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旨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改善環境的新能源建設被越來越多地受到全球企業的矚目,以光伏、水電、風能和核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電力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10年來,在電力行業,BUREAU VERITAS(以下簡稱BV)中國在電力服務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不僅為中國的重點電力項目提供了一流的質量服務,而且還幫助中國的電力設備制造商達到國外客戶的質量要求,并逾越諸多強制性認證的技術貿易壁壘。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BV中國電力與公共設施服務高級經理李文江。
電力建設飛速發展
《進出口經理人》:BV電力服務在中國取得了哪些成就。發揮了什么作用?
李文江:2009年對BV中國電力服務來說是特殊的一年。1999年5月7日,長江三峽總公司與BV中國簽署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水電項目第三方監造合同,授權BV與法國電力聯合體對三峽左岸電站的14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生產進行全球范圍的監造。舉世矚目的三峽項目不僅標志著BVI業部監造業務在中國的全面啟動,也拉開了BV中國電力服務10年飛速發展的序幕。
回首10年歲月崢嶸,如果說三峽左岸電站的成功監造是BV電力服務水平最高級別展示的話,那么下面的一組數字則表達了這一巔峰之作背后BV在電力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
BV中國在水電設備領域累計監造了54臺套各類水輪發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1648.2萬千瓦;在風電領域累計監造了超過1900臺套各類風電設備,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92萬千瓦,市場占有率到達16%;在核電領域,BV先后介入了秦山一期、秦山三期、嶺澳一期、嶺澳二期、三門一期、海陽一期等核電項目的重要設備監造。
10年來,BV中國的電力服務伴隨著中國電力建設的腳步,在諸多“第一”項目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全球第一的水電項目:三峽水電站,中國第一個大功率抽水蓄能項目:浙江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場,中國的全球第一臺APl000第三代核反應堆——浙江三門核電站一號堆。
《進出口經理人》:BV電力服務對于中國市場的預測是怎樣的.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李文江:中國在2005年的總發電量達到2544太瓦時,主要是燃煤發電,發電裝機容量為51700萬千瓦,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電力市場。但目前人均電力消費量約為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的1/5,隨著GDP的持續增長,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能源增長需求潛力巨大。
預計中國的發電總量將以年均4.9%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增加兩倍多。在2006~2030年間,新增發電容量將達131200萬千瓦。到2030年的發電量將達到8472太瓦時,相當于目前經合組織(OECD)北美地區和歐洲國家的總發電量。
毫無疑問,未來中國的電力供應將會突出清潔、綠色與可持續的概念,以清潔煤電、高效小水電,以及大功率風電、第三代核電、太陽能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電力供應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市場需求持續而且巨大。例如,以核電設備市場為例,到2020年以前,僅考慮2020年投運7000萬千瓦時的機組,核電設備的市場容量將達到人民幣2773億元,若再考慮3000萬千瓦時的在建機組中50%進入設備安裝期,則核電設備市場容量將達到3400億,核島設備占其中的54%。又如,在風電市場,據中國風能協會提供的數據,除中國臺灣省外;2008年全國新增風電機組5130多臺,裝機容量約624.6萬千瓦。與2007年當年新增裝機330.4萬千瓦相比,2008年當年新增裝機增長率為89%,到2020年將達到10000萬千瓦,風電裝機規模約為2008年的8倍多。
幫助中國電力出口企業克服困難
《進出口經理人》:在電力設備出口領域,中國企業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BV電力服務是如何幫助其克服這些困難的?
李文江:在電力設備出口領域,BV中國以獨特的第三方角色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電力設備生產企業的出口,在國外采購方與中國供應商之間架起了一座重要橋梁。由于國內電力設備出口起步比較晚,所以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經常遇到各類新問題。
溝通交流障礙這一問題針對一些中小型的設備制造企業顯得最為突出。電力設備生產企業原來多為國內電力行業提供設備,由于國內電力設備市場龐大,所以中小企業并沒有對出口業務引起重視,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開拓國際市場以及接到出口訂單時,由于缺乏有出口貿易經驗的銷售和技術人員而帶來溝通交流上的障礙。特別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某些溝通障礙甚至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后果。比如,國內某汽輪機生產廠在發貨時,由于沒有正確理解一個歐洲客戶的要求而導致產品包裝不合格,貨物在運抵深圳港后被BV指出,只能重新購買包裝材料,進行返工,最終導致工期延誤被客戶索賠。
對合同以及技術條款的重視程度不夠國外采購方(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采購商)對合同文件是相當重視的,這些文件是約束雙方的最有力保證,因此他們會在談判過程中逐字逐句地進行推敲和討論。很多國內的生產商處理出口訂單時仍然保留了國內合同談判的一些習慣,認為先簽下合同最重要,把一些無法執行的條款放在執行前的技術交底會上再做討論。但是在國外客戶看來,只要合同文件正式簽署,制造商就必須無條件地執行所有條款,任何后續討論都被看作是違反合同,會造成負面影響并且導致嚴重后果。比如,國內一家水電總包公司在與國外客戶正式簽署合同幾個月后,發現制造過程中很多金屬原材料都無法滿足客戶的要求(客戶要求用美標的ASTM材料),而且一些電氣設備的試驗規范也無法滿足(客戶要求全部以IEC標準為判斷依據)。在客戶眼中,這些內容是合同技術條款里最為重要的,絕不允許任何更改。更為不利的是,國外買家認為該總包商極不專業,其行為是嚴重違約。這使得形勢一度極為緊張,客戶險些終止合同。在BV的介入下,最終找到了雙方都認可的解決方案。使項目得以繼續執行。但是通過這個事件,國外買家對對該總包商已經徹底喪失去信心,并已經決定在后續的其他項目中更換總包商。
對國外的產品強制認證要求不熟悉而導致的損失很多電力設備在世界各國都有強制性認證要求,比如承壓設備、高低壓電氣、機械設備等。在合同簽訂前,中國企業一定要落實各個產品在申請產品認證的各個細節,平常多收集相關資料,避免臨時抱佛腳而導致的違約責任。例如,某火電設備制造商與某著名國際總包公司簽訂了分包協議,承擔鍋爐輔助設備及部分控制設備的供貨,客戶要求所有產品都要符合歐盟CE標識的要求。由于制造廠對CE標志認證的細節并不了解,在處理除氧器的過程中因為沒有正確選擇PED的認證模式而引起了合同糾紛。再如,國內另一知名小水電制造商在執行出口歐洲的水輪機成套設備時,也是在CE標志認證上出現問題,很多自我聲明的技術文件不符合客戶要求,導致了發貨延誤。
BV中國在多年來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項目經驗,目睹了各種各樣的出口項目執行問題。這些經驗已經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每天都在新的項目中不斷發揮作用,得到了采購方與制造商的一致認可。
除了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擔任檢驗與認證的獨立第三方外,BV中國也在扮演著重要的貿易促進角色。基于BV在國內電力設備行業的經驗,對諸多制造商的深入了解以及對國內外行業實際情況的掌握,越來越多的國外采購商在尋找制造廠時會先向BV咨詢潛在的供應商,甚至要求BV直接推薦國內的供應商,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