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蘭島的黃昏
“啊!一切都完美無缺!”
我在草地坐下,辛酸如腳下的潮水
涌進眼眶。
遠處是年邁的波浪,近處是年輕的波浪。
海鷗站在礁石上就像
腳下是教堂的尖頂。
當它們在暮色里消失,星星便出現在
我們的頭頂。
什么都不缺:
微風,草地,夕陽和大海。
什么都不缺:
和平與富足,寧靜和教堂的晚鐘。
“完美”即是拒絕。當我震驚于
沒有父母、孩子和親人
沒有往常我家樓下雜亂的街道
在身邊——這樣不潔的幸福
擴大了我視力的陰影……
仿佛是無意的羞辱——
對于你,波羅的海圓滿而堅硬的落日
我是個外人,一個來自中國
內心陰郁的陌生人。
哥特蘭的黃昏把一切都變成噩夢。
是的,沒有比這更寒冷的風景。
注:哥特蘭島,位于瑞典南部,是波羅的海最大
的島嶼,以風景優美著稱。
無頂教堂
據說上帝在這里,而這里只有石頭。
游客,吉他手,牽狗的
家庭主婦。丹麥人
芬蘭人,寡語的羅馬尼亞后裔
本地教養甚好的市民。
這就是一個世界。
椅子和臺階,其中隔著多少
厚重的高墻!
曾經懸掛圣像的地方
現在是青藤和鳥窩。數百年時光
苔蘚已耐心把祈禱的位置占領。
昔日君王腳下的石頭
已經砌向天空。
我在無頂的教堂朗誦李商隱
死到臨頭的春蠶,在石柱間穿梭的青鳥。
野藤,蒿草,石頭和墻縫
——它們肅然,默不作聲
仿佛能夠完全聽懂。
注:圣尼古拉大教堂,位于哥特蘭島古鎮維斯比,原建于中世紀,現只剩石砌墻體、圓柱等較完整的廢墟。
特羅斯特朗姆在彈琴
特羅斯特朗姆在彈琴
用他的左手。
梅拉倫湖畔的房屋搖撼著
白樺林的低吟,等待
一只手收回它們風中的落葉
那些已知的痛苦和未來的悲傷。
他微微閉上眼睛
手指下蔓延著風和波浪
窗臺上的天竺葵突然一片火紅!
人們認為所有重要的事情
都可以用右手來做。失敗,
這是他想要的抵達——
特羅斯特朗姆在彈琴,用他
老人的左手。
英雄——給維斯比
榮譽建起了你的城堡,而不是
低矮的草地。
沒有比它更堅固的城堡!
而有時你會偷偷溜出來
翻越城墻的缺口
寫詩,痛哭
在草地上。
只在草地上。
注:維斯比,哥特蘭島最大最古老的城鎮,以建立于13世紀的環城石頭城墻和塔樓聞名于世。
瑞典的一座花園
蘋果因成熟的欲望而墜落。
地錦藤在鵝卵石上一寸一寸
攀爬進秋天的霜寒。
接下來就是冬天。
這很好。你瞇起眼
什么也不做,像小徑旁那座
蒙塵的半裸雕塑。
猶如一棵筆直的白樺和另一棵高聳的松樹
不能降低的尊貴:
對于明媚的陽光
你僅僅提供無用的看和想——
幾乎是肉體最隱秘的快樂。
在法羅——給伯格曼
法羅——羊島。
石頭矮墻,褪色的木柵欄
林間的輕輕喧響掠過順從的野草
你茫然站在海邊,面對破敗的房子
一棵松樹對你低語:
在他死去兩年之后
他還住在這里。
上午十點。窗前是
隱約的波光,被海風吹歪的樹林
野草莓已經凋零。無名的野花開了又敗。
沒有人,只有大團的云
在深淵般的海面投下陰影
宛如父親的臉。
最終他不能理解世界為何是這樣,因此
直到今天他還在發育,長出胡須。
你看見他默默出現在屋檐下
茫然地望著遠方
就像你現在的樣子。
注:法羅,瑞典語,羊島的意思。小島人跡罕至,電影導演英格瑪·伯格曼常年隱居于此,直至去逝。
克倫堡或我的問題
“老王的鬼魂昨晚又出現了。”
你驀然回頭,看到它的影子
正在漸漸遠去。沒有濃霧
波羅的海的陽光正在你的頭頂
正午也是鬼魂出沒的時辰
哈姆萊特號,一艘
巨大的渡船,要將幾百輛汽車
運過松德海峽。一些游人登上甲板
爭相與傳說的不朽合影。
“生存,還是毀滅?”
哈姆萊特在說話。而我的問題卻是
關于沉默的罪過:
——“是說話,還是毀滅?!”
……腳下的波浪深處傳來一陣陣
隱隱的嘆息。
注:克倫堡宮,位于丹麥半島城市赫爾辛格,是莎士比亞著名戲劇《哈姆萊特》故事的發生地。
安徒生墓前
一縷陽光正照在你的墓碑上。
四周深陷陰影中。
風吹來,松枝微微一動。
小人魚在遠處的岸邊
低頭不語。幾艘游船帶來了
好奇游客們的照相機。
你根本沒有看見我們——
黑暗的泥土和石頭里
你緊緊盯視著外面越來越長的影子
哦,惟有孩子的心能夠理解
——替代白晝到來的
仍然是堅定而沉默的繁星。
在路上
墓地和遺址,拜訪的路上
你知道你正走向它們。
眾多的墓地和遺址,仿佛
你走了這么遠的路就是為了
抵達它們。
這就是你成長的道路。
你不停地朝前邁步,向著墓地,還有
一個個遺址。
奉獻——給塔爾科夫斯基
你是一棵燃燒的樹,一根即將化為
灰燼的蠟燭。
守在攝影機前,你不說話
盯著遠處開始燃燒的房屋。你臉色蒼白
奔走在泥濘中。
所有人都知道,你就要死去。
然而你為何要種下一棵樹,為你的
兒子,既然你已經點燃房屋
已經燒毀了一棵樹?
“澆灌吧!”——你說。傾盡自己的生命
猶如永恒的死亡之泉滴下
第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