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者昌,貪者亡”。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以下簡稱《廉政準則》),以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黨員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的八個“禁止”和52個“不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信心和決心。貫徹實施《廉政準則》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們蘇州市相城區要秉持“廉政也是生產力,廉政也是投資環境”的理念,通過把握五個關鍵環節,切實增強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水平和執政能力,為相城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思想引領是基礎:廉潔從政,教育先行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貫徹實施《廉政準則》,首先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三個堅定”:一是堅定理想信念。要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使黨員領導干部切實擔負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神圣職責,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踐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二是堅定宗旨意識。廣泛開展“科學發展、執政為民”、“亮身份,樹形象”主題實踐活動,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認真解決領導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使黨員領導干部牢記宗旨,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把做人與做官統一起來,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是堅定黨性修養。把學習貫徹執行《廉政準則》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必修課,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黨校培訓、廉政黨課的重要內容,引導領導干部牢記“兩個務必”,自覺做到“八個禁止”,把《廉政準則》當作自己的人生底線,內化為堅強的黨性原則和抵御風險、抵制誘惑的能力。
價值塑造是前提:感恩觸動,轉變作風
針對部分黨員干部從政行為中存在的思想不純、干勁不足、效率不高、落實不力、紀律不嚴等問題,相城區廣泛開展了內涵豐富、形式活潑、注重實效的感恩主題活動。進一步拓展感恩教育的生命力,是貫徹實施《廉政準則》、促進領導干部自我約束、嚴格自律、廉潔從政的一個重要抓手。一是通過感恩教育促觀念轉變。以“感恩心回報社會、平常心飲水思源、進取心勇創一流、責任心共建家園”為主題,以“知恩、感恩、報恩”為主線,在全區著力營造“感恩黨和政府、致力加快發展、無私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解決領導干部為誰當官、如何當官的問題。二是通過感恩教育促作風改進。建立了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廣泛開展“聯百村、進千企、訪萬戶”和黨員干部進社區活動;設立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大力弘揚“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變指責基層為指導基層、變基層服從為服務基層”的“三變”作風和“敢于負責、敢于創業、敢于督查”的“三敢”作風,切實解決“只看不做、只聽不做、只說不做”的“三不”問題。三是通過感恩教育促廉潔自律。通過感恩父母的養育、組織的培養、社會的支持、群眾的信任、親人的關懷,黨員干部更加珍惜時代賦予的機遇、人民賦予的權力、事業賦予的責任,兢兢業業、干干凈凈,從而不斷增強政治品格和從政道德。
文化傳承是根本:陽澄清波,德潤相城
“淡似秋菊無妨瘦,清似蓮花不染塵”。文化的魅力在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貫徹《廉政準則》、促進廉潔從政,重在發揮廉政文化潛在熏陶、引導、滲透、影響的力量,形成廉潔從政內在的文化動力,從根本上樹立“不愿腐敗”的思想觀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腐敗問題的發生。
依托傳統,塑造品牌。作為陽澄湖畔的新設區,相城注重挖掘、提煉優秀的廉政文化資源,賦予時代內涵,通過創設“陽澄清波”廉政網站、在城區主要道路新設“陽澄清波”廉政公益廣告、舉辦“陽澄清波,德潤相城——反腐倡廉建設展”、攝制“陽澄清波”警示教育片、編印畫冊,開展主題征文、書畫展、電影周、集體廉政宣誓等活動,著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個性的“陽澄清波”廉政文化品牌。
潛移默化,營造氛圍。積極開展機關廉政大黨課、鄉鎮和機關“一把手”上廉政黨課以及領導干部家屬廉政教育培訓等活動,選樹以李榮法為代表的廉政勤政先進典型,通過舉辦“征文育廉、讀書思廉、典型示廉、信函倡廉、家屬議廉、書畫揚廉、格言導廉、以案說廉、文藝頌廉、算帳保廉”以及“親情助廉、友情促廉、社會倡廉”等系列活動,將廉政文化輻射到機關、社區、家庭、學校、企業、農村、醫院等各個層面,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
以人為本,注重警示。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到蘇州監獄接受警示教育;組織機關重點部門領導、區十大公司負責人、鄉鎮領導和新提拔領導干部參加法院審判旁聽;針對在少數領導干部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分別由區委、區紀委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建立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和勤廉公示制度,對“三禁”、酒后駕車等容易反彈的廉政規定通過手機短信及時提醒,切實增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制度規范是保證:源頭防腐,堵塞漏洞
廉潔從政,核心是制度防腐。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制度建設,為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和制度環境,是推動領導干部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重要保證。
圍繞“事權”強化督查。堅持把廉潔從政的各項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保障權力行使安全、資金運用安全、項目建設安全、干部成長安全。認真排查廉政風險點,確定21個相對集權部門的29項制度為重點制度建設項目。出臺《關于加強建設工程招標代理管理工作的意見》、《工程建設領域不良行為公示暫行辦法》等,保證全區工程建設市場的規范有序。對全區財政性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執行“公開招投標、財政性資金項目備案管理、工程變更申報備案、限額以下項目競爭性發包、區審計局扎口審計及招標代理機構選聘”等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建章立制、督促整改。
圍繞“財權”創新機制。全面推進區、鎮、村三級“財會集中制”,對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結算中心和村級經濟代理記賬中心的運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完善內部控審、現金雙限等配套制度。加強對各單位財務審計,促進區級機關統一建帳、統一預算內外收入、統一發放工資福利、統一政府支出、統一經費撥付“五統一”更好落實,有效堵塞引發消極腐敗的“財源”,對部門和單位的財務“一支筆”形成有力制約。
圍繞“人權”促進改革,嚴格實行干部任用征求紀委意見制度,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公推公選、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公開招錄、大學生村官的公開招聘,區紀委全程參與,嚴格監督。建立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廉政檔案,使之在干部使用、交流、任免、獎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制定出臺《相城區人民政府行政問責暫行辦法》,運用通報批評、紀律處分、組織處理等手段,對違反制度規定的行為實行責任追究。
懲治警戒是關鍵:加強監督,從嚴管理
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必須嚴肅黨的紀律,開展有效監督,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勁勢頭,切實維護《廉政準則》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嚴肅執紀,懲處震懾。進一步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堅決懲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對違犯《廉政準則》的,一查到底,決不手軟;對落實不力的。嚴格問責,決不姑息,努力營造秉公用權反腐敗、廉潔從政促發展的氛圍。
從嚴管理,強化監督,把黨內監督同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開展集中檢查和日常督察,及時發現黨員領導干部從政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監督的制衡作用,有力推動《廉政準則》的貫徹實施。
強化責任,重在落實。要把貫徹實施《廉政準則》納入相城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規劃,納入領導干部工作目標管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履行職責,努力研究解決影響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深層次弊端,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為經濟社會事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