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園長到團區(qū)委副書記,孫莉以前做夢都沒想過。
孫莉是涪陵區(qū)機關幼兒園園長,今年29歲。任園長四年,她把一個以前常為生源發(fā)愁的幼兒園,辦成全區(qū)唯一示范幼兒園。
盡管業(yè)績出眾,但孫莉對前途很迷茫。更大的舞臺她不是不向往,但她不知道上升的途徑在哪里。
2009年12月初,區(qū)委決定進行處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孫莉心動了。她報名參加競選團區(qū)委副書記一職。競爭該職位的共有19人,她在資格審查、筆試、面試等環(huán)節(jié),一路過關斬將,最后以綜合成績第一的身份,入圍組織考察環(huán)節(jié)。
如果通過考察獲得任命,對于孫莉來說,就實現了從一個幼兒園園長到共青團涪陵區(qū)委副書記的騰飛。孫莉說:“是公選的公開、公平、公正,給了我這次機會。”
有這種感受的人,不僅僅只有孫莉一個。涪陵區(qū)此次拿出20個處級領導職位進行公選,共有全國各地近400人報名,經過資格初審,有337人參加公選。
為了保證公選的公開、公平、公正,區(qū)委可謂煞費苦心。
區(qū)委常委文明維闡述了區(qū)委的公選理念:“公選能不能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公選的過程是否公開、公平、公正,二是公選出來的人是否適合他的崗位。”
為此,區(qū)委公選領導小組制訂了一套縝密的方案,然后將公選的程序、方法等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各種途徑,向社會公開,使公選“在陽光下進行”。
“請你們馬上給親人打電話報個平安,并告知因工作需要今晚將不會回家睡覺,直到明天下午才能重新恢復與外界的聯系。”2010年1月22日晚上8時正,一群突然接到通知趕來參加緊急會議的干部被告知,他們將成為干部公選面試考官。打完電話,考官們全部關掉手機并上交封存。然后,區(qū)紀委工作人員挨個與所有考官簽訂《誠信承諾書》,承諾書規(guī)定,考官不得以任何形式徇私舞弊,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次日早晨,公選面試在區(qū)委黨校舉行。考生們被告知,如果發(fā)現考官與自己有親屬關系,或曾經與自己發(fā)生過矛盾等其他利害關系,應申請考官回避。
面試緊張而有序。每個考場設七個考官,他們來自不同系統(tǒng)。考場還設有旁聽監(jiān)督席,參加旁聽監(jiān)督的,既有區(qū)人大、政協和紀委的干部,也有用人單位的代表和新聞記者。
考生面試的成績現場公布。這樣的程序,讓每一個考生都對最后結果心服口服。
面試考官之一、長江師范學院院長于海洪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我擔任過很多地方的公選考官,但涪陵區(qū)的這次公選很有特色,其面試試題非常重視對執(zhí)行力和崗位適應性的考察,能夠選出有真才實學的人才。”
涪陵五中干部周波是被邀請參加現場監(jiān)督的代表。他說,在考生面試時,作為旁聽人員的他們,也在默默為考生們的表現打分。最后考官們打出來的分數,和他們心目中的分數相差不多,這說明考官們的評分很公正。
考生尹忠友說,公選給大家脫穎而出開創(chuàng)了渠道,是騾子是馬,到賽場上遛一遛就知道了,溜須拍馬、請客送禮、華而不實的人,無法在公選中占上風,這就徹底打破了干部提拔的一些弊病,堵住了跑關系走后門的不正之風。現在,干部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都有了很大提高——這次公選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干部選拔這一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