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辣味食品中最具代表陛的屬辣椒。辣椒不僅是常用的調味品,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研究表明,每百克辣椒維生素c含量高達198毫克,維生素B族、胡蘿卜素以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亦較豐富。辣椒能緩解胸腹冷痛、止痢、控制心臟病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還能刺激口腔黏膜,引起胃腸蠕動,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欲,促進消化。尤其是冬季氣候寒冷,不少人喜歡用辣椒來抗寒。不過,冬季食辣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適可而止
對于飲食口味,中醫講究五味調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飲食中對任何一種口味過度追求,都會造成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進而產生疾病。
首先,辣入肺,有發散、行氣、活血等功能,吃多了則會刺激胃黏膜,并使肺氣過盛,還會引起人體“上火”。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
其次,過食辛辣食品可使體內濕從熱化,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則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脘灼熱感、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頭暈,甚至血壓升高或下降。
辣的食物吃多了,還容易患上感冒或其他疾病,其原因主要是吃辣所導致的免疫力降低。祖國醫學認為,辣味食品大多具有“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嚴重者可導致氣虛,而氣虛者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免疫力降低。
2 合理搭配
嗜辣者若能合理搭配飲食,能減少辣椒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
(1)配合涼性食材。由于辣椒偏溫熱,烹調辣味菜肴時,最好選擇具有滋陰、潤燥、瀉熱等功效的食品,如鴨肉、蝦、鯽魚、瘦肉、苦菜、苦瓜、絲瓜等。
(2)吃些酸味蔬果。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道蠕動的作用,能夠幫助常食辣椒的人滋陰潤燥。
(3)多喝水。吃辣的同時,記得勤給身體補充水分。
3 因人而異
辣味食品雖好,但以下幾種人不宜食用。
瘦人:從中醫角度講,瘦人多屬陰虛火旺體質,所謂“瘦人多火”。這一類人常常表現為咽干、口苦、眼部充血、頭重腳輕、煩躁易怒,如果多吃辣椒不僅會使上述癥狀加重,而且容易導致出血、過敏和炎癥,嚴重時還會發生瘡癰感染等。
甲亢患者:甲亢患者常常處在高度興奮狀態,故不宜吃辣椒等強烈刺激性食物。又因甲亢患者本來就容易心動過速,食用辣椒后會使心跳加快,加重癥狀。
腎炎患者:研究證明,在人體代謝過程中,辛辣成分常常要通過腎臟排泄,這對腎臟實質細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從而加重病情。
痔瘡患者:痔瘡患者如果大量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胃腸道,使痔瘡疼痛加劇。甚至導致出血等癥狀,痔瘡患者應多飲水,多吃水果,少吃或不食辣椒。
眼病患者:紅眼病、角膜炎等眼病患者吃辣椒會加重眼病。在治療過程中,大量食用辣椒、生姜、大蒜、胡椒、芥末等辛辣食品,也會影響療效。
慢性膽囊炎患者:患有慢性膽囊炎者應忌食辣椒、白酒、芥末等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均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易造成膽囊收縮、誘發膽絞痛。
口腔潰瘍者:患者口腔對咸、辣、酸、苦等味道敏感,吃辣椒會加重疼痛。
產婦:產婦在產后一周內。吃辣椒不但使自己“上火”,出現大便秘結等癥狀,而且還會影響嬰兒,使嬰兒內熱加重。
此外,患潰瘍病、慢性胃腸病、皮炎、結核、慢性支氣管炎及高血壓等疾病的人,也不宜大量食用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