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肺胃實熱證:脾胃受損,復感風寒,肺熱內生。臨床表現:發熱、咳嗽、頭痛身痛、口渴喜飲、便干等。
①海帶蘿卜湯:海帶味咸、性寒,具有化痰軟堅、清熱降壓的作用;蘿卜含有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的糖化酶和芥子油等成分,能化痰止咳、順氣通便。服用海帶蘿卜湯,可理氣化痰,對于咯痰、胸悶腹脹、大便不暢或便秘的患者尤宜。做法:海帶50克,白蘿卜200克,切成塊狀。沸水煮熟,加少量雞精、食鹽、香油調味即可。
②小米綠豆白蘿卜粥:小米味甘,入腎、脾、胃經,有除熱解毒、健脾和胃、和中益腎等功效。常服能夠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不舒及泄瀉等癥狀。小米富含B族維生素,若與豆類同煮,各自含有的營養成分可以互補,更加利于健康。白蘿卜煮熟食用,尤其利于利氣消脹,化痰止渴。做法:小米50克,綠豆20克,白蘿卜50克,先將綠豆浸泡2小時左右,再與小米同煮,水開后加入白蘿卜,煮至粥稠、蘿卜軟爛即可。
③荸薺百合羹: 荸薺性味甘寒,入肺胃經,功擅清熱潤肺、生津消滯、利氣化痰。《本草再新》謂之“清心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破積滯,利藏血。”其皮色紫黑,肉質潔白,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百合性甘、微寒,歸肺心經,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多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咳嗽咯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等癥。二者合用,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效果甚佳。做法:荸薺30克,百合3克,梨1個,冰糖5克。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三者混合加水煎煮至熟爛湯稠。每日1次,溫熱服用。
六、氣郁化熱證:脾氣不足,情志抑郁,肝郁化熱。臨床表現:胸脅滿悶、口苦咽干等。
①海蜇拌香芹:海蜇皮100克,芹菜50克,鹽、麻油、醋適量。將海蜇皮切絲,芹菜洗凈,水焯后切絲。將海蜇皮、芹菜放盤中,加入煎汁及麻油、醋、少量鹽拌勻即食。可滋陰、平肝、清熱。
②綠豆芽拌粉絲:綠豆芽性涼味甘,功擅“解酒毒、熱毒,利三焦”,適合具有食少體倦、熱病煩渴等癥的患者。而且營養豐富,熱量很低,口感爽脆清香,制作簡單,經常食用,對于清解郁熱效果甚佳。粉絲爽滑可口,種類繁多,以綠豆粉絲品質為佳。粉絲與綠豆芽1:2比例,焯后涼拌食用即可。
③蘿卜:蘿卜具有行氣之功,白蘿卜、水蘿卜、青蘿卜均可。無論是生食,或是作為涼拌菜,或清炒、燉湯等,均有利氣去滯之功。或是用蘿卜做餡,包餃子、包包子、做點心,下面條或同粥一起食用。
七、熱毒所傷證:心火內盛,熱毒內生。臨床表現:皮、肌、諸竅或臟腑,常生疔癤膿瘍。
①銀花蒲公英茶:銀花全稱金銀花,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擅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生草藥性備要》謂之“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蒲公英,甘,微苦,寒。《本草衍義補遺》謂之“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功擅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本草新編》謂“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可以治療腮腺炎、乳腺炎及癰癤疔瘡等,還能治療雀斑、色素斑等,頗有美容功效。銀花、蒲公英同用,清熱解毒甚佳。做法:蒲公英20克,銀花15克,沸水1000毫升沖泡,待涼后分次代茶飲,每次200毫升左右,每日3~4次。癰腫初起尤宜。
②銀花綠豆粥:綠豆50克,金銀花50克,粳米50克。先將綠豆浸泡3~4小時,金銀花加水煎汁,去渣后與淘洗干凈的粳米、綠豆一同煮粥食用。清熱解毒。用于癰腫初起,無膿頭,伴畏寒發熱,口干,舌紅者。
③甘草綠豆粥: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溫,歸脾、胃、心、肺經,功能補益心脾、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瀉火解毒、潤肺止咳。《神農本草經》記載:“甘草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金瘡消,解萬毒……”,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等功效。《本草綱目》 謂“諸藥中,甘草為君”,甘草功效卓著可見一斑。生甘草尤善解毒消腫。甘草、綠豆同煮粥食用,清熱解毒甚佳。做法:生甘草20克,綠豆20克,赤小豆20克,粳米50克。綠豆浸泡半日,赤小豆水浸2小時,甘草水煎取汁,三者與粳米同煮為粥。
八、陰傷燥熱證:素體陰虛,津液不足。臨床表現:口干咽燥、鼻干眼干、五心煩熱、大便干燥等。
①生地粥:生地性甘、苦,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做法:鮮生地黃150克,洗凈后榨汁;煮粳米50克為粥,再加入榨好的生地汁,煮開后即可食用。
②菠菜銀耳湯:菠菜根100g,銀耳10g,菠菜根洗凈,銀耳泡發,共煎湯服食。每日1~2次,佐餐食用。可連服3~4周。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③胡蘿卜粥:把適量的胡蘿卜洗凈切碎,加米一同煮粥。秋季天氣干燥,人們多出現皮膚粗糙、口唇裂皮、眼睛干澀、頭屑增多等癥狀,胡蘿卜煮粥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④梨粥:性味甘微酸,涼。入肺胃經。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治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痰熱驚狂,便秘等。梨的不同食用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功效。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聲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將梨榨成梨汁,或加胖大海、冬瓜子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干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梨煮熟,如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