動經濟社會長久發展,基業長青。
三、突出創新能力建設和強縣富民目標是縣委中心組的實踐之基
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和活力的重要指標。加強縣委中心組創新能力建設,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需要。
不斷強化實踐鍛煉。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積極投身鮮活的社會實踐是提高創新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離開實踐,脫離實際,創新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要求縣委中心組成員根據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變化,根據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工作、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踐是個大課堂。縣委領導干部要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個主題,開辟廣闊的實踐領域,深入一線工作,從實踐鍛煉中吸取營養,經受考驗和磨練,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創新是一種崇高的追求,沒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缺乏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就不可能有強烈的創新意識,更談不上創新實踐。加快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領導干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本地區的實際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把開拓創新和求真務實結合起來,把工作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搞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始終把最大多數人民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創新的根本依據,使所有創新活動都有利于造福人民群眾。
營造良好的環境。創造寬松的環境,有利于激發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沒有寬松的環境,人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是不可能發揮的。因此,縣委中心組應大力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政治環境、人際關系環境、工作環境、科研環境,努力形成民主、探索、進取、開放的空氣,從而激發人們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探索建立一套激勵黨政領導干部創新、考核黨政領導干部創新成效的體制和制度,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和激勵創新、支持創新的良好氛圍,使創新活動能夠獲得廣泛的認同和支持,從政策上促進、從制度上保證社會的開放性和競爭活力,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