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雞蛋、辣椒、韭菜苔、六蒜、豆豉醬
1 韭菜苔洗凈切成長5厘米的段。紅椒洗凈去蒂,斜切成片。大蒜去皮切薄片。
2 不粘平底鍋燒熱,倒入油大火加熱,待油八成熱(徐徐有煙時),逐個磕開雞蛋放入,改成中火。等雞蛋的底部凝結后,用鏟子輕輕戳散蛋黃,使蛋黃可以平鋪在蛋清上。
3 將雞蛋翻一個面,待底部凝固時,將雞蛋盛出放在案板上,切成大塊備用。
4 鍋中再倒入一些油,加熱至七成熱時,放入紅辣椒煸出辣味,放入韭菜苔和大蒜片翻炒20秒鐘,倒入雞蛋塊。
5 淋入米醋,放入白糖和豆豉醬炒勻后,最后放入鹽,再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無論平時炒雞蛋,還是煎雞蛋,都不要放味精。雞蛋本身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一定量的氯化鈉,在炒制過程中,雞蛋中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一谷氨酸鈉。而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如果再添加味精,做好的炒雞蛋或煎雞蛋,味道反而被掩蓋,不那么鮮啦。
福臨門的豆豉香辣醬或老干媽豆豉辣醬,用來做這道菜,都是很好的選擇。這兩種醬的口味基本一致,但前者的豆豉更飽滿一些,豆豉味更濃郁。而后者,辣油的味道更香。
這是一道在湘菜館被很多人喜歡的家常菜,非常下飯,操作簡單,也很適合廚房新手嘗試。
我在菜中添加了米醋和糖,做成了酸甜辣口味的,比起純辣的菜,這種口味更適合我家人。
韭菜苔,買不到可以不用,用韭菜代替就可以。做這道菜,雞蛋煎得稍微老一點更好吃。