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萬州工業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9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70億元,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增速雙雙名列全市前茅——
2010年1月6日,萬州經濟工作會議傳出喜訊:2009年,萬州區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的增速雙雙名列全市前茅。
“這個速度,終于讓萬州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萬州區經信委主任陳保余說,“連續兩年,我們的工業都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9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70億元。”
而在2002年三峽工程135米蓄水之前,萬州區的工業總產值僅有25億元。
短短七年間,萬州工業增長了十倍多,“井噴”背后的奧秘是什么?
破題:承接產業轉移
工業一直是萬州經濟發展的短腿。
建國以來,由于受三峽工程長期處于論證階段的影響,40年間,國家對萬州幾乎沒有“關照”過一個大工業項目,投資總數僅為6億元。
在135米蓄水之前的移民搬遷中,萬州370家淹沒搬遷企業,關閉破產近90%,本來底子就薄的萬州工業,被置于“死地”——2003年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僅為37.9億元,凈利潤只有1.23億元。
“置之死地而后生!”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吳政隆說,“正因為如此,萬州人憋足一股勁,要找一條工業重生之路。”
萬州,在移民機遇里找尋工業的春天。
在三峽移民中,上海市對口支援萬州,從2003年開始,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每年無償支援萬州2000萬元發展產業。
有了對口支援,萬州聚集全區之力,盤大現有企業,成就了諸如魚泉榨菜、詩仙太白、飛馬味精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企業。但對于積重難返的萬州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2007年,萬州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寧波、福建、廈門等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省市考察,改革前沿翻滾的浪潮,讓他們嗅到商機——新一輪產業轉移大戲拉開了序幕。
承接產業轉移,就是萬州工業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這個理念迅速在全區上下形成共識。
萬州區委、區政府借三峽移民工程、全國對口支援之機,主動向沿海企業拋出橄欖枝。
引題:萬州招商訣竅
“萬州工業得以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圍繞資源引龍頭,依托龍頭引配套,盤活存量引增量,扶優扶強樹品牌。”區委常委、分管工業的副區長劉忠一語點中要害。
引進江蘇大全集團就是一個精彩案例。
2006年,時任萬州區區長的吳政隆到南京考察。與江蘇大全集團董事長徐廣福同桌就餐時,徐無意間說到集團有一筆資金,正在尋找投資項目。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吳政隆回來后,立即讓有關部門策劃高新技術項目。區有關部門通過調研,發現萬州周邊有著豐富的硅礦石資源,而以其為原料生產出的多晶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液晶顯示屏的重要材料。當時,中國的多晶硅90%以上依賴進口。
項目策劃出來后,萬州便向大全集團拋出繡球,雙方一拍即合。2007年6月,大全集團與萬州簽下協議,投入12億元,啟動一期工程1500噸多晶硅生產線的建設,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看到這一項目的喜人前景,2009年6月30日,大全集團又與萬州簽下協議,積極推進二期項目建設,年產將超過1萬噸,屆時,萬州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基地。
隨著大全集團的引進,眾多高新技術企業紛紛到萬州落戶。“以大全新能源、蘭花科創為龍頭的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集群達產后,可望實現年產值200億元。”萬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汪海云說。
如果說大全集團落戶萬州靠的是資源招商的話,那么雷士照明扎根萬州看中的卻是環境。
“企業遇到任何困難,每天24小時都可以打通黨政領導人的電話。”雷士照明集團副總裁穆宇感慨地說。
當初,廣東雷士照明集團董事長率隊來萬州考察時,只有少數人同意,其他人都反對,原因是硬環境太差。但萬州用良好的服務彌補了硬件的不足,讓雷士照明留在了萬州。
穆宇講了一個小故事。
2007年5月18日,雷士照明燈飾項目投產。為了按時給客戶交貨,運輸車輛只能超常規運載,結果在路途中,被萬州區交警發現后扣押。
情急之下,公司董事長從廣東給區長李世奎打電話,當時李正在主持一個會議。獲知情況后,李世奎暫停會議,馬上進行協調。不到一小時,問題得到解決。
事后,李世奎針對雷士照明公司的物流運輸問題,召開專題辦公會,并拍板為公司修建一個現代商貿物流中心。
有了這樣良好的環境,雷士照明公司不僅投資6.5億元,在萬州打造中國最大的燈飾照明基地,而且還引進了十多家配套企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2009年,雷士照明公司完成產值15億元,實現利稅約兩億元,安置就業人口3000多人。
截至2009年12月,全區已簽約500萬元以上的重點工業項目30個,協議總投資153億元,已到位區外資金45億元,同比增長30%。
解題:彎道急速超車
彎道超車,在賽車運動中,是車手決勝賽場的法寶。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萬州區委、區政府決定抓住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沒有地方政府的重視和協調,我們根本無法挺過金融危機!”重慶合智思創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爾歡談及政府的支持,不無感慨地說。
合智思創IT出口產品研發基地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開工建設,當年6月28日建成投產。然而,在節骨眼上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企業資金鏈一下子斷裂!如果不能按時交貨,企業將面臨重大經濟損失。
陳保余獲知情況后,立即率領區經信委專貸辦工作人員到企業現場辦公,并協調區國資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為企業貸款2000萬元,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事后,重慶合智思創公司的股東們感激地說:“有萬州這樣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企業不好好在萬州加快發展,就對不起萬州人民!”
去年以來,萬州主動為銀行和企業牽線搭橋,工業融資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去年各大銀行共為萬州工業企業審批貸款金額32億元,其中已發放到位資金約30億元。
有了政府的力挺,萬州工業企業先后創造了“宜化速度”、“長安速度”、“合智思創速度”等奇跡,助推工業經濟迅猛發展。
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萬州不僅全區工業經濟增長速度名列前茅,而且實現了在全市特色工業園區中主要產出增量、主要產出增幅、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單位面積產出強度四個第一和重慶“兩翼”園區經濟總量第一。
萬州工業,已成為庫區產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