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社會平安穩定,離不開社會各方面的平安文化建設。以正確導向構建監獄警察文化,是這一文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監獄警察文化是監獄警察在長期懲罰與改造罪犯實踐中形成的特有的思想、道德、作風、意志、品質、風格、儀表等方面的總和,具有強烈的職業特點和獨特的價值取向,是監獄警察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生存生活方式。以正確的導向構建監獄警察文化,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先進理念,塑造人民警察隊伍良好形象,為監獄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提供“軟實力”。
(一)以正確導向構建監獄警察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監獄警察文化的最高境界,能在潛移默化中使監獄警察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導、情感熏陶、意志磨練和人格塑造,使監獄警察自覺正視道德沖突,解決道德困惑,明辨是非界限。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堅決消除價值主體自我化、價值取向功利化、價值目標短期化的觀念偏差。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筑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提高監獄警察群體對社會多元文化的鑒別、選擇、批判和抵制能力。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榮辱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品性。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審美情趣。特別要注意教育、引導監獄警察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八小時”外生活方式,熱心參加書法、繪畫、攝影等喜聞樂見的業余文化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占領、充實業余閑暇時間。遵循價值取向一致性,統一價值標準和奮斗目標,通過精神暗示、同化感染等刺激監獄警察心理和情感,產生向上、向前的推動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端正人生態度,把人生目標從“求生存”提升到“求發展”上來。
以和諧文化為導向。樹立和諧的群體價值取向,不斷豐富和拓展監獄警察精神文化之內涵,引導監獄警察自覺地將和諧文化之精髓轉變為群體的和諧意識,加深對和諧的含義理解與精神追求,形成對和諧文化的普遍認同。堅持以和諧文化為前提,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把監獄警察作為道德主體,促進其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堅持用和諧文化培育人,無形中將監獄警察的價值取向、理想信念、審美情趣、道德品行等“精神”都建立在和諧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鼓勵一切有助于促進和諧的思想和行為,增加和諧因素,培育團隊精神。
以監獄警察精神為導向。恪守“崇法崇德致正致新”的江蘇監獄警察精神。堅持以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為標準,打造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打硬仗的監獄警察隊伍;堅持公正執法、科學矯治理念,體現監獄警察正直、正義的價值追求;堅持典型引路,引導廣大監獄警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斗志,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傳統精神,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把傳統精神和現代精神結合起來,以創新發展為導向,構建起具有現代意識的監獄警察精神新體系;善于化解心理危機,維系心理健康,樹立職業自尊心和自信心,以積極、熱情、主動的心態去把握機遇、奮斗拼搏、建功立業,爭當全國監獄工作排頭兵。
(二)以正確導向構建監獄警察制度文化
以科學、民主、規范為導向制定制度,保證制度的嚴密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制度的制定必須堅持“寬到邊”,要有科學的體系和合理的結構,能貫穿監獄警察隊伍管理的各個階段,覆蓋監獄警察隊伍管理的各個領域。必須把握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既要尊重客觀規律,遵循監獄警察隊伍管理的普遍性和一貫性,又要切合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監獄的實際現狀。必須經實踐檢驗,由現實“經驗”上升為條文“制度”。必須基于廣大群眾,通過民意調查、舉行聽證會、座談調研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嚴格論證,科學制定,充分保障廣大群眾的參與權和質詢權,尊重其切身利益和要求,得到監獄警察這一群體的普遍認同和適應。
以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為導向執行制度,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高效、廉潔的制度文化“軟環境”。執行制度必須堅持“嚴到底”,把制度的強制性與自覺性統一起來,把握制度落實這個根本,堅持制度碰硬這個關鍵,切實做到按章循規辦事,違章違規必究,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重視制度精神培養和制度意識強化,轉變、統一和堅定監獄警察這個被管理者對制度持有的觀點和態度,產生制度“敬仰感”、“認同感”,做到主動、自覺按制度辦事。堅持制度平等,明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相對性,既用制度管人,更用制度律己。
以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為導向完善制度,不斷豐富和發展各項制度,增強制度生命力。把握穩定性和變動性的統一,健全制度內容“外在文化”和增強制度意識“內在文化”的統一。一項制度出臺后應當保持“相對靜止”,能長期行得通,長久做得到,經得住實踐的反復檢驗,維系時間和范圍上的效力。同時又應保持“絕對運動”,在實踐中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當變則變,不斷完善。加強體系建設和創新,注重系統性,發揮整合力,堅持“三配套”,即:基本法規制度與具體實施細則相配套;綜合制度與單項制度相配套;實體性制度與程序性制度相配套,彼此銜接,環環相扣,切實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互相制約的有效機制。
(三)以正確導向構建監獄警察行為文化
監獄警察行為文化是監獄警察文化的動態體現,是監獄警察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各種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從調整人的行為人手,逐步實現改變觀念的目的。
以創建學習型文化為導向。建設學習型隊伍,堅定學習謀發展、學習求創新的理念,自加壓力,強行驅動。端正學習態度主動學,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切實做到“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轉變學習方法經常學,堅持“多聽、多看、多問、多學”,學而不厭。著眼于當前,放眼于未來,構建學習長效機制,建立一套科學的述學、評學、考學、督學機制,增強學習的可持續能力。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與時俱進、適時更新學習內容,做到“全、新、專”。創新學習載體,使廣大監獄警察更加樂于接受,實現互動學習。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寓工作于學習,融學習于工作,促進工作、學習兩不誤、兩提高。
以創建履職型文化為導向。樹立監獄安全第一觀,以監管安全為首任,在崗一分鐘,盡職60秒,充分發揚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堅持依法治監,執法為民,樹立公正文明的執法觀念,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切實保障罪犯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科學的教育改造觀,堅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科學認識罪犯,積極探索罪犯心理矯治、改造質量評估、網絡教育等現代矯正手段,著力提高罪犯改造質量。樹立廉潔自律觀,大力實施廉政文化“四進”2E程,有效發揮廉政文化的教育、熏陶、導向功能。建設責任文化,積極營造“教育使其不愿為,法規使其不敢為,機制使其不能為”的“問責文化”氛圍。
以創建禮儀型文化為導向。在公務活動中,要倡導監獄警察職業禮儀,引導監獄警察按照人民警察的條例規定,遵循職業規范與準則,注意言行舉止、禮貌禮節及警容儀表,將個人內在美與外在美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符合黨和國家對監獄警察文明執法行為的標準和要求,真正將監獄警察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優良品格通過警容風紀、紀律作風等方面表現出來。以規范的職業行為展示過硬政治素質和良好的道德品行。遵循公共道德禮儀,樹立正確的道德行為觀,大力倡導和踐行“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構建以“禮”相待的人際關系,樹立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行為導向。注重家庭禮儀,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八小時”外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