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以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為目標,面向全市推行“村民直評村官”,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固化工作流程、優化方法創新、深化結果運用等措施,探索出一條密切干群關系的新路徑,在加強基層民主監督、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批示:“江蘇泰州探索村民直評村官的效果很好,這是在黨的領導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實行的有效監督做法之一。可考慮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讓有條件的地方都試一試。”
一、強化組織領導,確保直評工作在“直”中穩步實施。泰州市和所轄市(區)分別制定了開展村民直評村官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具體辦法》,對直評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各市(區)還建立了由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組織部、農工辦、民政局等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直評工作領導小組,深入直評現場進行指導,研究解決直評中的重大問題。各鄉鎮也建立相應的直評工作組織領導機制,各村明確一名鄉鎮干部為駐村督導員,具體負責安排和協調直評工作。各村黨組織在鄉鎮紀委和督導員的指導下,具體組織實施直評工作。直評前,各村抽調精干力量,將致村民的公開信及民主權利、民主監督等宣傳資料送到每位村民手中。同時利用村務公開欄、有線廣播、布幅標語、流動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對直評的全過程進行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形成了全市聯動、組織到位、責任到人、群眾廣泛參與的局面。
二、固化工作流程,確保直評工作在“嚴”中規范運作。村民直評村官嚴格按照“示”、“訪”、“述”、“詢”、“評”、“改”六個程序公開進行。“示”即告示村民。由駐村督導員和村“兩委”會提前一周將直評活動的時間、地點、對象等內容通過村務公開欄、廣播等形式予以公示,并報鄉鎮紀委備案。“訪”即走訪調查。一是直評對象通過走訪廣泛征求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述職述廉報告;二是鄉鎮紀委組織人員到直評村進行走訪調查,廣泛征求對村“兩委”會勤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以書面形式反饋給直評村。“述”即述職述廉。在分工到村的直評工作督導員主持下,專題召開全體村民直評村官大會,由村干部逐一向村民當面報告勤廉情況。“詢”即當面質詢。村干部述職述廉之后,參會村民現場向村干部進行質詢或提出建議,由村干部當場作出答復或說明。“評”即民主測評。參會村民根據述職述廉、現場質詢以及平時了解、掌握的情況,對每個村干部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次評議劃票。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并當場公布測評結果。“改”即落實整改。對村民質詢的事項、所提的意見,責成村“兩委”班子制定整改措施,認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限期通過有關會議或村務公開欄向村民反饋,同時報鄉鎮紀委和分工到村的督導員備案,確保整改到位。
三、優化方法創新,確保直評工作在“活”中充滿生機。在直評工作中,各地普遍注重抓好“四個結合”,力求直評活動有聲有色、富有成效。一是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結合。將直評工作作為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踐行科學發展觀,我為泰州作貢獻”主題學教活動的具體實踐,組織全市各村“兩委”會班子及其成員排查問題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二是與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緊密結合。將直評工作納入全市的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合格、示范鄉鎮、村創建活動之中,民主測評結果作為合格、示范鄉鎮、村創建標準之一,推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三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抓住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和發展規劃,充分發揚民主,共謀致富之路;抓住農村民生問題,通過暢通訴求渠道,排解民憂,千方百計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四是與發展文明村風緊密結合。如安排農村科技工作者現場宣講科普知識和農業技術,組織村里的“土秀才”、“小能人”自編自導自演村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利用直評大會測評計票間隙進行演出,幫助廣大農民群眾破迷信、樹新風。
四、深化結果運用,確保直評工作在“實”中取信于民。一是抓承諾兌現。各鄉鎮紀委建立村干部直評大會承諾、踐諾合帳,指專人記錄定每個村干部承諾、踐諧隋況,并以村為單位成立群眾監督評估組,定期不定期組織對村干部承諾事項、踐諾情況進行抽查。對群眾評估滿意率在50%以下村干部,鄉鎮紀委及時采取措施,督促其積極踐諾,并明確責任和時限。二是抓問題整改。對群眾在直評大會現場的質詢或意見,由鄉鎮紀委下達《村民直評村官工作質詢評議建議書》,責成村“兩委”或當事人對問題及時研究,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在規定的期限內將整改方案報紀委審核。適時開展直評“回頭看”,重點看村“兩委”對整改建議是否認真采納,整改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群眾反映的問題是否真正解決。三是抓組織獎懲。將每次直評結果存入組織人事檔案和廉政檔案,作為日常考評和年終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并與其年終績效獎金掛鉤。對直評滿意度較高的村干部,優先給予提拔使用。將滿意度高低作為大學生村官公考、競崗的條件之一。對于群眾滿意度較低的村干部,由鄉鎮紀委進行誡勉談話或警示談話;對問題突出、確需組織調整的,由鄉鎮黨委按照組織程序予以調整。
“村民直評村官”工作推行以來,在直評活動中,全市各村“兩委”班子共作出整改承諾8643項,已踐諾8279項;正在兌現364項;踐諾率達97.5%。全市各村共為群眾新修建橋梁2l座,鋪設硬質村級公路134公里,改水、改廁435處,改造村小學危房136間,擔保貸款320萬元,解決化肥、種子、薄膜等物資折合人民幣441萬元,深受農村群眾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